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调控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调控
|
ISBN: | 7-5641-6380-8 |
条码: | |
作者: |
张晓瑞 王振波 方创琳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9.00
折扣价:¥27.55
折扣:0.95
节省了1.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内容简介: |
城市脆弱性是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课题,如何定量测度以及如何调控城市脆弱性是这个重大课题的关键环节。本书以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依据,遵循“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定量测度—动态演化—综合调控”这一城市脆弱性研究的新脉络,构建了基于“非空间—空间”的城市脆弱性研究框架,给出了城市非空间脆弱性和空间脆弱性的定量测度技术方法,提出了城市脆弱性的综合调控体系,由此为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实践工作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前言
1 城市脆弱性研究概述 /1
1.1 引言 /2
1.2 研究背景 /4
1.2.1 生态文明建设 /4
1.2.2 新型城镇化 /5
1.2.3 城市可持续发展 /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3.1 研究目的 /9
1.3.2 研究意义 /10
1.4 相关研究进展 /11
1.4.1 城市脆弱性定义 /11
1.4.2 城市脆弱性研究框架 /12
1.4.3 城市脆弱性测度 /13
1.4.4 研究述评 /14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7
1.5.1 研究内容 /17
1.5.2 研究方法 /17
2 理论基础 /21
2.1 城市“人—地”复合系统 /22
2.1.1 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的哲学内涵 /22
2.1.2 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的矛盾运动 /24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 /25
2.2.2 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模型 /27
2.2.3 可持续发展的两种范式 /28
2.3 小结 /33
3 理论与方法构建 /35
3.1 概述 /36
3.2 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和分析框架 /37
3.2.1 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 /37
3.2.2 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38
3.3 城市脆弱性测度的技术方法 /40
3.3.1 城市非空间脆弱性的定量测度 /41
3.3.2 城市空间脆弱性的定量测度 /51
3.3.3 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的技术方法总结 /57
3.4 城市脆弱性的动态演化 /59
3.4.1 演化过程 /59
3.4.2 成因机理 /63
3.4.3 定量分析 /67
3.5 城市脆弱性的综合调控 /68
3.5.1 城市非空间脆弱性调控 /69
3.5.2 城市空间脆弱性调控 /71
3.6 小结 /71
4 案例研究 /73
4.1 合肥市概况 /74
4.1.1 自然环境 /74
4.1.2 行政区划 /75
4.1.3 经济社会 /76
4.1.4 基础设施 /77
4.2 合肥市非空间脆弱性测度 /78
4.2.1 测度指标体系 /78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81
4.2.3 结果分析 /83
4.3 合肥市空间脆弱性测度 /92
4.3.1 测度指标体系 /92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94
4.3.3 结果分析 /98
4.4 合肥市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化的模拟预测 /103
4.4.1 非空间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03
4.4.2 非空间脆弱性动态演化模型构建 /108
4.4.3 非空间脆弱性动态演化预测 /117
4.5 合肥市城市脆弱性的综合调控对策 /120
4.5.1 非空间脆弱性调控对策 /120
4.5.2 空间脆弱性调控对策 /125
4.6 小结 /130
5 总结与展望 /133
5.1 研究总结 /134
5.2 主要创新点 /136
5.3 研究展望 /137
6 结语 /139
参考文献 /141
图表来源 /149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