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历史与现实:在经济大潮中激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历史与现实:在经济大潮中激荡
ISBN:9787302446606 条码:
作者: 郑磊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2.00  折扣价:¥39.90
折扣:0.95 节省了2.1元
字数: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 273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稿作者结合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分析了各个经济体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把脉经济新常态,并对经济中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通过实践检验认可,同时也对经济问题进行历史回顾,从思想上进行触摸,让读者学会认识经济、思考经济、解读经济。

作者简介:
郑磊,南开大学博士 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资深战略与资本市场专家,投行经济学家,任职于香港知名投资银行机构,董事,负责研究与资产管理业务。兼任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部分国内高校MBA课程兼职教授、创业企业孵化器的创业导师。
曾在《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台湾)《中国商业评论》(新加坡)《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改革》《经济学家茶座》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
专著《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聚变-中国资本市场备忘录》、《港股A股化》(香港繁体版)、《资产证券化-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案例》、《与羊群博弈》等.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行走在现实经济学世界里
第一节 “直升机撒钱”与救市货币退出
第二节 “长尾”与“短尾”:对实体经济的再思考
第三节 非稀缺知识经济与WEB2.0商业逻辑
第四节 最后一里路: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第五节 市场与政府: 我们如何选择
第六节 现代经济学之殇
第七节 中国经济学的未来
第八节 硅谷蝴蝶?妖女海伦: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第九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取竞争优势
第二章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伤与痛
第一节 日本:反思与借鉴
第二节 中美日经济走向和亚洲的未来
第三节 美国经济离悬崖有多远
第四节 21世纪,印度和中国谁占鳌头
第五节 香港与上海的纠结-人民币国际化语境下的思考

第三章 世界经济大潮中的中国转型和制度设计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再思考
第二节 产权?法制?金融全球化
第三节 面对国际化“阳谋”的中国对策
第四节 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
第五节 包容性增长道路上的障碍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比较与借鉴
第七节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企改革

第四章 经济的血脉-金融与投资
第一节 牛市亏钱VS熊市赚钱
第二节 熊市投资的头号法则
第三节 股市投资的道与术
第四节 大脑也需要“助推”
第五节 “股市塌方”的应对
第六节 糟糕的市场、不可靠的公司还是不靠谱的分析师
第七节 股市不造神
第八节 股市赢利两“心魔”
第九节 炒股不怕被“套”
第十节 残缺股市与过度父爱主义管理
第十一节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后的A股市场猜想
第十二节 反思股海江湖
第十三节 连通市场后:港股A股化亦或A股港股化

第五章 国际视野中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超出经济学理解范围的粮食问题
第二节 弗里德曼和他的自由选择
第三节 经济学家看政治
第四节 奥巴马的釜底抽薪之计
第五节 中国面临被长期做空的风险
第六节 “一带一路”与经济新常态的出路

精彩片段:
中美关系是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钥匙
无论美国是否心甘情愿,21世纪必然是亚洲和太平洋世纪。放眼望去,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无非是美国、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如能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便会减小,与亚洲和欧洲共同支撑起全球经济。在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中美、中日以及中、日、韩、印三个关系组合,其核心就是美国与亚洲的关系。
美国是位居亚洲第一的贸易出口国,亚洲各国普遍存在内需不足、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而美国则储蓄不足,需求过大,依赖进口和借贷。中美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既有大量的盈余储蓄美国国债,又可向美国出口廉价而质优的商品,以满足其强大的消费需求。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中国这个穷亲戚,让美国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奢侈生活。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和汇率政策,有助于使美国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物美价廉的商品降低了其通货膨胀的机会。美国如果对中国展开贸易保护的大幕,固然对中国的出口造成阻碍,也将造成美国国民的福利损失,即有可能提升其利率水平,导致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使得陷于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和滞胀。这还只是从消费端看到的弊病,不是事情的全部。从产业链条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制造业供应链,中国是生产的最后一环。据刘遵义教授的估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值中只有约20%是完全由中国生产的,中国企业更多地是对来自亚洲各国的中间部件进行组装,对中国的打击有可能在纵向联系的泛亚地区生产平台中形成共振,导致全球制造链瘫痪。另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占了过去10年中中国总出口增长的60%以上份额。很明显,美国和亚洲各国都需要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做出贡献,但是,各国首先应该从内部下手,而不是考虑如何遏制对方,否则必然得到双输的结局。
美国的贸易失衡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其国内储蓄率,而不是行使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是因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对象有近一百个国家,如果不减少过度消费,即便降低来自中国的商品,却需要增加来自别国的商品,而那些替代物甚至比中国商品价格更高,等同于向国内消费者征税。而中国因为自身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时间,暂时仍需要依靠对美出口,如果遭到美国的抵制,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很可能抛售美元资产或者在贸易上采取反制措施,导致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曾有一个提法-G2,表示中美在国际政治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然,世界将不会是两极的,中、美、欧盟和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将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中美都需要转型,但首先必须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共识,面对美国国会不断出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策,相对而言,中国政府更为理智,在初步稳定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将大力推行以提升内需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改变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以内需、 出口和投资三方面并重的发展局面。而美国也正在着手解决金融业过度发展,实体经济相对较弱,转变消费观念,缩减财政赤字等问题。
在未来10-20年,会出现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落在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中美在太平洋的两岸,这是世界经济的核心,而印度、俄罗斯、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环绕在外围,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发挥分中心的作用。这样的情形发生在中美两国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下,对于后者而言,该假设的确定性较高,而中国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相对滞后,仍存在较多的变数。中国的稳定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的经济福祉。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