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
ISBN: | 978-7-5671-1195-0 |
条码: | |
作者: |
刘长林 等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
字数: |
227千字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7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内容简介: |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从社会制度、女性特征及近现代中国的道德伦理观等方面,展示了《新青年》创刊前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状况。该书既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进程,也为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妇女解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
作者简介: |
刘长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陈独秀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曾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社会学。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股项目各一项。主要论著有《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粱漱溟人生哲学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史论》等,近年曾获上海市历史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等。
|
章节目录: |
写在前面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一章 妇女解放中国化的路径 第一节 得到认同的西方女权运动 第二节 遭遇质疑的民国妇女参政运动 第三节 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一、劳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二、“一战”后妇女运动的趋向 三、中国女工问题的考察 四、妇女解放运动的理想蓝图:苏俄模式 第二章 妇女个性解放 第一节 贞操的存废:两性自由的尺度 一、掀起波澜的《贞操论》 二、从男女平等出发驳贞操 三、自由的商榷:贞操的存与废 四、从唯物史观看贞操问题 第二节 妇女个性解放中“出走”的论争 一、“易卜生号”的推出 二、影响中国的“娜拉 三、娜拉引出的思考:经济独立下的自由 第三节 社交公开与婚恋自由 一、《觉悟》对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 二、男女同学与女子解放和婚恋自由 三、多重视角的恋爱自由观 第四节 女性气质的教育与职业 一、女子教育:良妻贤母的养成 二、符合女性气质的职业 第五节 女性缺失的家庭改革 一、调适的家庭改革观 二、家庭:女性的归宿 三、《东方杂志》与妇女解放 第三章 婚姻观的批判与重建 第一节 冲破旧式婚姻的禁锢 一、对旧式婚姻的描述与批判 二、对新式婚姻的构建 三、偏激的婚姻观点 …… 第四章 中共动员妇女的话语分析
|
精彩片段: |
《妇女周报》自创刊后,连续出版到100期,尔后曾因“编辑乏人”,停刊一个多月,1925年11月4日复刊,复刊后有85期到98期。《妇女周报》密切配合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指导妇女工作的开展,报导妇女运动的最新消息、动态以及各妇女团体的宣言、通电等,反映了妇女运动的全貌。“五卅”运动后,向警予出国,主编易人,刊物内容也有改变,大量描述爱情的文章被刊载,两性的文章代替了尖锐的政治斗争的文章,政治倾向开始淡薄。 《妇女周报》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现实的妇女运动,为了能够避免空想,处处与实际结合,给予民众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妇女周报》的发刊词就这样写道:“我们是有主义的,但不愿空谈主义,我们是要应用我们所信仰的主义来批评社会上发生的事实”,“希望对于中国方兴的妇女运动尽一点批评和指导的责任”。①并在周报的创办过程中坚持秉承这一宗旨。社会上发生的或大或小的妇女运动,周报都进行及时的指导,为妇女运动擎灯引路、吹号击鼓而不遗余力。 《妇女周报》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栏目有社评、国内外妇女消息、论文、杂感、通信,1924年8月,陆续增加了小说、诗歌等栏目。所关注的妇女问题有妇女劳动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家庭问题、参政问题、儿童问题、妇女教育问题等,但主题是妇女运动。这些栏目以不同的文学形式(例如小说、诗歌、评论等)来启发广大妇女的觉悟,鼓励她们投身社会解放和自身解放运动中去。 “社评”专栏,这一部分最重要,每期都有,且文章的篇幅较长,多是针对时局发表言论,由向警予、陈望道、邵力子、周建人等执笔,尖锐地评论了当时发生的有关妇女的各种社会问题。 “论文”这一栏目翻译了大量国外的作品,比如玉深翻译的《新的性道德》、《自由离婚的是非》、《新马尔塞斯主义与产儿限制》,君诤译的《生育限制的意义》,周作人译《破贞操的是男子》等,这些论文使妇女们了解外国的妇女理论和思想,开拓了妇女的眼界。 “国外妇女消息”向妇女们介绍了国外妇女要求参政的情况,《美国有组织女国会的消息》、《第9次国际妇女参政大会》、《英国女劳动党员当选国会议员》、《英国将扩张女子参政权》、《德国将有女子被举为候补总统》等,向当时的妇女们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妇女状况,激励了国内的妇女运动。同时周报也指出妇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受压迫地位,《日本伊藤野枝的被杀》、《海外的妇女贩卖场》、《法国大倡一夫多妻制》等文章激起广大妇女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省,让妇女感觉到奋起争取自身权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国内妇女消息”始终关注着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记录了妇女地位低下、深受压迫的社会现实,控诉资本家对女工的剥削,抗议军阀对妇女政治权利的剥夺,呼吁争取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并给予妇女运动适时的指导和声援,使妇女认识到只有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后.妇女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放。 “通信”栏目是一个与读者互动的平台,使读者进入到媒介及其话语表达的过程中,实现了媒介话语的丰富多样性。编辑和读者在这里会对男女恋爱时的一些困惑、妇女参政的问题、女学生求学问题展开讨论。这个栏目较能反映各界妇女比较真实的心声,通过这一平台,周报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妇女解放运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妇女周报》还曾出版了两期“直隶第二女师革新运动特刊”,指责教育部长章士钊和女师校长杨荫榆手段之毒辣、心思之险恶,高度褒扬了女师大学生的斗争精神,号召一致反对教育部长章士钊惩撤杨荫榆,并力争恢复女师大原状。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