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反思:跨学科视角的转型(诉讼法学著作) - 诉讼法学著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证据法学反思:跨学科视角的转型(诉讼法学著作)
诉讼法学著作
|
ISBN: | 978-7-5620-5793-2 |
条码: | |
作者: |
(美)罗杰·帕克 迈克尔·萨克斯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26.00
折扣价:¥23.40
折扣:0.90
节省了2.6元
|
字数: |
11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89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内容简介: |
《证据法学反思:跨学科视角的转型》原文作者是罗杰•帕克和迈克尔•萨克斯(一位是美国顶尖的证据法学家,另一位是长期关注证据法的心理学家),现由吴洪淇学者翻译并出版。本书以对传统教义性研究的地位和价值的一个评估来作为开端,并审视了以下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证人和事实认定者的心理学、法庭科学、概率论与证明、女权主义对证据法的影响以及法与经济学视角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本书提出了一种有关各种证据法研究之效用的理论。 这本书是对英美证据法学科研究的一种知识社会学研究,一方面对英美证据法教义性研究和各个交叉学科的进展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又将这些知识进展置于时代的背景和整体的证据知识领域大格局中来加以品评,最终探讨证据法跨学科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的格局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篇将所有的较大分支都考虑在内、对它们进行比较并且评估不同进路之相对贡献的论文,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创新性的法学著作,无论是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文学价值都值得期待,希望对证据法、心理学以及相关跨学科研究有兴趣的学者有所帮助。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证据法的教义性研究 第二章 心理学与证据法 第三章 法律与法庭科学 第四章 “新证据学”——概率与证明 第五章 女权主义证据研究 第六章 经济学与证据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精彩片段: |
前 言 在本文中,我们检视了正处于变动之中的证据法研究领域,该领域显然已经变成跨学科领域了。这样一些努力的意义与证据法之重要性是密不可分的:那些我们用来裁判事实的规则同实体法之解释一样重要乃至比之更为重要。尽管在那些跨学科领域中,每一个领域自身都有提出和探讨跨学科交叉问题的文献,但本文是第一篇将所有的较大分支(strains)都考虑在内,对它们进行比较并且评估不同进路之相对贡献的论文。 我们以对传统教义性研究的地位和价值的一个评估来作为开端(第一部分)。随后,我们审视了以下这些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证人和事实认定者的心理学(第二部分)、法庭科学(第三部分)、概率论与证明(第四部分)、女权主义对证据法的影响(第五部分)以及法与经济学视角的贡献(第六部分)。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有关各种证据法研究之效用的理论;换言之,在解释或推进审判的事实探求功能的范围内而不是在提出(posit)或者寻找规则——这些规则传统上已经被理解为保护陪审团裁决的准确性——的外在效用方面,证据法的跨学科研究的前景更为光明,也更为有用。感谢以下教授对本文早期几个版本的有益评论,他们分别是:罗纳德·艾伦、克雷格·卡伦(Craig Callen)、大卫·非格曼(David Faigman)、丹尼尔·法伯(Daniel Farber)、理查德·弗里德曼(Richard Friedman)、斯蒂芬·戈德法伯(Steven Goldberg)、大卫·凯耶(David Kaye)、达尔·南希(Dale Nance)、埃维娃·奥伦斯坦(Aviva Orenstein)、杰弗里·拉克林斯基(Jeffrey Rachlinski)、克里斯·桑奇里科(Chris Sanchirico)、皮特·蒂勒斯(Peter Tillers)以及简·威廉姆斯。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