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制度转型期的利益集团现象及其治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制度转型期的利益集团现象及其治理
ISBN:978-7-5620-5767-3 条码:
作者: 杨少星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5.20
折扣:0.90 节省了2.8元
字数: 165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5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政府权力下放和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各组织的利益集团现象已经从公共舞台的边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影响政府治理成效、社会公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制度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现象,提出恰当、经济的规范和发展措施,是提高政府治理公共性与治理成效所无法回避的长期课题。本书从环境决定论出发,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分析框架,揭示利益集团现象在制度转型时期的权利、地位、特征及行为策略,从制度化治理角度提出理顺社会各集团与政府的关系的必要措施和保障,并围绕重塑政府公共性的目标,建构以政府与社会各集团之间“长期合作与总体交换”为目的的互动与表达机制。

作者简介:
杨少星 男,汉族,1979年生,广东深圳人,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现任职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社会组织治理。

章节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利益集团导论
一、利益集团现象与制度环境
二、利益集团研究述评
(一)西方利益集团理论
(二)中国学者对利益集团现象的研究
三、构建利益集团治理理论的原则与策略
(一)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公共利益观
(二)以“总体交换”为目的的博弈平衡
四、本书的目的

第二章 利益集团现象与制度转型
一、利益集团现象辨析
(一)如何理解利益集团现象
(二)利益集团的类型与比较
(三)利益集团现象与社会群体、社会团体、政党
二、制度转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及其影响
(一)制度转型的涵义
(二)转型时期的社会集团现象与政府关系

第三章 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现象:类型、特征与依附策略
一、中国利益集团现象的类型与特征
(一)结构性利益集团现象
(二)非结构性利益集团现象
二、中国利益集团现象的差异与共性
(一)多样性与偶发性
(二)参与权利的普遍受限与失衡
(三)无序表达的趋势及其成因
三、利益集团的依附性发展策略
(一)主要目标:立法、政策制定与实施
(二)影响政府过程的主要渠道
(三)制度化与制度外手段

第四章 中国利益集团现象的境遇
一、利益集团现象与主流价值观念的冲突
(一)利益集团的数量、参与和民主的关系
(二)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制度走向
(三)利益集团与社会公平
(四)利益集团与利益共享
二、利益集团的制度容纳困境
(一)政治体制容纳问题
(二)利益集团与政府主导
(三)利益集团现象的法律规制问题

第五章 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现象治理
一、利益集团的价值及其治理理念的转变
(一)需要什么样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二)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府主导、社会合作”
(三)平衡政府公共性与“政府主导”
(四)博弈均衡为原则的利益集团规制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适距离
(一)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产权、委托管理与市场化
(二)政府与社会团体:主导与合作的平衡
三、有效率的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机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巩固与开放性提高
(二)有保障的党内民主制与非对称性的政治协商制度
(三)向人大与司法系统负责的信访部门

结论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总 序

《松湖政法论丛》是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老师围绕着法律及与法律相关问题撰写的学术专著、政法学院邀请到的学术名家与实务精英们的学术报告汇编并公开出版的系列丛书。
东莞市坐落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唯一的本科高校。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松山湖畔,本论丛故此取名为《松湖政法论丛》。
政法学院是非常年轻的学院,成立于2008年,法学学科是院内比较强的学科,院内除了法学专业的老师,其余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基本属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有分工,但学术联系非常紧密。首先,院内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很多互相交叉的课程,老师们在任课过程中吸收着彼此的研究成果,从而能够深入阐述知识体系和比较全面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推动这些学科的共同进步;其次,在政法学院,法学学科人数较多,但在研究过程中,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共同参与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是因为有关法律现象的许多问题属于法学与这些学科的共同问题,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学教育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都认识到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必须吸收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才能锻造出过硬的本领。所以,我们出版的本系列论丛,论域较广,围绕法学并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内容,几乎包揽了政法学院众多老师的研究领域。
愿本论丛能为我院老师的学术进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能为我院与校外学术界架起一座桥梁,能为外界了解我们打开一扇窗户。我院老师来自五湖四海,从学缘上来看,绝大多数老师毕业于国内名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以及法学教育重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还有在英国、意大利、香港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三位年轻教师。虽然大家有良好的求学经历,但由于学校、学院起步晚,影响力小,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好的途径或方式让外界知道还有一群人在远离喧闹的都市处从事着神圣的法学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本论丛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本论丛的出版得到了东莞理工学院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的资助,学校从2014年开始把法学学科列为重点学科培育计划,所以出版资金有了来源,在此,我们对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强昌文
2014年12月1日
于松山湖教师村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