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经济学家的人生:经济学史中的自传与他传 - 经济学家思想译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经济学家的人生:经济学史中的自传与他传 经济学家思想译丛
ISBN:9787565425769 条码:
作者: (美)E.罗伊·温特劳布 (加)艾佛林·L.佛哥特 编;李井奎 译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9.00  折扣价:¥53.10
折扣:0.90 节省了5.9元
字数: 371千字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数: 357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7-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思想传记的前景、局限之讨论开篇。马拉奇·哈克恩(Malachi Hacohen)这样对我们提出挑战,他问道,传记作者是否了解我们本该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汲取的教训,彼时传记写作失去了活力,处于被流放的境地,不再相信思想史学者能够对这一领域做出什么贡献。传记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值得为其付出的自感卑贱的事情呢?它所宣扬的那些优势——对于个体生活的情境逻辑所具有的精确性能够就创造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进行阐释,而且可以揭示彰显个体决策的集体结构——在认识到了其弱点之后还值得继续关注吗?哈克恩认为,当年的那些思想传记在流行话语的演进过程中所能给出的阐释并不多,它们对个体思想者的思想对他们追求其生活中各类事情的社会和思想世界的印象也解释得不够好。
杰里米·波普金(Jeremy Popkin)也指出了自我和传记写作中更加宽阔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关系。他这样问道,当一位学者,一位在某一学科领域为追求知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而穷尽一生之人,开始撰写自传之时,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作者自己的专业学术训练与他的传记写作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由经济学家构造起来的生平故事与那些历史学家或文学批评家构造起来的故事又有什么不同呢?波普金认为,所有优秀的学术著作都从学者那独一无二的激情之中获得了能量。不过,学术训练也可以为自我的认识提供手段。学术传记以学科范式所塑造的方式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架构,这些学科范式是作者在其学术生涯中使用的,以至于某种程度上要把真实的“自我”与取得职业成功的那个个人彼此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书第二部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家是怎样在其思想研究中运用传记这种方式的。罗杰?巴克豪斯(Roger Backhouse)对经济学中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平写作中的一种进行了验看,这种类型就是短篇传记文集,它们在尽其可能地帮助我们认识知识乃是经济学家们彼此交流的产物。可能通过检视除了少数几位值得为其树立长篇传记的学者之外的其他学者们的生平和贡献,我们有希望去理解有关流行话语演进的轨迹。罗伯特?迪曼德(Robert Dimand)对妖魔化和英雄化过去时代的经济学家的意义进行了思考,他认为,那些未经深思的宣扬和中伤既有好处,也有代价,二者各半。对传奇性格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性格特征的塑造,或许至少可以吸引到某些人对这些思想遗产的关注,如果没有这类戏剧性的表达,很可能会为只重视当下的科学氛围所遗忘。本质上来说,这类故事虽然本身存在着缺陷,但却可以为新的研究和思考提供机会。威廉姆?科尔曼(William Coleman)在他的论文中对类似的主题进行了考察,这篇文章反映了他对澳大利亚公共生活中经济学家的群体传记的研究成果。和巴克豪斯一样,科尔曼也问道,我们通过撰写“如同镜子一样的别人的生平”中可以学到什么,而且他也和巴克豪斯一样总结道,群体传记可能更加能够让我们去理解经济学的演化过程,经济学乃是一门社会性参与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群体传记较之于伟大思想家的个体传记要更有力。
第三部分关注的是叙事身份和经济学家使用生平写作来创造自己的和群体的身份这类主题。保罗?约翰?伊金将我们带回到了19世纪,他问道,变化着的经济条件是如何反映到普通人的经济生活中去的,这个问题曾由亨利?梅修(Henry Mayhew)“卖豆瓣菜的八岁小女孩”的故事予以精彩地阐发过。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一个童工是如何来理解她的经济贡献的,以及她的看法与20世纪的自传作家们所给出的参考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别吗?麦克?里亚(Mike Reay)也涉足了同样的主题,他问道,20世纪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理解作为经济学家的他们自己的,以及这种理解是如何反映在他所做的那些访谈中的,他的访谈对象包括工作在不同的学术和非学术机构中的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子群的身份也非常有意义。当我们说“芝加哥”经济学家或“异端”经济学家时,我们在指什么?罗斯?艾米特(Ross Emmett)对前者进行了审视,提亚哥·马塔(Tiago Mata)和弗莱德·李(Fred Lee)则关注了第二个,他们使用的都是访谈和口述史这样的办法。
第四部分转向一系列对具体的经济学家所做的传记研究。克里斯汀?泰尔(Christine There)和劳伊克?查尔斯(Loic Charles)完成了一项对弗朗西斯?魁奈的过往传记的知识考古,通过发现祭文、学术期刊出版的短篇颂词以及长篇传记,他们做了一项非常出色的研究。他们表明,在某些传记中不可避免存在的神话是如何得到加强,并保留在更多的学者传记中的,最终这带给我们的是一幅传主的同时代人根本无从辨别的图画,而这些同时代人才是更加理解当时的背景,以及对不同时代的文体更加熟悉的修辞方式的。他们通过魁奈传记这样一个窗口,为我们揭示了18世纪波旁王朝的历史画面,泰尔和查尔斯对当时学者们的雄心壮志进行了丰富和细致的描绘。让-奥特玛尔?荷西(Jan-Otmar Hesse)回到了一个至少在很多这类著作中都被隐在背后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把一名经济学家与其他的学者区分开来的呢,要知道,在有些情况下,以及更可能在早期阶段,经济学家并不是纯粹的学者,他们都是在大学之外讨生活的人。他通过对L.阿尔伯特?哈恩(L.Albert Hahn)的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个人的开拓性行为是否不仅有助于塑造他们为其自身所塑造的身份,而且最终也塑造了其经济著作的撰写呢。罗伯特?伦纳德(Robert Leonard)关注奥斯卡?摩根斯坦(Oscar Morgenstern)的性格特征,以反思20世纪20年代对均衡和数学的影响。这是否模糊了传记中主客观之间的界限呢,有些与会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或者说,它是不是只就那些存在于传记作者和传主之间的不稳定的以及可渗透的边界予以诚实地披露进行反思呢?[ ]克劳福德?D.古德温(Craufurd D.Goodwin)和帕特里西亚?劳伦斯(Patricia Laurence)两人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生平和著作中社会、艺术和友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究。古德温提到,经济学史家很少去对他们研究对象的个人生活进行更为宽广的研究,这一点远不如政治、文化和企业领袖的传记作者。他的文章对凯恩斯著作中某些特别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他对人们该如何生活在一个更高等的市场经济中的思考等。查看凯恩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关系便可发现,此人对20世纪的小说之影响,堪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影响相媲美,古德温问道,伍尔夫是否对凯恩斯世界观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这本身也是特别值得经济学史家关注的。劳伦斯从一个更加宽广的视角提出了一类类似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凯恩斯对艺术的兴趣的。
第五部分包括了三篇对著名的经济学传记的反思,其所立足的问题是经济学史中更为宏大的课题。唐?莫格里奇(Don Moggridge)在他关于哈利?约翰森(Harry Johnson)的传记中对如何使用自传材料进行了思考。布鲁斯?考德威尔(Bruce Caldwell)这位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的传记作者,从他研究哈耶克的沟沟坎坎中给我们一系列的注记,这些沟沟坎坎都是他在写作20世纪经济学界最伟大学者之一的生平时所遇到的问题。彼得?格罗尼韦根(Peter Groenewegen)不仅回顾了他的马歇尔传记的写作,而且也对读者的反响进行了回应,他提醒我们,传记不仅是传主与传记作者之间的简单对话,而且最终躲不开的还有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本书最终以罗伊·温特劳布的个人思考来做结语,在这篇结语中,他提出了很多关涉到生平写作的主题,并提醒我们为什么这类题材在读者中间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毕竟,创造一种生活,本身就是我们所有都涉乎其中的工程。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