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略与名段鉴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戏曲史略与名段鉴赏
|
ISBN: | 978-7-5621-7645-9 |
条码: | |
作者: |
齐江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2.00
折扣价:¥20.90
折扣:0.95
节省了1.1元
|
字数: |
270千字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7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5-10-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由中国戏曲史略与名段鉴赏二篇构成,以先通过了解戏曲发展的历史过程,再对传承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几种唱腔进行逐个介绍。第一篇讲述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在途经各历史朝代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合、发展、创新,至清代的地方戏勃兴止,由此分远古及夏商周时期的乐舞、秦汉散乐和百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与故事歌舞戏、隋唐时期的散乐与歌舞戏、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明代戏曲的发展等七章,其中在第七章清代戏曲的发展中形成的梆子腔、皮黄腔,以其独特的曲牌联套结构和板式变化结构与明代形成的昆山腔、高腔称为“四大声腔”这也是明代至今,大多数学者都认可的;第二篇是针对五类剧种唱腔的详细解读,且每个剧种都附有代表性唱段供参考,分别由昆腔唱腔赏析、高腔唱腔赏析、梆子腔唱腔赏析、皮黄腔唱腔赏析、近现代剧种唱腔赏析五章构成,特别在第五章近现代剧种唱腔里例举了如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现在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等经常被演唱的经典唱段,这不仅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戏曲艺术出了一份力。 该书著述的结构、思路、写作方法,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新的整合、另辟与重构。全书将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形成后的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面貌,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作品,各个历史时期戏曲艺术盛衰兴替的原因,都作了阐述与分析,试图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戏曲的研究提供借鉴,为日后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声。此外,因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不仅能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选为通识课教材,也是戏曲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读本。
|
作者简介: |
齐江,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主研校级项目7项,在各类报刊发表及编译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声乐作品集10部,主编戏曲选段集1部(合编),出版专著1部(合著),主编教材1部,发表歌曲作品5首。 近10年来,在音乐研究和音乐创作领域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次,2002年被评选为《音乐周报》优秀撰稿人,代表性成果《乐亭影戏与俗讲——乐亭影戏音乐母体基因研究之一》《民族音乐学教学中说唱音乐分类新议》《冀东地区影戏剧种的发展与断代》《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冀东地区影戏剧种的发展与断代》等。
|
章节目录: |
上篇 中国戏曲史略
第一章 远古及夏商周时期的乐舞………………………………………………………
3
第一节 远古乐舞…………………………………………………………………
4
第二节 六代乐舞…………………………………………………………………
5
第三节 优孟衣冠…………………………………………………………………
6
第二章 秦汉散乐和百戏…………………………………………………………………
8
第一节 散乐和百戏………………………………………………………………
8
第二节 汉代百戏的乐队 ………………………………………………………
1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与故事歌舞戏 ………………………………………
12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 ………………………………………………
12
第二节 故事歌舞戏 ……………………………………………………………
13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散乐与歌舞戏 ……………………………………………………
16
第一节 隋唐散乐集演 …………………………………………………………
16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歌舞戏 ……………………………………………………
17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 …………………………………………………………
20
第一节 戏曲文物学概况及宋元时期的戏曲文物 ……………………………
20
第二节 傀儡戏和影戏 …………………………………………………………
22
第三节 教坊歌舞剧 ……………………………………………………………
23
第四节 宋金杂剧 ………………………………………………………………
25
第五节 宋辽时期今河北地区的杂剧活动 ……………………………………
29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