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比较家庭法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比较家庭法学
ISBN:978-7-5620-6295-0 条码:
作者: 贾静 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7.00  折扣价:¥42.30
折扣:0.90 节省了4.7元
字数: 353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6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婚烟家庭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统筹兼顾。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关于比较家庭法学、各国家庭法的立法概况及发展趋势的阐述;第二章至第八章是对各具体的婚烟家庭制度的比较,包括结婚法律制度比较、离婚法律制度比较、亲子法律制度比较、扶养法律制度比较、监护法律制度比较、收养法律制度比较及继承法律制度比较。

作者简介:
贾 静 女,汉族,教授,1992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8年山东大学古代史(法制史方向)专业硕士;2011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民法、婚姻家庭法。主讲民法学、婚姻法、比较家庭法等课程。负责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物权法学》,山东政法学院教改项目《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参加省级精品课程《民法学》、省级教改项目《高校法学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校级教改项目《案例教学法研究》。在《山东社会科学》、《中国农村观察》、《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人民公安报》、《法学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5部,负责主持课题12项,参加课题4项。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比较家庭法学概述
第二节 各国家庭法的立法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结婚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结婚概述
第二节 结婚的要件
第三节 婚姻的效力
第四节 婚约问题
第五节 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
第六节 婚姻的无效及撤销
第七节 我国结婚制度的立法完善

第三章 离婚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离婚概述
第二节 协议离婚
第三节 裁判离婚
第四节 离婚的效力

第四章 亲子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亲子关系概述
第二节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第三节 亲权

第五章 扶养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扶养概述
第二节 扶养制度的基本规定
第三节 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
第四节 夫妻之间的扶养
第五节 祖孙之间的扶养
第六节 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
第七节 我国扶养制度的立法完善

第六章 监护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监护概述
第二节 监护的内容
第三节 监护的变更、终止及其效力
第四节 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第七章 收养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收养概述
第二节 收养成立的条件
第三节 收养的效力
第四节 收养的终止
第五节 我国收养制度的立法完善

第八章 继承法律制度比较
第一节 继承概述
第二节 继承权的取得、接受、放弃和丧失
第三节 法定继承
第四节 遗嘱继承
第五节 遗产的处理
第六节 我国继承制度的立法完善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片段:
前 言

作为比较法学的分支学科,比较家庭法学旨在对不同国家的家庭法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各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而且可为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我国的司法实践,同时还能确保涉外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法律的正确适用。
鉴于比较家庭法学的重要性,如今国内许多院校开设了比较家庭法学课程。这反映了该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比较研究各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社会价值。为此,山东政法学院组织部分从事婚姻家庭法学教学的教师及擅长代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兼职律师,经过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婚姻家庭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统筹兼顾,有所侧重。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关于比较家庭法学、各国家庭法的立法概况及发展趋势的阐述,第二章至第八章是对各国具体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比较,包括结婚法律制度比较、离婚法律制度比较、亲子法律制度比较、扶养法律制度比较、监护法律制度比较、收养法律制度比较及继承法律制度比较。在形式方面,本书设置了本章导语、本章引例、引例评析、本章小结、习题等版块,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宏观把握、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本书具体作者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贾 静:第一章、第八章;
刘 鎏:第二章;
邹小琴:第三章、第四章;
张 磊: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认真钻研了各主要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参考了诸多教材和学术著作,同时与时俱进,借鉴了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虽然编写人员已经全力以赴,但是由于近年来各主要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发展比较快、变化比较大,而编写人员囿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因此本书仍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疏漏和不足。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本书能够日臻完善。

编者
2015年7月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