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理念与追求: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董泽芳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用 途:其他
中 图: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专 业:其他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理念与追求: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ISBN:978-7-5622-7942-6 条码:
作者: 董泽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08.00  折扣价:¥91.80
折扣:0.85 节省了16.2元
字数: 510千字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57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8-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该书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针对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思考。内容涉及到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追寻、大学发展形势的分析、大学治校理念的思考、大学目标管理的考察、大学制度改革的设计、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大学文化问题的研究等方面。该书注重理论运用的多元性、分析视角的多层性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对于大学的各级领导、高教研究人员,以及教育专业的师生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董泽芳,男,汉族,湖北红安人,1945年9月出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主编。曾任华中师大教育系副系主任、学报主编、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荆州师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华中师大高教所所长等职务。兼职有中国教育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与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南地区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主持全国、省级课题26项。独著和主编《教育社会学》、《大学的理念与追求》等专著33部,参编多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全国、省级教学、科研奖31项,及省优秀教师、曾宪梓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大学价值取向的追寻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回顾与思考
一、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涵与意义
二、60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程及评价
三、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趋势
第二节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正向变迁的思考
一、科学发展: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指导思想
二、多元和谐: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总体目标
三、以生为本:多元价值体系中的主轴价值
四、统筹兼顾: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高等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通才与专才结合
一、“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时代局限
三、新的“通专结合”是高等教育应然的目标取向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统一与多样并行
一、多样性的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二、统一性的质量标准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两种标准和谐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第五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兼顾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复杂辩证关系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时代价值
三、合理分流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大学发展形势的分析
第一节 战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提升理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
二、改革体制协调高等教育关系
三、因情制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四、创新模式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五、优化结构提升高等教育效益
第二节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
二、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努力转变高等教育理念
二、积极创新高等教育制度
三、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四、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五、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效益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十大机遇
一、政治多极化趋势为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背景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创造了新的时空
四、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营造了新的文化氛围
五、全面启动实施两大战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目标定位
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七、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确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八、经济持续发展与对高教投入加大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九、国民精神需求上升与适龄人口下降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86
十、高等教育已有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87
第五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革新 89
一、背景与趋势: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理论探讨 89
二、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 92
三、改革与创新:回应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思考 96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100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明确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意义 100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清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困境 102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探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
第三章 大学治校理念的思考 109
第一节 治校理念的特征与价值 109
一、理念的内涵与先进治校理念的特征 109
二、现代大学必须重视先进理念治校 111
三、先进治校理念在大学发展中的价值 115
第二节 以生为本: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 118
一、以生为本的内涵 118
二、以生为本的依据 119
三、以生为本的实施方略 120
第三节 以爱为基:大学应有的人文关怀 122
一、爱的丰富内涵及教育爱的主要特征 123
二、在大学倡导以爱为基的重要意义 124
三、大学以爱为基的实施方略 126
第四节 以学为尊:大学根本的价值取向 128
一、以学为尊的丰富内涵 128
二、以学为尊的内外依据 129
三、以学为尊的操作策略 131
第五节 以法为序:大学治理的基本方略 133
一、以法治校是大学现代管理的理性追求 133
二、以法治校是大学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 134
三、以法治校是大学进行治理的重大举措 135
第六节 以变应变:大学发展的动力泉源 139
一、以变应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辩证思想 139
二、以变应变是大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140
三、不断创新是大学应变的永恒追求 141
第七节 以和为贵:大学追求的文化品位 143
一、贵“和”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143
二、大学提倡以和为贵的目标和意义 145
三、大学实现以和为贵的思路与对策 147
第四章 大学目标管理的考察 149
第一节 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与价值 149
一、高校目标管理界说 149
二、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 154
三、高校目标管理的价值 157
第二节 高校目标管理中的过程与规律 159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60
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61
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62
四、适应与超越的关系
五、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六、刚性与柔性的关系
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九、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十、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节 高校目标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目标兼顾原则
二、行动协调原则
三、全程监控原则
四、适时反馈原则
五、有效激励原则
六、合理授权原则
第四节 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一、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成绩
二、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研究中的问题
三、加强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取向与策略
第五节 高校目标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高校目标管理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目标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三、改进高校目标管理的实践策略
第五章 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模式的反思与建构
一、高等教育决策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二、对我国现行高教决策模式反思
三、建构我国高教决策模式的思考
第二节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 207
二、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系统制度设计 209
三、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重视组织机构优化 210
四、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加强大学自身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 213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217
一、全球化推动国际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217
二、全球化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困境 221
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适应全球化要求的主要方略 224
第四节 关于高考改革取向的思考 227
一、以人为本:高考改革的目标取向 227
二、公平至上: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228
三、稳中求进:高考改革的过程取向 229
四、统分结合:高考模式的原则取向 230
五、刚柔相济:招录制度的策略取向 231
第五节 关于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之我见 232
一、传统的“入学统考”制度弊端甚多但不能全盘否定 232
二、试行的“申请审核”制度值得期待但不宜全面铺开 235
三、博士招生制度改革与完善必须系统设计稳步推进 236
第六章 大学教师问题的思考 241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241
一、大学教师的合格目标 241
二、大学教师的优秀目标 244
三、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249
第二节 大学教师学术交往的调查与分析 250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251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52
三、促进大学教师学术交往的思考与建议 260
第三节 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262
一、研究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意义 262
二、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264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65
四、优化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对策思考 270
第四节 大学教师队伍组织文化建设策略探析 271
一、大学教师队伍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271
二、大学教师队伍的行为文化建设策略 274
三、大学教师队伍的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276
第五节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279
一、教师角色冲突的类型与表现 279
二、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内外原因 283
三、教师角色冲突的功能与调适 285
第七章 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 289
第一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289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 289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 290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 291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 292
一、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概念的研究势在必行 292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293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解析 297
第三节 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及启示 299
一、国外一流大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杰出人才 300
二、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 301
三、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307
第四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09
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309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呼唤研究型教学 310
三、推进研究型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 313
第五节 博士生创新能力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 314
一、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 314
二、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16
三、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319
第六节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十个切入点 321
一、探索未知的新领域 321
二、论文选题的新高度 322
三、文献资料的新发现 323
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323
五、概念术语的新阐释 324
六、谋篇布局的新思路 325
七、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325
八、学科知识的新融合 326
九、理论观点的新突破 326
十、成果应用的新价值 327
第八章 大学文化的思考 329
第一节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 329
一、从功能论视角认识大学文化的目标追求 329
二、从冲突论视角分析大学文化的发展动力 333
三、从互动论视角探寻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 337
第二节 文化再生产视野中的大学文化 341
一、资本积累:大学文化再生产的逻辑起点 341
二、符号暴力:大学文化再生产的基本体现 343
三、追求公平:大学文化再生产的终极目标 346
第三节 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 347
一、大学文化自身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 347
二、和谐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 349
三、大学文化中的不和谐现象 351
四、和谐大学文化的建构方略 353
第四节 论大学与传统文化 355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356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 362
三、大学的文化功能 365
第五节 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路径 366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66
二、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370
三、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与措施 373
第六节 西南联大调适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冲突的经验与启示 375
一、西南联大学术文化繁荣与特征 375
二、西南联大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冲突与调适 378
三、西南联大两种文化调适带来的启示 381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