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河畔居随笔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河畔居随笔
ISBN:9787567509399 条码:
作者: 李天扬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39.80  折扣价:¥31.84
折扣:0.80 节省了7.96元
字数: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天扬撰写新闻评论有年,在报社里是要天天动手的,“河畔居随笔”是市政协机关报《联合时报》“论语版”的一个个人署名专栏,每周一篇,写了四年多,一百七十多篇。他说他写随笔是学习“新民体”。短,题材大小不拘;广,笔调力求轻快、生动、有趣、平实;软,寓诤谏于讽刺幽默如漫画,举重若轻如胜友闲谈。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序一 清词丽句必为邻
序二 敢言·代言·善言
序三 末代理想主义者
哀恸中的信任
第一反应
如何看待高考作文题?
中国足球的级别
书之聚散
假如“周老虎”是真的
“公民记者”,烫手的山芋
“大熊猫”王旭明
奥运会·中国·我
穆铁柱的时代
美女与野兽
润格与级别
酒后狂言析
披着“外衣
禁“禁操办
文理分科
怎么老是你
从“十大假新闻”说起
不能把孩子逼疯逼呆
清者、浊者
为什么要发电脑?
“雷人”提案之我见
常识
从今天到未来
又闻“读书无用论”
我为什么不看《梅兰芳》
“读书读太多了”
毛边本与腰封
弃考表象的背后
理想主义VS潜规则
官员豪言的别样功能
想起鲁迅的祖父
赵超构发脾气

精彩片段:
 第一反应
  震后,二十多天了。报社派到灾区的记者陆续回家。我虽在后方,神经也一直绷着,该松一松了。
  一些关于地震的新闻,也由沉重、紧张转为轻松。下面这一条,完全可归入“社会新闻”一类:重庆市婚姻情感热线接到一女子的电话,表示要离婚。理由是丈夫在地震来临那一刻,只顾自己逃命。或许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之古训仍深入人心。这条新闻一出来,就有好事者替这丈夫求饶。婆婆妈妈的劝和评论,登上了好几家报纸的评论版。
  既然有数位评论写家出手,我就不再就此饶舌。我想说的是,遇到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人的第一反应,确实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之高下。就拿这个丈夫来说,他的第一反应,总不像个男子汉所为。
  这次地震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什么样的细节最感人?正是地震后许许多多老师的第一反应——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张米亚老师跪扑在地,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活着,张老师却走了。乡亲们怎么也掰不开他拼死护着孩子的双臂。同样撼人心魄的画面也出现在德阳、绵阳、绵竹、什邡、都江堰……谭千秋、杜正香、瞿万容、钱富波、向倩、何智霞……他们离去时都与张米亚同一个姿势:俯身向下,双臂护着学生。那么,什么样的细节最让人不齿呢?也是一个老师——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他的第一反应,是弃学生不顾,第一个逃到操场。网友们赠他一个诨名,叫“范跑跑”。他还振振有词:“《教育法》并没有规定在地震时,老师一定要救学生,我一个人跑了,没有违反国家法规。”第一反应,高下立判。真可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种第一反应,是不在地震现场的人士所为。试举三例:其一,5月13日,好几家省报的头版,把汶川地震的消息与圣火传递欢乐喜庆的照片编排在一起——这些版面,几乎可以作为反面例子,编入新闻编辑学教科书。
  其二,5月13日,北京奥组委新闻中心主任李湛军表示,汶川地震不会影响奥运火炬在四川省内的传递活动,火炬传递将按计划照常进行——如今,全国哀悼日火炬传递暂停三天,绵阳、广汉和都江堰的火炬传递取消等决策相继出台,正说明了遇到地震这样非常之事,火炬传递是不该“照常”的。
  其三,5月14日,国新办就汶川地震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华清张口就说:“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先生……”而冯正霖先生呢,也“华规冯随”,接口道:“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就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发生之后,交通运输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工作情况与目前的进展情况给大家做介绍。”——他们“很高兴”,却让全国人民很不高兴。
  这三个例子的荒谬之处,不言自明。这都是“习惯性思维”作祟。这些人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即使面临汶川地震,他们仍然“按常理出牌”,结果却大悖常理。因袭陈规、不思变通之风,在地震后的第一反应里,暴露无遗。
  其实,只要把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放在心中,这样的低级错误,就不会犯了。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该回想一下:地震以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