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ISBN:978-7-5635-5154-5 条码:
作者: 廖朝晖 李丽馨 张忠良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18.76
折扣:0.67 节省了9.24元
字数: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7-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时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职业需求进行内容组织,争取做到内容精炼、重视应用,更突出技能的培养,适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书共十个项目,主要内容有发动机基本知识、曲柄连杆与配气机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润滑与冷却、发动机装配及新能源汽车介绍。
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主编廖朝晖李丽馨张忠良
副主编王晓怡张欣赵明菲
宋美霞曹旭
编委郭宇张万奎邢荣胜张宝方

章节目录:
目录目录 项目一认识了解发动机构造与性能1 任务1发动机的基本概述和工作原理1 一、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2 二、 四冲程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3 三、 二冲程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5 任务2发动机的总体构造7 一、 发动机概述7 二、 发动机的基本构件7 任务3发动机的性能与特性11 一、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1 二、 发动机的特性12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的构造与维修16 任务1曲柄连杆机构概述16 一、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组成16 二、 工作条件及受力分析16 任务2机体组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8 一、 气缸体和曲轴箱18 二、 气缸盖与气缸垫21 三、 机体组常见故障及检修22 任务3活塞连杆组个构造与工作原理24 一、 活塞24 二、 活塞环27 三、 活塞销29 四、 连杆30 五、 活塞连杆组的检修31 任务4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3 一、 曲轴33 二、 扭转减振器38 三、 飞轮38 四、 曲轴飞轮组的检修38 项目三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41 任务1认识配气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1 一、 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分类41 二、 工作原理42 三、 气门间隙42 任务2气门组构造与维修43 一、 构造组成43 任务3气门传动组构造与维修44 任务4可变配气相位46 一、 配气正时的概念及作用46 二、 配气相位的相关概念及作用46 三、 配气正时的重要性47 项目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49 任务1认识汽油喷射系统49 一、 电喷汽油机分类49 二、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51 三、 电喷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和工作过程52 任务2电喷式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各主要部件构造及维修54 一、 进气系统的作用和组成54 二、 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构造与维修55 任务3电喷式发动机燃料供给各主要部件构造及维修63 项目五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与维修70 任务1认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70 一、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70 二、 柴油机的燃料使用性能指标71 任务2柴油机燃烧特点和燃烧室72 一、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72 二、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燃烧过程73 三、 燃烧室74 任务3喷油器的构造与维修77 一、 喷油器的作用77 二、 常见的喷油器77 三、 喷油器的检修78 四、 喷油泵79 任务4调整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87 一、 调速器的作用87 二、 调速器的种类88 三、 调速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88 任务5柴油滤清器和输油泵的构造与维修95 一、 柴油滤清器95 二、输油泵的构造96 三、 输油泵的检修与调试98 任务6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和供油正时的调整99 一、 喷油提前角的调节装置99 二、 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102 任务7柴油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104 一、 油泵常见故障104 二、 调速器常见故障105 三、 输油泵常见故障105 四、 喷油器常见故障106 五、 喷油提前角调节器常见故障107 六、 柴油机运转过程中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107 项目六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09 任务1认识润滑系统109 一、 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润滑方式109 二、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110 三、 润滑剂的种类及选用111 任务2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112 一、 机油泵112 二、 机油滤清器115 三、 机油散热器117 四、 机油尺117 任务3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诊断117 一、 润滑系统的维护117 二、 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118 项目七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121 任务1认识冷却系统121 一、 冷却系概述121 二、 水冷系的组成123 三、 冷却水系的工作原理123 四、 冷却液125 任务 2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126 一、 散热器的构造和检修126 二、 水泵的构造和检修129 三、 节温器130 四、 冷却风扇132 任务3冷却系统维护134 项目八发动机的装配和调试138 任务1发动机的装配与调整138 一、 装配与调整的前期准备138 二、 各总成的装配与调整139 三、 发动机总装141 四、 发动机主要附属件的装配143 五、 收拾场地及工装144 任务2发动机的磨合144 一、 磨合的作用和过程145 二、 磨合的规范145 三、 磨合质量的评价146 项目九发动机的故障判断与排除147 任务1发动机一般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47 一、 先电后油再机148 二、 先简后繁148 任务2汽油发动机的一般故障判断与排除148 一、 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148 二、 发动机运转不良150 任务3柴油发动机的一般故障判断与排除152 一、 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152 二、 发动机运转不良152 项目十新能源汽车153 任务1认识新能源汽车153 一、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53 二、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53 三、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155 任务2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158 一、 纯电动汽车158 二、 增程式电动汽车163 三、 混合动力汽车165 四、 燃料电池汽车173 任务3其他新能源汽车176 一、 燃气汽车176 二、 生物燃料汽车177 三、 氢燃料汽车178 四、 太阳能汽车179
精彩片段:
汽车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高智能新技术装备汽车,对汽车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汽车类人才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意识,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作为肩负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汽车职业院校应不断深化教材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开发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适合就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抓好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所主要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领域高技能人才的汽车高职学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汽车技术教材建设方面做点努力。为此,我院组织了11名教师,根据国家人社部颁发的《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及《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按照汽车修理工中、高级培养目标要求组织编写了这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以后陆续要编写系列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总结了多年来高职汽车专业教学经验和方法,根据高职汽车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需求设置知识结构,以培养适应汽车行业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思想来组织编写,融入了我院2013年9月开始探索的汽车类专业课“理实一体化”和体现“教学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教改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课题立项和编著本教材。本教材本着实用性和够用性的原则,努力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注重实践、任务明确,并进一步结合当前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而编写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教材以技能为主线,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重在教会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材中对当前汽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也有全面的阐述,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在每个项目后附有思考复习题,可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教材专业适应性强,使用面广。由于本教材是兼顾中高级工程师培养培训要求编写的,故凡汽车类专业,不管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不管是主打专业还是相关专业,不管是修理技术人员还是专业教师均可根据情况选用、参考、学习。
教材理实结合紧密,在强调理论的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突出技能的培养,适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俗易懂。教材图文并茂,文字朴实,易学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和读者的学习兴趣。现代汽车种类繁多,本教材以一般与典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现代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和故障诊断技术。
本教材共分10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基本知识、曲柄连杆与配气机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润滑与冷却、发动机装配及故障诊断。本教材最后一个项目加入了新能源汽车介绍。
本教材由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廖朝晖、李丽馨、张忠良任主编,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晓怡、张欣、赵明菲、宋美霞、曹旭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项目一和项目五由张忠良编写,项目二由赵明菲编写,项目三由王晓怡编写,项目四和项目十由廖朝晖编写,项目六由张欣编写,项目七由宋美霞编写,项目八由李丽馨编写,项目九由曹旭编写。郭宇、张万奎、邢荣胜、张宝方等也参与了部分模块的编写与校正。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大量相关资料,并得到了大众一汽技术部、广汽本田、丰田技术部4S店和很多教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请教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编辑部的老师,参考和采用了许多专家提供的建议和技术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经历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误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