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树木文化源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树木文化源流
|
ISBN: | 978-7-5622-6489-7 |
条码: | |
作者: |
王敬铭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68.00
折扣价:¥57.80
折扣:0.85
节省了10.2元
|
字数: |
564千字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8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文史资料为基础,系统介绍了中国3000年来树木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以及树木资源在中国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全书选录530个树种,分为三类分别予以介绍:第一,代表树,有材料树的代表,果品、食品、药材树的代表,花木园林树的代表共10种。第二,100种名木,具体包括5个小类:以杉为首的名材,以荔枝为首的名果,以肉桂为首的名药,以桂花为首的名花,以银杏为首的名树。第三,300种经济树木一览。全书系统展现了中国树木文化的风貌,全方位揭示了树木文化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重要地位。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一 松崇拜 二 柏崇拜 三 竹崇拜 四 桑崇拜 五 桃李崇拜 六 柑橘崇拜 七 茶崇拜 八 牡丹崇拜 九 梅花崇拜 十 杨柳崇拜 十一 名材(1) 十二 名材(2) 十三 名果(1) 十四 名果(2) 十五 名药 十六 名花(1) 十七 名花(2) 十八 名树 十九 300种经济树木一览(1) 二十 300种经济树木一览(2)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西厢记》:“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状颜色。《红楼梦·第91回》:“(宝蟾)上面系一条松花绿半新的汗巾,下面并无穿裙,正露着石榴红洒花夹裤。” [神异]“玄奘初,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奘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日:‘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日:‘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太平广记·第92卷》) [占卜]松柏为占卜之象见《易林》。“彭祖九子,据得不殆。南山松柏,长受嘉福。(《易林·乾之蛊》)“温山松柏,常茂不落。鸾凤所乐,得其欢乐。”(《易林·需之坤》)“松柏枝叶,常茂不落。君子欢宁,日富求乐。”(《易林·离之比》) [礼俗]《淮南子·时则训》:“孟冬之月,天子衣黑色,乘玄骊,服玄玉,建玄旗,食黍与彘,服八风水,爨松燧火。” 《金瓶梅·第82回》:“潘金莲将自己袖的一方银丝汗巾儿裹着一个纱香袋儿,里面装一缕头发并些松柏儿,封的停当,要与(陈)敬济。” 松春联。三江春水;五岳青松。庭荣松柏;阶秀芝兰。松梅献寿;桃李迎春。苍松倚日;翠竹凌云。青松映碧海;松柏傲严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圣诞树。圣诞节装饰树,用塔形松科常绿树,用云杉,也用松树。传说一农民圣诞节救一儿童。儿童插杉(云杉)枝于地,枝即活,并祷告:“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杉树,报答你的好意。”故圣诞树上挂满彩花、礼物。此俗18世纪后盛行欧洲,现已传于全世界。 [墓树]松树是中国主要墓树。《淮南子·齐俗训》:“殷人之礼,其社用石、祀门,葬树松。”《说文》:“礼: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杨。”《白虎通·道德论》:“崩薨。春秋含文嘉日:‘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 汉代及以后松树不仅为帝王的墓树,也为各阶层人的墓树。汉《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古诗》:“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西汉杜子夏墓树。《西京杂记·生作葬文》:“杜子夏葬长安北四里,临终作文日:。魏郡杜邺,立志忠款。犬马未陈,奄先草露。骨肉归于后土,气魄无所不之。何必故丘,然后即化。封于长安北郭,此焉宴息。’及死,命刊石,埋于墓侧,墓前种松柏树五株,至今茂盛。” 苏轼两任妻子的墓地均为松林。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