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鸟儿在唱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鸟儿在唱歌
ISBN:978--9787549587322 条码:
作者: 马尔帕冯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34.80  折扣价:¥33.06
折扣:0.95 节省了1.74元
字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鸟儿在唱歌》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n
娜米塔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她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妈妈告诉她,她应该待在卧室帮大家整理床铺;奶奶告诉她,她应该待在厨房为家人准备午餐;爸爸令她待在弟弟和妹妹身边,看着他们;姑姑则指使她上街去采购日用品……她的生活被家人安排得满满的,却又好像缺了点儿什么。有一天,爷爷告诉她,她应该去学校打扫卫生。正是在学校,娜米塔开始了阅读。像鸟儿一样翱翔在精神的世界里。她不再迷茫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因为她深知“我的位置就是双脚能带我去的地方”。
n
书籍给了娜米塔飞翔的翅膀,她开始走上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n

作者简介:
著者:马尔·帕冯(Mar Pavón)
n
西班牙儿童文学作家,1968年生于曼雷萨。她从小热爱文学,父母常常给她读故事。受家庭氛围影响,她八岁开始创作。帕冯至今已出版三十多部作品,大部分是童诗和短篇小说。她的代表作有《母鸡可可瑞纳》和《可可瑞纳和花园里的镜子》等。
n
绘者:玛利亚·希龙(Maria Girón)
n
西班牙插画师,1983年生于巴塞罗那。她在森林中一个童话般的房子里长大,房间里都是书。她毕业于博洛尼亚塞维利亚大学美术学院。在那里,她爱上了绘画和雕刻。
n
译者:赵博
n
荷兰语译者,现为出版社编辑。翻译作品有“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系列、“超级老师”系列和“金苹果启智阅读”系列等。
n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你为蔷薇 心藏猛虎
n
徐白虹/童书插画师
n
n
直面穆斯林地区女童教育问题的图画书比较少,流传较广的有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的《马拉拉——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女孩》和《斯林的秘密学校》(国内暂未出版)。马拉拉的事迹国人较为了解,她出生在战火连绵、纷争不断的巴基斯坦,为捍卫受教育的权利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斯林出生在形势同样严峻的阿富汗,在父母双双“消失”(被塔利班分子杀害)之后,她从书本中获取了新生活的希望,并振作起来。这两本书中的故事都是真实而残酷的,只是作者弱化了现实的悲痛与绝望,更强调一种寻觅希望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两本书都使用丙烯绘制,风格质朴大胆,色调鲜艳明亮,富有一种童真的民族性。
n
此外,还有玛赞·莎塔碧的自传漫画集《我在伊朗长大》:1979 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之后,9岁的玛赞被迫裹上黑袍,从此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对知识与自由的追求。全书用黑白线条绘制,对比强烈、风格鲜明,颇有地下漫画的感觉。
n
这本《鸟儿在唱歌》反映的也是女童争取自由权利的主题,但在表现上比上述三本书温和得多,书中的文字与图画作者都是西班牙人,作者马尔·帕冯出生于 1968 年,她称自己为“故事造梦者”,所写题材都很柔软。画家玛利亚·希龙出生于 1983 年,她擅用水彩,画风轻盈柔美。两人的合作让原本题材严肃的图画书展现出一种舒缓的气质,书里没有描绘悲痛的际遇和激烈的冲突,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内心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态度安静地陈述抗争。主人公如同衬页中盛开的花朵,虽娇弱鲜嫩,却能坚定地绽放。
n
《鸟儿在歌唱》的故事发生在一处相对稳定及开明的穆斯林地区:良好的居住条件,较和睦的家庭关系,充足的食物,成年女性可穿彩色衣裙、只戴头巾未蒙面等。但深层的女性问题依然隐藏在假面的温情背后: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被设定好了功能化的未来,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等等。这样的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男权与父权意识,再加上政治与文化上的因素造成了难以打破的社会现状。在这个社会中,女性被理所应当地定位为服务者与服从者。
n
这个定位使得娜米塔一生都无法为自己而活。
n
娜米塔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无非是能满足睡觉、吃饭、交朋友、读书这些基本需求的生活。这些在我们看来极为平常的事情她却无法实现,这个女孩每日被要求的是:收拾房间、做饭、看管弟弟和妹妹、采购日用品等。全书用了六段平行的问答表现她的生活处境。每一段中,都有一个高大的家人把手指向某个地方,每个家人的态度都是不容置疑的:母亲侧着身,嘴巴只张开了一点点,有点儿懒洋洋;奶奶瞪着眼,前倾的姿态非常强势;父亲闭着眼,漠然的脸上毫无表情;姑姑一副教训人的模样,盛气凌人地用手指着女孩;外公一把抓住往后躲的女孩,直接把拖把塞到她手里;之后,更是全家人齐上阵,五个大人高高的身体占据了半个画面,好像一堵不透气的墙,冷淡的眼神齐刷刷地望着女孩,容不得半点异议。在这些强势的压迫下,瘦小的娜米塔只能从低低的视角仰望他们——她无法抵抗,她不应该抵抗,她要学会“感恩”,她是一朵瘦小的花朵,在被控制与包围的土壤中低低地开在尘埃中。
n
画家在绘制这些场景时,采用了远景和全景的视角来让画面显得客观,特写与近景极少出现。这样构图加强了女孩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大环境抗衡的无力感——我们透过空旷的页面感觉到娜米塔的含蓄隐忍与默默承受。比如与照顾弟弟有关的画面中的大面积留白,空气中的委屈在暗自发酵;外出买食物时,小小的娜米塔走在空荡荡的集市上,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周围是鲜艳的水果,女孩的脸反而处于阴影之中,孤单而黯然的情绪跃然纸上。
n
尽管题材是沉重的,但作家的着眼点依旧在希望之上。马尔的文字安宁而富有诗意,回避了激烈的措辞。玛利亚轻柔淡雅的水彩画风更是明亮宜人,让希望变得触手可及:卧室里的彩色画、漂亮的桌布与餐具、鲜艳欲滴的食物,还有无处不在的花朵——窗前迎着阳光的红花、餐桌上的黄色雏菊、如天堂之景般的白色刺槐花……与压抑的故事氛围相抗衡。正是娜米塔的乐观、勇气与坚持为世界带来了色彩。
n
学校的书架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书,一格一格似阶梯通向未知的高处,黑板上有光亮之窗,旁边的世界地图预示着无数的可能。*终,娜米塔这朵小花,这朵穿着蓝色花裙(和衬页中的图案一样)的小花,虽然瘦弱,却也在知识的力量下,望向了自己的内心——你不仅可以挂在床头当作风铃,奏出只能自己听见的音乐,你还可以勇敢地站在书本铺就的未来之路上,替代不可违背的父母、家族与社会,为自己做出这个艰难无比却坚定无比的决定。
n
n

n
名家拓展
n
飞向广阔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
n
徐静静/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教师
n
n
公益短片《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意在宣扬母爱的伟大,让更多的子女意识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短片中的母亲,她年轻时对幼小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