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口演进:TTE、LTE-A、LTEPro和5G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许宁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用 途:
中 图:
专 业: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口演进:TTE、LTE-A、LTEPro和5G
ISBN:978-7-5635-5173-6 条码:
作者: 许宁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 开本:16开
定价: ¥68.00  折扣价:¥45.56
折扣:0.67 节省了22.44元
字数: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7-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口技术进行介绍,包括LTE、LTEA、LTEA Pro空口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5G新空口的最新进展。全书共6章,第1章围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概述,第2章介绍空口协议栈的高层部分,第3章和第4章对空口链路中最重要的物理层进行介绍,第5章介绍空口接入和无线连接管理等控制面的内容,第6章针对移动通信系统面向多样化演进的MTC、NBIoT、D2D和5G NR进行介绍。
本书适合从事移动通信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使用,也可以供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貌1

11极简发展史1

111通信技术的发展1

112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9

11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13

1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5

121概述15

122无线信道高速数据传输17

123无线链路高效组网20

124时延24

125移动性25

126性价比27

13系统的组成28

131网元28

132网络架构31

133接口和协议栈32

134传输网34

135系统特点40

14提供的服务43

141PDN连接43

142QoS保障45

143安全保障47

144语音业务52

145广播和组播业务54

第2章空口数据传递58

21空口概述58

211空口链路层协议栈59

212无线承载和信道61

213TCP对空口设计的影响65

22PDCP层66

221概述66

222按序传递67

223头压缩70

224空口加密和完整性保护71

225丢弃超时包73

226PDCP协议数据格式74

23RLC层75

231概述75

232分段和级联77

233重组、排序和重传78

234RLC协议数据格式84

24MAC层86

241概述86

242调度89

243HARQ93

244BSR95

245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97

246MAC协议数据格式98

第3章空口物理层基础100

31空口物理层的特点101

311基本的无线通信链路101

312LTE物理层关键特性105

32OFDM和SCFDMA107

321多载波传输107

322OFDM108

323SCFDMA116

33空口时频资源117

331概述117

332时域资源划分118

333频域资源划分118

334带宽配置119

335工作频段和频点120

34双工方式123

341FDD和TDD123

342TDD的帧结构125

343上行同步和上行定时提前127

344TDD保护间隔128

345FDD半双工130

35链路自适应130

351自适应调制编码130

352CQI反馈131

353HARQ134

354功率控制140

36多天线技术143

361概述143

362空间发送分集144

363空分复用148

364波束赋形154

365多天线接收155

366信道空间信息获取159

367天线形态和空间相关性161

368Massive MIMO163

37小区间同频干扰抑制166

371概述166

372ICIC167

373HetNet和CRE169

374eICIC和FeICIC170

375CoMP172

38载波聚合176

381CA概述176

382CA分类和应用场景178

383CA的配置和激活181

384双连接182

385LAA185

386LWA和LWIP187

39终端等级和能力189

第4章深入空口物理层192

41下行物理层193

411概述193

412下行数据信道PDSCH195

413下行参考信号200

414下行MIMO传输211

415下行控制信道229

416下行调度和资源分配244

417下行功率分配253

418MBSFN子帧和组播信道发送255

42上行物理层256

421概述256

422上行数据信道PUSCH258

423上行参考信号259

424上行控制信道269

425PUSCH发送上行控制信息285

426上行MIMO传输288

427上行调度和资源分配292

428上行功率控制297

第5章空口接入和无线连接管理306

51接入网络和移动性管理307

511网络附着和连接建立307

512终端状态转换308

513空口接入309

514移动性管理311

52系统信息广播313

521概述313

522MIB和PBCH314

523SIB316

524系统信息更新318

53同步信号和PCI获取319

531物理层同步信号319

532获取同步和PCI321

54小区选择和重选322

541小区选择322

542接入限制324

543小区重选325

55随机接入329

551概述329

552四步过程330

553PRACH336

554无竞争随机接入340

56无线连接管理341

561RRC连接控制341

562连接态DRX349

563小区快速开关和发现信号351

57切换352

571概述352

572连接态测量和上报353

573基于X2接口的切换过程358

574基于S1接口的切换过程361

575无损切换363

576切换中的密钥管理364

577切换失败恢复366

58寻呼366

581空闲态移动性管理366

583寻呼时机370

59Un接口372

591Relay概述372

592Un接口的数据发送374

593Un接口的物理层控制信道375

594Un接口的HARQ376

595Un接口建立377

第6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多样化演进378

61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需求379

611概述379

612持续增长的移动宽带需求379

613新的数据传递模式380

614系统演进的性能目标381

62MTC382

621概述382

622MTC终端能力等级383

623MTC覆盖增强384

624MTC节电方式388

625MTC过载控制390

63NBIoT390

631概述390

632NBIoT的数据传递391

633NBIoT的空口接入396

64D2D398

641概述398

642D2D通信400

643D2D发现402

644D2D同步402

655G403

651概述403

652系统架构404

653新空口406

附录ZC序列特性411




精彩片段: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语音业务为主,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实时沟通。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迅速成为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工具。语音不再是主要的业务模式,以TCP/IP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占据了主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结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个人生活、娱乐、商业、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演进深刻影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工作方式,使其与传统系统既有继承关系,又有很大改进。从整个移动互联网来看,移动通信网络扮演接入网的角色。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商业因素,移动通信系统本身又是一个自成一体的通信系统。因此,移动通信系统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一复杂系统,本书以空口接入技术为主,从数据传递、网络接入、连接和移动性管理等方面介绍移动通信系统。在内容选择方面,由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现已演进到第4代,第5代系统也正在研发当中,因此本书聚焦于当前正在大规模建设和运营的4G移动通信系统,即通常所说的LTE/LTEA系统。在LTE/LTEA的基础上,本书还纳入了最新的LTEA Pro相关技术,并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介绍即将出现的5G系统关键技术。对于已经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则不做重点讨论。在内容组织方面,作者希望将通俗性和严谨性相结合,从系统概貌逐步深入到关键技术,帮助读者建立全局的概念并了解其中的细节。全局概念只是回答了移动通信系统“是什么”的问题,只有深入细节,才能回答移动通信系统“为什么”这样设计和“怎么样”达到其设计目标的问题。通过阐述现有系统的优势和欠缺,希望能引发读者思考如何优化现有系统,以及如何设计未来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书以“先概述后深入”为章节内容编排的原则,将全书组织如下。
第1章以简要介绍通信系统发展历史脉络入手,不仅帮助读者回顾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而且从中归纳通信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即IP化和承载/控制分离。本书以蜂窝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移动通信网络的日常用例,给出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提供的服务,并讨论其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出发点。通过第1章对4G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介绍,希望为读者建立起初步理解和思考的基础。由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工作的,本书以互联网的TCP/IP通信模型为基础,介绍移动通信网络在其中作为链路层的作用,重点讨论这一“链路层”的特殊之处,包括它的协议栈、传输网以及特有的Relay和家庭基站等接入方式。移动通信系统在传递数据方面区别于通用IP网络之处包括其QoS机制、安全保障、特色服务等方面。
第2章是对空口协议栈的整体介绍,包括协议栈组成、各子层关系、无线承载和信道等概念,重点介绍PDCP、RLC和MAC层的工作方式。对于每一个子层,内容安排为:先概述,即介绍该层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发端和收端对上层数据包的处理;再详解,即深入介绍该层的主要功能;最后总结协议数据格式,即完整介绍该层的协议数据格式。
空口的物理层作为最复杂的部分,分为两章介绍。第3章主要给出物理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LTE、LTEA以及LTEPro使用的OFDM、MIMO、灵活双工、HARQ、AMC、功率控制、ICIC、CoMP、载波聚合、LAA、LWA等。第4章则给出系统实现这些原理和技术的运行细节。对于各个技术细节,作者尽量围绕第1章提出的几个问题来解释其设计原因,即按 “为什么”和“怎么做”来进行阐述。第4章对上行和下行物理共享信道、控制信道、参考信号以及资源分配进行详细介绍。
第5章则聚焦于空口链路的控制面,介绍空口接入和空口链路管理。这里不仅包括了RRC层信令内容,也包括了前面章节未介绍的物理层和MAC层关于空口接入的内容。空口链路管理包括连接态和空闲态两类,本书重点介绍切换和寻呼这两个与空口密切相关的过程。有了对空口协议栈全面的了解,理解本章最后的Relay的Un空口特点就较为容易了。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持续发展和演进的系统,它不断吸纳新技术、满足互联网和信息社会的新需求。除了第1章中讨论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还面临着业务多样化的挑战。在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通用数据传递和移动性管理服务后,读者可在第6章了解移动通信系统应对特定业务所支持的新技术,包括D2D、MTC、NBIOT等。移动通信系统的下一代,即5G系统,正是朝着多样化发展,并解决因多样化所带来的新问题。由于在本书写作期间5G系统尚未定型,因此本书在第5章只讨论5G系统的整体目标和关键技术。
一本书并不能涵盖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方面,由于篇幅所限,本书重点涵盖了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也是最有特点的空口链路工作方式。此外作者根据自身理解的重点对内容进行了取舍,例如一些内容尽管在标准化过程中讨论较多,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规模化应用,则没有纳入书中,或是仅做简单介绍。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没有把一些技术或新特性单独介绍,而是根据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把它们安排在合适的章节中。如果读者希望获得更深入的细节,可以按文中给出的标准文档索引参阅相关标准。尽管标准文档更加权威,但它们是为实现系统的人写的,而不是为学习这一系统的人而写,因此并不容易阅读。基站与终端之间的空口标准具有“非对称”的特点,即对终端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标准化,而作为控制者的网络侧,则只需知道终端对某个信令会做何种操作。通过标准化的终端行为,基站可以根据某个目的以及预测终端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来控制终端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操作。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下发哪个信令以达到某个目的,则留给基站自由实现。因此单从标准文档中较难知道网络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这样工作。本书希望不仅做知识的搬运工,还试图解释通信标准背后的逻辑,让读者能用较短的时间尽快理解通信系统中相对重要的内容,并能帮助读者更容易阅读标准文档。通信技术中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和缩写,在用中文表达时可能存在多种译法。为了辅助读者将本书内容与标准协议和英文文献对应起来,本书对于专有名词和缩写一般都附以英文全拼。此外,书中的章节索引希望能帮助读者方便翻阅到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对照协议标准和请教专家等方式尽量避免出现错误,但总会存在疏漏的地方,希望读者不吝指出,在此提前感谢。
最后,感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的众多同事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特别是张龙、旷婧华、韩晶、毛剑慧、邓伟等同事对多处技术细节的指正。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