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诉讼法学著作) - 诉讼法学著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诉讼法学著作) 诉讼法学著作
ISBN:978-7-5620-5546-4 条码:
作者: 刘金华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2.00  折扣价:¥37.80
折扣:0.90 节省了4.2元
字数: 290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72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选择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缺乏实际操作性、争论较大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整部书分为价值与原则、诉讼制度、诉讼程序、救济与规制四个部分。就研究的具体内容来说,不仅进行了扎实的理论研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国外一些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注重针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具体建议。整体来看,阐述明确,脉络清晰,对我国完善民事诉讼法学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刘金华 女,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事诉讼法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价值与原则
一、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
二、调解优先原则
第二部分 诉讼制度
一、人民陪审制度
二、管辖权异议制度
三、证据制度
四、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第三部分 诉讼程序
一、审前准备程序
二、诉调对接机制
三、法院附设司法ADR
四、股东代位诉讼程序
第四部分 规制与救济
一、判决确定后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
二、民事恶意诉讼的规制
三、法院违反民事诉讼程序性责任
结 论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前 言

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全面而详细地规定了民事诉讼程序,它既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遵循的操作规程,也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新中国的第一部民事诉讼法是1982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九年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司法实践和法律试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民事诉讼法(试行)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推进,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民事纠纷日益增多,民事诉讼法的有些规定已经明显不能适应人民司法的现实要求。因此,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次修订《民事诉讼法》不仅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而且确立了一些新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事诉讼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是,也应当看到,法律修改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确立的法律制度都规定得比较原则化,司法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很容易造成“有法可依,无法实施”的困境;有些法律制度的具体适用,还缺乏相应的协调性规定;有些法律规定中适用性较强的内容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民事诉讼的救济和法律规制制度还很不健全等。
本书主要针对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选择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缺乏实际操作性、争论较大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书分为价值与原则、诉讼制度、诉讼程序、救济与规制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选择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内容较新、实用性较强、存在问题较多、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作者多年来一直比较关注的,特别是相关的立法动态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因此,各专题的研究过程比较长,对大部分专题都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就研究的内容来说,不仅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分析中国大陆与域外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注重针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法律规定的具体建议。力争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提出的建议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当前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迫切需要的。
本书可以说是笔者多年研究民事诉讼法热点问题的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当然,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金华
2014年2月12日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