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 - 惺亭文会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
惺亭文会
|
ISBN: | 978-7-306-05011-3 |
条码: | 9787306050113 |
作者: |
张慧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0.00
折扣价:¥38.00
折扣:0.95
节省了2元
|
字数: |
271千字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74页
|
发行编号: | G249.2 |
每包册数: |
26
|
出版日期: |
2014-09-01 |
|
内容简介: |
大众文化工业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艺术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塑造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功能。本书是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观察与反思,透过热播电视剧、电影、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文本来呈现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在大国崛起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阐释这些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症候,特别关注红色历史记忆的重写、公民社会的话语建构、中产阶层的文化表述与危机时代的主体想象等问题。面对新主流文化的建构完成,重新思考1980年代、1990年代和新世纪等不同时代的文化与社会逻辑,为创造不同的未来图景提供反思的基础。
|
作者简介: |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县,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已出版《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墓碑与记忆:革命历史故事的偿还与重建》、《打开锈住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等多部专著。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历史记忆的改写与主流文化的重建 第一节 主旋律的叙述困境 一、三种电影格局的出现 二、1990年代主旋律电影的叙述类型 第二节 从“泥腿子”将军到“无名英雄” 一、“泥腿子”将军与“大国崛起”的主体想象 二、暧昧的“新中国”与“谍战”故事 三、被杀死的“纯洁/信仰”与中产阶层主体 第三节 主流大片的认同机制 一、主旋律与商业片的融合 二、弥合历史的伤口 三、与“革命”握手言和 第四节 革命历史记忆的偿还与重建 一、墓碑与记忆 二、革命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耦合 三、询唤新的历史主体 第五节 “重写历史”与缝合1980年代 一、20世纪中国的历史想象 二、重构世界史 三、“复兴之路”的历史功效 第二章 公民社会的想象与社会主体的置换 第一节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媒体表征 一、谁的爱,奉献给谁 二、公民社会及其“公民想象” 三、批判的位置,甚或尴尬 第二节 社会“主体”的想象与“体制化”规训 一、几则新闻报道 二、社会的主体与客体 三、体制外的想象与体制的重建 四、主持人/中间人的位置与法律的功能 第三节 模范公民的故事:“拳头”、“谁”与“冒犯者” 一、“公民之年”和“中产之殇” 二、“拳头”的故事 三、这个“谁”是“谁” 四、公民韩寒=冒犯者=意见领袖=模范公民 五、“我们”与主流说法的合谋 第四节 为何“进不来”,为何“回不去” 一、“迟到”的命名 二、“进不来”,“回不去” 三、一个老故事 第五节 旧瓶装新酒: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法治的力量”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旧瓶如何装新酒 三、“法治人物”的“除魔术”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隐身衣”与“文化中国”的想象 第一节 悬疑故事的另一种讲述版本 一、谁在“惹尘埃” 二、中产阶层的“午间之马” 三、“掀开遮盖物”:批判可能吗 第二节〓文化“隐身衣”与音乐的政治学 一、穿着“隐身衣”的手艺人 二、“我”“隐身”了什么 三、“腹黑”版的启示 四、音乐/声音的政治(阶级)学 第三节〓舌尖上的视觉“乡愁” 一、“文化中国”的想象 二、舌尖上的“秘密” 三、“美食家”的登场 四、“幻象”的功能 第四节〓与“孔夫子”的文化和解 一、“孔夫子”的文化“软着陆” 二、“新国博”的重修 三、“发现你的心灵” 四、与“孔夫子”的政治和解 五、孔夫子的幽灵 第五节〓民国想象,谁的民国 一、 “民国范儿”的写法 二、 民国好风光 三、 民国想象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双重社会主体与治疗伤口的方法 第一节〓从三个作家看三个时代 一、顽主与1980年代 二、“特立独行的猪”与1990年代 三、《小时代》与“同一个世界”的出现 第二节〓新中产与新工人的浮现 一、“中国道路”与双重主体的登场 二、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三、工人阶级的衰落与废墟的故事 第三节〓他者的“魅影”与视而不见的主体 一、“闯入者”的身影 二、工人阶级的“冰火两重天” 三、无法说出的故事 第四节〓“社会伤口”的遮蔽与呈现 一、一则公益广告 二、“伤口”的彰显 第五节〓一块布的寓言:社会创伤与精神治疗 一、心灵的“怪味” 二、抚平伤口的工作 三、批判知识分子的位置 第五章〓草根的“显形术”与屌丝逆袭故事 第一节〓草根明显的文化功能 一、“我是草根,我怕谁” 二、从“人民艺术家”到“草根艺人” 三、从“傻根”到“许三多” 四、“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二节〓屌丝是如何炼成的 一、忽然“屌丝”,忽然“逆袭” 二、潘晓的“路” 三、 从英雄梦到“密室”想象 四、雷锋为何不需要逆袭 第三节〓“梦想”背后 一、“限娱令”的“正面”功效 二、“既懂娱乐,又懂政治” 三、 综艺电视节目搅动娱乐产业 四、梦想去哪儿 第四节〓甄嬛启示录与职场腹黑化 一、甄嬛的逆袭 二、职场故事的腹黑化 三、“回不去的”时代 第五节〓“小时代”在哪里 一、“小时代”的命名方式 二、“占领”陆家嘴 三、从“蚂蚁”到“小小的星辰” 结语〓穿越后工业的文化“雾霾” 一、 两个中国,两个世界 二、 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废墟 三、 平行世界的“战争”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