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ISBN:978-7-300-21743-7 条码:
作者: 朱云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字数: 162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17437 每包册数: 14
出版日期: 2015-09-1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历史观审视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以深刻的学理分析和生动的事实展望了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如何塑造“多元现代性”的历史格局,进而激发非西方世界的“文化自觉”。作者从中西贯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探析了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特色和优越性,比如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共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的自我修正与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既鼓励地方创新和竞争又保持中央政府的统合和制衡能力的机制,中共独特的人才选拔、竞争、淘汰机制等。
作者提出,与中国崛起相关联,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数百年难遇的“巨变时代”,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即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国际经济秩序自由化的危机浮现;西方中心世界的末落和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书中的各章对这四重反转作了既深刻又生动的描述和分析。

作者简介:
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是台湾最具国际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1977年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1979年获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系1949年以来政治学领域的第二位院士(另一位是胡佛院士)。
2015年6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目前还担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咨询委员、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学术审议委员会政治学科召集人、新加坡教育部社会科学审议委员。
研究专长为东亚政治经济、国际政治经济、两岸关系、民主化,以及社会科学方法论,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影响。

章节目录:
第一篇 序曲: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
第二篇 反思市场与民主
新千禧年的迷惘
美国民主退化的始作俑者:新保守主义革命
资本集中加速贫富差距扩大
美国富豪政治的真相
利益集团与游说者占据民主殿堂
难以跨越的社会阶级鸿沟
民主体制失灵的后果
被“反恐”绑架的“民主”
劣质民主散播全球
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灾难
全球民主化退潮
菲律宾的民主就像一场戏
国家建设比民主建设更关键
合法性基础天生脆弱
民主成为空壳
西方代议民主成为反思对象
资本主义对人类的威胁
为何自由民主理想很难落实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大诘问
被遗忘的历史教训
第三篇 美国霸权的衰落
美国单极体系的式微
美元霸权地位摇摇欲坠
软实力大幅消退
帝国过度扩张
为何普京敢放手一搏
美国对伊拉克始乱终弃
无止尽的战争钱坑
奥巴马与林肯:重振美国领导威信
中国拒绝美国推销“两国集团”
美国的沉疴:医疗体系改革
改革契机昙花一现
美国政治的四月寒流
“大到不能倒”的后果
美国政治的永远赢家
多边贸易谈判已成鸡肋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熔接
做好“脚踏两条船”的准备
第四篇 中国发展模式石破天惊
中国兴起的历史意涵
描绘中国未来的世界角色
全球性都市云集中国
如何理解中国的兴起
三个特殊优势条件
上海与孟买的对照
充分发挥大的优势
全球化时代后来居上
二十一世纪工业大国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
黄奇帆与重庆经验
善用内陆优势,打造全球计算机重镇
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
探索中共执政基础
与西方代议民主维持健康竞争关系
解读中国要有大历史观
三百年未有之变局
中印撑起半边天
非洲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拉丁美洲重新认识中国
丝路经济带蓄势待发
台港要脑袋急转弯
大国崛起翻天覆地
新常态下的中国全球经济战略
习近平的甲午惊奇
亚投行撼动美国金融霸权
中国模式撼动西方的话语权
第五篇 中国带动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重组
“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
没有西方的世界?
金砖五国打破垄断局势
“德里宣言”撼动现存世界秩序
非西方国家面临的抉择
透视西方世界秩序
回溯现存秩序的思想源头
王道思想可济西方之穷
深化“南南”合作的巨大历史机遇
改造全球化游戏规则
分享经济转化资本主义
多元现代性框架的确立
把握改造全球秩序的契机
第六篇 重温历史、鉴往知来
世博会见证中国百年沧桑
民国缔造与亚洲再兴
解放殖民地,否决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的政治奇迹
回首一战百年沧桑
被遗忘的末世预言家
悼念一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
重新点亮一盏明灯

精彩片段:
1. 当前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过去大家所熟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已一去不返;而中国大陆的兴起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的出现,对于世界而言,是一场石破天惊的历史巨变。
2. 中国发展模式得力于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特殊的政治体制,第二是充分发挥“大”的优势,第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了“后发优势”。
3. 中国的兴起带动全球秩序重组,中国带领发展中国家选择性接受西方的游戏规则,也带动非西方国家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后,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4. 中国长期维持一党执政体制,不可能没有它的文化背景。这个体制实质上建立在满足“民享”,而不是“民治”。它的政权基础是很抽象的,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叫“民心”,而不是选票。
5. 东亚社会精英的思维必须赶紧调整,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国与西欧,不能只有“海洋视野”而没有“大陆视野”。
6. “习李”团队开始启动新的全球经济大战略,其经济战略有四个主轴。
7.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会与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分庭抗礼。
8. 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因为王道思想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
9. 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最激烈的社会冲突,就是少数阻挡“协力共有”模式的人与众多迎立新典范的人之间的斗争。
10. 如果中国政治体制可以持续在维护国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与公共利益导向、引导社会追求更符合集体长期利益的公共政策选择、调节社会群体与世代利益冲突、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经济社会权利以及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等等这些核心领域展现其突出的绩效,绝对有资格与西方代议民主体制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一争高下。




书评
在细读了朱院士的大著之后,我岂止是感动而已。他的若干突破流俗之见的胆识,直逼问题核心的洞见,通达贯穿的剖解,以及从中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正义情操,更使我不能不在心头感到震撼!我的震撼,使我进一步察觉到朱院士的整体构思,在空间上,既着重“致广大”,也求取“尽精微”。在时间上,则能放眼三百年来的中西历史,纵观所激荡的波涛及发展的方向。
我在细读的过程中,时而满眼涌现不尽历史浪潮的湍急,也时而充耳听到两岸啼不住的猿声,但也有一种柳暗花明,轻舟已过,而前村在望的惊喜与感喟。
——胡佛(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