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
ISBN: | 978-7-301-28895-5 |
条码: | 9787301288955 |
作者: |
苏力
相关图书
|
装订: |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86.00
折扣价:¥81.70
折扣:0.95
节省了4.3元
|
字数: |
489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62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7-12-11 |
|
内容简介: |
中国古代宪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持久存在的制度经验,有其自己的逻辑和合理之处。但近年来社科领域特别是法学领域,对于中国自己的制度研究较少。作者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揭示了历史中国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并力图阐释中国在制度文明上独有的贡献。本研究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逐一阐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构成制度,以及军事制度、官僚体系、经济制度等,从而重构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
|
作者简介: |
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长江学者。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1970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员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起任教北大法学院至今。 先后独立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独著、文集和译著20余种。
|
章节目录: |
引论:中国的宪制难题 国家的构成/宪制难题 小农与大国 齐家,治国与平天下 但,为何宪制? 本书概要 附录:具体的宪制问题与特定的宪制回应
第一章:宗法封建变迁中的宪制问题 为什么宗法制? 从“兄终弟及”到“嫡长继承” 但必须有精英辅佐——官僚制! 还得分、封、建! 作为制度也作为意识形态的周礼 结语
第二章: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农耕社区的组织治理问题 “父父子子”与“父为子纲” “父慈子孝” “兄良弟弟”?其实是“长幼有序”!. 社会和国家视野中的“齐家”
第三章:齐家:男女有别 问题或麻烦 “同姓不婚”,防范生物性乱伦 “授受不亲”,严防社会性和政治性乱伦 “夫为妻纲”,规训与制裁 批判性透视和反思 结语
第四章:宪制的军事塑造 作为宪制问题的军事 从武功到文治 兵制,军权管控和制衡 治国与平天下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功能分析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经验与教训 结语 附录:不该,却被遗忘的 第五章:疆域管控与行政区划 大国的疆域构成 西周的分封制 郡县制和中央集权 地缘政治与行政区划 作为边陲的天下 “羁縻”与“改土归流” 结语
第六章:度量衡的宪制塑造力 为什么度量衡?不是货币? 从井田制到赋税制 俸禄制与官僚制 监察与考课 度量衡与货币统一 政治理性化以及对游牧文明的规训 结语
第七章:经济的构成与整合 问题 既是宪制基础,也是宪制难题 国家主导的超级基础建设 重要资源的全国配置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结语: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
第八章:“书同文”和“官话” 问题 书同文 “语同音”的意义 官话的形成和维系——一个迷和一个猜想 “官话”的政治塑造和利用 “士”的塑造 结语:理解文化宪制 附录:时空穿越与文化认同
第九章:精英政治与政治参与 精英政治作为宪制共识 伯乐?制度性选拔! 制度演进:推举、察举与科举 经世致用! 精英政治,那也是政治! 最后的评论
第十章:作为制度的皇帝 问题的界定 就算民主是个好东西,但…… 精英政治的要件 皇权继承的制度期待 皇权继承的操作难题 作为学术理论概念的皇帝
第十一章:“缺失的”公民? 问题的界定 公民概念的社会历史语境 村民,国人及其他 作为国人 作为村民 结语
结 语 理论寓意 从家国天下视角看当代中国 再说宪制,事实与规范之间 附录:从历史到理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和判例 索 引
|
精彩片段: |
本书兼具理论洞察、历史溯源和现实关怀,是近年来法学领域最具理论性、前沿性、专业性的研究作品之一。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