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判例:自由挑战风化(外国法律研究书系) - 外国法律研究书系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美国判例:自由挑战风化(外国法律研究书系)
外国法律研究书系
|
ISBN: | 978-7-5620-5321-7 |
条码: | |
作者: |
胡国平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2.00
折扣价:¥55.80
折扣:0.90
节省了6.2元
|
字数: |
49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27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06-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寓教于乐,以美国风化变迁为“经”,以相应的法律变迁为“纬”,主要研究美国性革命带来的美国宪法问题,分析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本书分为五编,分别介绍了五位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任职期间作出的重要判例:第一编“前沃伦时期”论述了首席大法官沃伦任职之前的风化状况;第二编“沃伦法庭时期”论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沃伦就认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风化变迁过程中引起的法律斗争;第三编“伯格法庭时期”论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伯格就认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风化变迁引起的法律斗争;第四编“伦奎斯特法庭时期”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伦奎斯特就认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风化变迁过程中引起的法律斗争;第五编“小罗伯茨法庭时期”论述了2005年小罗伯茨就认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风化变迁过程中引起的法律斗争。本书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当前应对风化问题提供经验教训,可以对美国关于风化问题的法律在思想观念、法理阐释、逻辑结构、立法技术方面的独到之处予以借鉴,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宪法的本质。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美国风化变迁概况(代序)
前言
关于重要词汇的翻译说明
《基本权利法案》&《第十四修正案》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简介
关于“先例”与“判例”
第一编 前沃伦时期(1953年以前)
第一节 美国风化
第二节 美国教化
一、基督教戒律
二、英国道德与法律的影响
三、美国的法律制度与实施
第三节 美国风俗
一、性被妖魔化
二、性被罪恶化
三、性被神秘化
第四节 风化受到挑战
一、性启蒙运动
二、话剧《伤及无辜》敲响美国性钟声
三、卡姆斯道克法案开始动摇
四、女权运动推动妇女性解放
五、自由恋爱兴起
六、跨种族婚姻出现
七、色情杂志出现
八、裸体舞蹈公开化
九、色情电影诞生/《电影制作条例》出台
第二编 沃伦法庭时期(1953~1969年)
第一节 沃伦就任首席大法官(1953年)
第二节 沃伦法庭时期的时代背景
一、性学研究空前繁荣
二、反正统文化运动鼓吹自由性爱
三、女权运动掀起第二次浪潮
四、同性恋活动组织化
五、时尚性感化
六、裸体舞蹈公开化
第三节 禁止淫秽物品/罗斯判例(1957年)
一、淫秽物品判断标准引起争议
二、“罗斯标准”出笼
三、罗斯判例的意义
四、罗斯判例的影响
第四节 色情杂志合法化(1960年)
第五节 避孕完全合法化(1961年)
第六节 色情电影开禁/捷克百里斯判例(1964年)
一、《电影制作条例》受到挑战
二、政府加强事先管制(prior restraint)
三、捷克百里斯判例建立“硬核色情物品”标准
四、捷克百里斯判例的意义
第七节 跨种族性行为合法化(1964年)
第八节 修改淫秽物品判断标准/回忆录判例(1966年)
第九节 跨种族婚姻合法化/拉乌英先例(1967年)
第十节 金斯伯格先例/电影分级制度诞生(1968年)
一、金斯伯格先例/“对未成年人有害”法
二、电影分级制度诞生
第十一节 保护隐私权/斯丹雷持有淫秽物品案(1969年)
第十二节 禁止公开裸露/莫瑞森案(1969年)
一、裸露观
二、莫瑞森案
第三编 伯格法庭时期(1969~1986年)
第一节 伯格就任首席大法官(1969年)
第二节 伯格法庭时期的时代背景
一、“石墙起义”点燃同性恋运动
二、性学研究掀起新高潮
三、色情艺术挑战极限
四、伴侣交换公开化
五、儿童色情物品泛滥成灾
六、女权主义者发动“性战争”
第三节 新电影分级制度(1970年)
一、“白衣片”
二、新电影分级制度
三、“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
四、“愿意观看”与“不愿意观看”
五、单纯裸露不是硬核标准
第四节 裸体舞蹈开禁/蕾月判例(1972年)
一、“关于吉安妮妮”一案
二、蕾月判例
三、现场表演
第五节 米勒判例/关于淫秽物品标准的争议(1973年)
一、色情物品不断挑战极限
二、企图扩张隐私权区域
三、米勒判例
四、米勒判例的意义
五、淫秽物品标准引起的问题
第六节 堕胎合法化(1973年)
第七节 拒绝反常性行为合法化(1976年)
一、“约翰·道尔诉瑞士蒙市联邦检察官”案(1976年)
二、“艾奥瓦州诉罗伯特·E毕彻”案(1976年)
第八节 非婚性行为法受到质疑(1977年)
一、非婚性行为法受到质疑
二、非婚性行为的法律限度
第九节 反色情运动
一、宗教界和保守派反对
二、女权主义者反对
三、联邦政府的态度
四、支持性自由和色情物品的观点
五、伯格法庭的态度
第十节 禁止性骚扰/“巴妮丝诉崔恩”案(1977年)
一、性骚扰问题的提出
二、性骚扰的特征
三、性骚扰的危害
四、联邦法院判例
第十一节 禁止肮脏语言/太平洋电台肮脏词汇案(1978年)
第十二节 限制成人产业
一、萨德判例(1981年)
二、娱乐时间剧院公司判例(1986年)
第十三节 禁止公开裸露
一、戴维斯案(1981~1987年)
二、杜瓦隆夫人案(1983~1985年)
第十四节 禁止儿童色情物品/弗博先例(1982年)
第十五节 禁止性骚扰/文森先例(1986年)
一、《指南第160411条:关于性别歧视》
二、关于性骚扰的争论
三、文森先例
四、对文森先例的补充
五、对被害人的特殊保护
六、对学生的特殊保护
七、性骚扰案件的投诉与预防
第十六节 再次拒绝反常性行为合法化/“鲍沃斯诉哈德威克”案(1986年)
第四编 伦奎斯特法庭时期(1986~2005年)
第一节 后伯格时期的时代背景
一、回归保守
二、更加开放
三、大法官寻求平衡点
第二节 非刑事限制/弗瑞瑟案(1986年)
一、公共场所限制
二、公共资金限制/弗瑞瑟案
三、加州“有害物品法”
第三节 硬核色情电影合法化/弗瑞曼案(1987年)
一、“加州诉弗瑞曼”案
二、完善电影分级制度/NC-17级
第四节 争取裸露权/米勒案(1988年)/桑多丽案(1992年)
一、争取裸露权
二、公开裸露与宪法权利
三、公开裸露与表达自由
四、上身自由与平等保护
五、公开裸露的法律界线
六、公然猥亵的构成要件
七、猥亵暴露的构成要件
第五节 限制裸体舞蹈/巴尼斯判例(1991年)
一、裸体舞蹈合法化引起的争论
二、限制裸体舞蹈的理由/巴尼斯判例
三、反对限制裸体舞蹈的理由
四、限制裸体舞蹈的方法
第六节 限制网络色情
一、网上色情的“当地标准”引起争论
二、《1996年传媒雅正法案》被否决/“美国公民基本权利联盟诉瑞奴”案(1996年)
三、《儿童在线保护法案》被否决/“美国公民基本权利联盟诉瑞奴”案(1998年)
四、《儿童因特网保护法案》侥幸过关/“美国图书馆协会诉联邦政府”案(2001年)
五、色情网站开始收敛
第七节 反常性行为合法化/“劳伦斯诉得克萨斯州”案(2003年)
第五编 小罗伯茨法庭时期(2005年以来)
第一节 性隐私权不是基本权利/威廉姆斯案(1998~2007年)
一、什么是“基本权利”?
二、性器引发的基本权利问题
三、“威廉姆斯诉普莱尔”案
第二节 《禁止儿童色情物品条例》/自由言论联盟案(2002年)
第三节 重申禁止肮脏语言
一、“联邦传媒委员会诉FOX电视台”案(2008年)
二、歌星杰克逊“戏服故障”案(2011年)
第四节 禁止手机色情
一、“米勒诉斯古曼尼克”案(2009年)
二、手机色情案件引起的争论
第五节 同性婚姻合法化
一、关于同性婚姻的争论
二、同性伴侣养育子女的法律问题和健康问题
三、联邦保卫婚姻与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斗争
四、加州保卫婚姻与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斗争
五、“哈令斯沃诉拜瑞”案(2008~2013年)
六、“联邦政府诉雯色”案(2010~2013年)
第六节 反传统婚姻的法律问题
一、一夫一妻制受到挑战
二、反传统婚姻的合法性问题
三、多角性爱的法律问题
四、伴侣交换的法律问题
五、变性人/两性人引起的法律问题
美国性革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美国风化变迁概况
(代序)
一、美国:保守的开放国家
19世纪,美国是世界上最保守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技、经济、社会、战争等各方面的原因,美国风化开始发生变化,但是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或者说在法律上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但在道德上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从以下几个事件就可以看出美国风化发展的轨迹:
1907年,澳大利亚职业游泳运动员、电影明星安妮特·凯勒曼(Annette Kellerman)在波士顿海滩游泳时,因穿一件套泳衣露出了肩膀和大腿而被捕,被捕的原因是涉嫌猥亵暴露罪。
1914年,女权主义领袖玛格丽特·桑捷(Margaret Higgins Sanger)因发表涉及节制生育和堕胎的著作《家庭控制》(Family Limitation)而受到指控。她即逃亡英国,一直到安全后才返回美国。
1926年,玛丽·W迪娜(Mary Ware Dennett)发表了她的性教育小册子《生活中的性》(The Sex Side of Life)。这本书专门为青少年介绍人类的生殖知识。1928年,迪娜因邮寄这本小册子而受到指控。1929年,法庭依据卡姆斯道克法案判决迪娜犯罪成立,迪娜被判处罚金300美元。
1943年,梅·韦斯特(Mae West)之后的第二位性感偶像、女影星简·罗素(Jane Russell)主演的电影《亡命之徒》(The Outlaw)杀青,但因含有色情内容及其海报中简·罗素的乳房若隐若现而未领到发行许可证,因此电影几年都未上映。
1943年,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女士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宋美龄女士的风采征服了美国议员,同时,她的旗袍也引起轰动。
1960年,美国歌手布润·海兰(Brian Hyland)演唱了一首乡村歌曲:《小小的,小小的,黄色圆点比基尼》(Itsy Bitsy Teenie Weenie Yellow Polka Dot Bikini)。歌曲描述了一个女孩子穿着比基尼不敢走出更衣室,下了海不敢上岸的故事。这说明在当时的美国,女孩子还没有胆量穿比基尼。
2001年,美国著名摇滚乐歌星、词作家曼茜·格瑞(Macy Gray)推出第二张专辑《本我》(The Id),其中第三首歌是《性革命》(Sexual Revolution)。这首歌反映出21世纪美国人对性自由的态度仍然比较保守。
性革命
每个人谈性色变
只有暗暗思恋
你妈妈告诫你
一定要慎重,始终保持敬畏
但你妈妈一直在撒谎
她心知肚明,和你我一样
你不得不表露出忌讳
与我们分享的只有敬畏
因为性是美丽的事情
美丽的事情
美丽的事情
这是我的性革命
性革命
性革命
性革命
……
大家来打破
所有的规则,所有的限制
我爸爸告诫我,现在该在家里
但我的派对,却刚刚开始
你可能理解
我不得不敬畏,上帝创造我
在我死之前
太多事想试
这就是性革命(美丽的事情)
性革命(我的性革命)
性革命(嘢,嘢,嘢)
……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美国风化发展的脉络,尤其是格瑞的《性革命》这首歌反映了21世纪的美国风化仍然比较保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与约束比较严格;年轻人追求自由的愿望仍然比较强烈。
二、美国风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美国风化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观念发生变化。性不是“原罪”,不是“遗传的腐败和本性的堕落”。性从“原罪”转变为人的“正常的生理现象”、“伟大而神秘的力量”;生殖不是性的惟一功能,愉悦和健康也是性的功能。性被妖魔化、罪恶化、神秘化的状况开始改变。
(2)对于恋爱、婚姻、避孕和堕胎的态度,尤其是对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的态度发生变化。自由恋爱出现;避孕、堕胎合法化;非传统婚姻形式出现,一夫一妻制受到挑战;跨种族婚姻和同性婚姻合法化。
(3)妇女解放与性解放。“我们的身体,我们拥有”、“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观念影响深远。
(4)服装改革,尤其是女性服装改革从繁缛向简约发展,品位与性感成为时尚潮流。
(5)对于性行为自由、性关系自由和性表达自由的态度发生变化。跨种族性行为、非婚性行为(通奸除外)和反常性行为合法化;非常性行为正常化;色情艺术和色情物品(淫秽物品和儿童色情物品除外)合法化。
(6)对于公开裸露的态度逐渐开放。
(7)对于裸体艺术的态度彻底改变,等等。
这些内容的变化就是所谓的“性革命”。美国性革命,只是革了极其保守、专制的性规范的命,使性规范回归到了正常的状态。美国的性自由,是在道德和法律严格约束下的性自由;美国的性开放,只是结束了性保守和性专制时代的性开放。
三、美国风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美国风化变迁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导致这场革命的起因很难归结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战争、文化、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场革命。“冷战时期的道学家将‘性革命’归咎于社会的诸多病症,其中有技术层面(避孕药)、政治层面(女权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文化层面(色情业)。”
美国风化变迁的历史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性启蒙运动改变了美国社会对性的看法。千百年来,受基督教的影响,性,是“原罪”,是与生俱来的罪恶,是“遗传的堕落和本性的腐败”。霭理士、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理论揭示了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是人的一种本能,生殖不是性的惟一功能;反常性行为和非常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对基督教的“原罪说”发起了正面挑战。尤其是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几乎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性观念和性理论。这套七卷本巨著在美国的出版发行拉开了美国性革命的序幕。
第二,法国、瑞典、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性开放对美国产生影响。这些国家的色情电影流入美国,冲击了美国人的神经,侵占了美国电影市场,引起好莱坞竞相效尤。像《尤利西斯》、《荡妇回忆录》等色情小说从欧洲传入美国,立即引起道德恐慌。
第三,女权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和性解放。妇女争取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性控制权、节制生育和堕胎合法化的斗争持续开展。
第四,自由恋爱兴起,婚姻自由,尤其是离婚自由形成趋势。跨种族婚姻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第五,性禁忌被打破,性自由公开化、扩大化。千百年来,性被妖魔化、罪恶化、神秘化。1913年,话剧《伤及无辜》的上演打破了性禁忌,使性自由公开化。自由性爱理论不断扩散。两次世界大战为性自由提供了契机。
第六,性表达公开化、扩大化。性文学开禁使色情文学著作公开发行;色情电影登上历史舞台;脱衣舞在偏僻地区公开化。
第七,科技发展为风化变迁提供了物质条件。照相机的诞生为色情摄影、色情杂志和色情电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避孕套和抗生素的诞生、外科技术的提高为预防性病、防止意外怀孕和堕胎创造了条件;自行车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妇女服装改革,简约与性感逐渐成为时尚;汽车和电话的普及为男女约会提供了条件;电视、电脑与互联网的发明与普及更是推动了风化的变革。
第八,反正统文化运动和同性恋运动对传统教化发起直接挑战,自由性爱进一步发展,同性恋公开化,同性恋者权利运动风起云涌。
第九,传统教化的约束力不断削弱。
四、联邦最高法院在风化变迁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美国风化变迁是移风易俗、挑战教化的社会解放运动。20世纪之前,美国人和穆斯林一样保守。20世纪初,教化受到挑战,风俗逐渐开放。20世纪20年代,时髦女郎的出现带领风俗剧烈变化。20世纪50年代,性革命进入高潮,教化受到严重挑战,此后自由与教化的斗争一直延续至今。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挑战教化的案件,其中涉及女装泳衣、避孕、堕胎、跨种族婚姻、同性婚姻、跨种族性行为、非婚性行为、反常性行为、公开裸露、性骚扰、肮脏语言、裸体舞蹈、色情小说、色情电影、色情杂志、同性婚姻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全部涉及公民自由,因此,官司从地方法院一路打到联邦法院,有的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1953年,厄尔·沃伦就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1957年,联邦最高法院在“罗斯诉联邦政府”一案的判决中首次对性做出正面评价,宣布性是“伟大而神秘的力量”,建立了“淫秽物品不受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原则。在沃伦法庭时期,罗斯先例使绝大部分色情物品(包括色情杂志、色情电影、色情小说)合法化;避孕、非婚性行为、跨种族婚姻合法化;隐私权受到宪法保护。联邦最高法院的经典先例,使自由获得胜利,使保守的教化失去效力,性被妖魔化、罪恶化、神秘化的形象开始转变。
20世纪70年代,性革命高潮达到顶峰。性自由不但彻底颠覆了传统性模式,而且冲破了道德底线。在伯格法庭时期,裸体舞蹈、堕胎合法化,但是联邦最高法院仍然坚守反常性行为法违宪的底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艾滋病爆发,反色情运动兴起,宗教界、保守派、女权主义者对性自由和色情泛滥发起进攻,政府加大了管制性自由、限制性表达、清查同性恋的力度。联邦最高法院开始支持政府的行为,并缩小了性表达的保护范围。
1986年以来,联邦最高法院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大法官们始终在保护自由平等和消除消极影响方面寻求平衡点。一方面宣布佐治亚州的反常性行为法合宪(1986年),另一方面又宣布得克萨斯州的反常性行为法违宪(2003年);一方面肯定性隐私权受宪法保护,另一方面又拒绝认定性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方面允许地方政府立法限制裸体舞蹈和成人产业,以消除“第二后果”,另一方面又坚持裸体舞蹈受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一方面否决了《1996年传媒雅正法案》和《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另一方面又认可《儿童因特网保护法案》;一方面坚决执行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分款”,另一方面又在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最终在2013年6月宣布排斥同性婚姻的联邦法律和加州法律违宪,使美国风化革命跨越了最后一个障碍。
胡国平
2013年12月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