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青绿山水画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青绿山水画
ISBN:9787562179672 条码:
作者: 许俊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56.00  折扣价:¥53.20
折扣:0.95 节省了2.8元
字数: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也是各艺术院校国画专业学生的必学画种之一。本书是“新编中国画书系”丛书之一种,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即“青绿山水画发展概况”“青绿山水画用具与材料”“青绿山水画技法概述”“青绿山水画临摹示解”“绘制青绿山水画步骤”“写生、创作及习画感悟”。作者从青绿山水画的发展概况入手,不仅详细介绍了作画的必备材料以及基本技法,更可贵的是,作者还在突破传统作画局限的同时,加进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每一个步骤和方法均给予了明晰的讲解。此外,作者在编写时还特意精选近50幅优秀青绿山水画作品作为“图版”,这些作品既可供欣赏,又可作为临摹范画。

作者简介:
许俊,字畅之,号黑山扈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外聘教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

章节目录:
第一章 青绿山水画发展概况 / 001
一 青绿山水画的形成 / 001
二 青绿山水画的发展 / 003
三 青绿山水画衰落的缘由 / 023
四 青绿山水画的分类 / 025

第二章 青绿山水画用具与材料 / 029
一 纸和绢 / 029
二 毛笔 / 029
三 墨和砚 / 030
四 颜料 / 031
五 胶和明矾 / 032
六 其他用具 / 033

第三章 青绿山水画技法概述 / 035
一 前人有关论述 / 035
二 基本技法概说 / 043
三 绘制青绿山水主要部分的具体画法 / 046

第四章 青绿山水画临摹示解 / 063
一 临摹前的准备工作 / 063
二 临画步骤 / 068
三 初学者经常出现的问题 / 076

第五章 绘制青绿山水画步骤 / 077
一 作品《春 · 游心图》步骤示范 / 077
二 绘画作品步骤图例 / 085

第六章 写生、创作及习画感悟 / 095
一 写生 / 095
二 创作 / 100
三 习画感悟 / 104

图版 / 109

精彩片段:
二 青绿山水画的发展
青绿山水从它形成的初始,就代表着山水画古典的形态。 也就是说青绿山水画与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画相比,其在山水画发展的初期更具代表性。 因为在唐宋以后,水墨山水画才逐渐成为山水画发展的主流。重新审视一下青绿山水画的历史,它也并不是完全定格在唐宋的古典形态中,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并形成了兴与衰交替发展的历史现象。
隋代是青绿山水画形成的初期阶段,出现了展子虔这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展子虔对于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以后唐代的绘画也有很大的影响,被称之为“唐画之祖”,史学家称其为唐以前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展子虔擅长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 据元人评述:“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 ”说明他已掌握了高超而熟练的绘画技巧。 《宣和画谱》中论述其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说明在画面空间的处理上,展子虔已追求要用有限来表现无限的艺术效果。 他一生绘画作品很多,可惜传世极少,北京故宫博物院仅存有绢本设色《游春图》(图 1-3 )一卷,上有宋徽宗赵佶书“展子虔游春图”标题。画中生动地描绘了春光和煦、山野清新、水波涟漪的美丽景色。 在绘画技巧上,展子虔创造性地运用了青绿勾填的方法。 画面造型用笔细劲爽利,勾线有轻重、顿挫的变化。 近景树的枝干穿插有序,远山上的树丛则只以墨团涂描而成。 山间踏春的游人直接用粉点染,精细生动。 以山水画的发展来看,此图的出现,结束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初级阶段,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据史料记载,展子虔还在洛阳、长安、扬州、镇江、四川等地的寺院作过壁画,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否其中也有描绘青绿山水的画面,书中并未详述。 现在,我们从敦煌莫高窟保存的隋代壁画中,可以看到当时青绿山水画的体貌与早期青绿山水画风也是相近的。
唐代是青绿山水画繁荣兴盛的时期。 黄宾虹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大凡唐代画法,每多清妍秀润,时斤斤于规矩,而意趣生动。 盖唐人风气淳厚,犹为近古。 其笔虽如匠人之刻木鸢,玉工之雕树叶,数年而成。 于画法谨严之中,尤能以气见胜,此为独造。 ”在这个时期,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则最具代表性。 李思训是唐朝宗室,因曾官左羽林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 他的青绿山水画金碧辉映,画中呈现出的山川景物细致精美,堪称妙绝。 据传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图 1-4 )现藏台湾。 画面意境开阔,长松秀岭,岸经曲折,碧殿朱廊,丛林掩映,人行其中,妙趣盎然。 风帆点缀于浩浩江天之间,烘托出浓厚的诗情画意。 纵览全图,画笔虽然工细,但气势雄壮,可称唐代山水画之杰作。 《唐朝名画录》谓之为“国朝山水第一”。 其子李昭道(被后人称为小李将军)直接继承了李思训的画法。传为李昭道所作《明皇幸蜀图》(图 1-5 )也是这一时期优秀的青绿山水作品。画中崇山峻岭,云雾缭绕,帝王一行人马情态迥然,散行于其间。 画中人物,远近行止,变化统一,主次分明,动静有致,精妙之极。 难怪张彦远说他:“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二李把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推向了一个高潮,形成盛唐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
五代时期是水墨山水画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这时产生了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山水画家,他们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开始以水墨表现为主,强调山水的雄浑壮观之貌,水墨表现成为这个时期山水画的主流,影响到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郭熙等山水名家。 由于这种画风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没有出现专攻青绿山水的名家,但也有对青绿山水画的记载,比如这个时期的重要画家董源就作有青绿山水画。 近代画家张大千曾收藏过一幅董源的《江堤晚景图》(图 1-6 ),并认真临摹学习,受益匪浅。隐居太行山洪谷的荆浩也曾用白色以浓重设色之法作了《雪景山水图》(图 1-7 ),画中山形屈曲,气势磅礴,苍古雄浑。从整体上看,虽然五代时期青绿山水画处于低谷时期,但水墨山水画的技法不断丰富并达到高峰,使宋时青绿山水画的再次兴盛成为可能。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