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影像中的生死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影像中的生死课
ISBN:9787303204359 条码:
作者: 陆晓娅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7.00  折扣价:¥51.30
折扣:0.90 节省了5.7元
字数: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421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影像中的生死课》堤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影像中的生死课》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作者简介:
  陆晓娅,“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中国青年报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章节目录:
引言:一场未知的教育探险
起始课:通过电影直视骄阳
教育课:生命能否承受之重
家庭课:危机中的成长契机
自我课:激情与绝望的对决
团体课:归属与宰制的吊诡
逆境课:绝望中的希望之光
伦理课:每个人的生死权利
医学课:临终的选择与尊严
礼仪课:葬俗的慰藉与联结
哲学课:死亡是最棒的发明
结束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附录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死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陆晓娅老师的这本书,却将一束强光打到了死亡身上。通过一门课,数十部电影,陆老师将死亡雕刻得惊心动魄。但是,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因为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所以生命也必须是“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死亡是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

——学者 刘瑜

陆晓娅在暌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的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ji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

——作家 毕淑敏


在人生旅途中,如果少了生死边界的勘查丈量,就不会有积极而达观的人生,常常会在世俗功利的诱惑与冲击下,陷入失速、失重、失意、失落的人生困顿,甚至遁入现代性荒诞与虚无。
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就是一道穿透现代性困顿的灵光,它不是胡克大夫的《周一清晨》,也不是莫里教授的《相约星期二》,自成一格,别有一番风景。她不追逐体系感,只追求思想的光辉;不在乎成绩,只在乎学生抵达神圣的生命状态;伴随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引领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影视剧的长镜头中探寻生死的本相,体察生命的雄浑与厚重,责任与担当;开始从人生知识到生命信仰,从知识积淀到精神发育的蜕变。

——学者 王一方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