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避免掉入全球化的陷阱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避免掉入全球化的陷阱
丁一凡作者自序
2003-01-16 08:34:32 来源:
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控制住了通货膨胀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不得不重新考虑储蓄问题。许多人开始对股市感兴趣,直接投资股市得到的资本回报大大高于银行利息。股市兴旺,企业干脆到股市上直接筹资,成本大大低于向银行借贷。银行为了与股市争生意,也只好积极参与股市上各种证券的买卖活动。证券市场大发展,既促进了投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金融泡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欧国家都遭受过一次金融泡沫破灭的危机。日本的泡沫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初破灭后,一直没有缓过劲来。在此期间,发达国家都放松了对资本外流的管制,本地市场上利率低、利润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看好新兴市场,因为它们的平均利润高于发达国家。于是,发达国家的私人资本大量流向东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经济。1970年,全世界的外国直接投资为400亿美元,1991年这一总额增长了3倍,达近150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吸收了近500亿。到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达到顶峰,总量达400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吸引了近1600亿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然后拉美几国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货币危机的困扰。从那时起,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产生了怀疑,大量流向美国,支撑了美国的高速增长,也促进了美国科技泡沫的腾飞。然而,2000年夏开始,美国的纳斯达克高科技股市泡沫破灭,随即美国经济在2001年也陷入了困境,9·11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纽约世贸大楼与华盛顿国防部大楼,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正在美联储连续十几次降息以刺激资本市场上扬时,美国的能源大企业安然公司(Enron,也译安龙)陷入了破产的困境。在2000年纽约股市最旺盛时,安然的股票每股价格曾达80美元,而当危机来临时,它的股票跌到了每股不值1美元。而为安然公司查账的安达信审计公司也因涉嫌隐瞒账目、弄虚作假而受到司法起诉。随着安然公司的破产,美国一些资产雄厚的大公司也陆续爆出了资产账目有问题的丑闻,这使投资者不得不重新考虑在美国市场上投资的利弊。当国际投资者把资本从新兴市场上撤出来时,他们认为美国市场上的风险小,但安然事件使他们改变了想法。他们知道新兴市场上风险大,在投资中已经把风险成本打了进去,综合起来考虑,他们在新兴市场上投资的风险反而要小一些。因此,当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与标准普尔500家平均指数都在下调时,新兴市场的综合指数却不断上升。这说明国际投资者重新看好新兴市场经济,国际资本又大量流向这些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吸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本,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好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行业还不太发达,经验有限,它们管理资本流动的能力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往往不成比例,因此常常经历资本市场爆胀、泡沫腾起、生产成本骤增、国际收支失衡或债务急剧增加、市场信心减弱、资本外流、资本市场崩溃、经济严重衰退这种恶性循环。要防止这种恶性循环产生,需要了解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促成货币、金融危机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过程,了解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过程;了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转及失灵机制。
本书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分析金融、货币及其危机的,它分为三篇。第一篇讲解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包括经济学家对这些关系理解的变化;第二篇为货币、金融危机篇,讲解债务的产生,金融泡沫产生的背景,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与扩散,也介绍了一些防止及治理危机的经验;第三篇为国际体系篇,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解体,在无体系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美元化与欧元的发展,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结束语里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新的挑战,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的挑战与中国在应对这场金融自由化时应采取的对策。
分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只是大多数著作都充满了理论模型,普通读者很难弄懂。我在参考了许多理论著作后,想用尽量简单的语言,用大量生动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道理,让普通读者也能明白为什么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充满了风险,危机不断。我认为,只有更多的读者弄清楚货币与实际经济的关系,弄清楚国际货币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重建国际货币体系之重要,才能保证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不会受到货币、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健康发展。
冷战结束、两极世界解体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格局,逼迫人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国家富强的轨迹。全球化是一种由微观经济主体推动的离心力运动,而为了更好地控制这场运动,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地区一体化建设,把它作为一种以政府推动的向心力运动去抑制离心力运动。欧洲国家在地区一体化方面走得最快,也最为成功。2002年,欧盟的12个成员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货币而改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这既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成就,也是欧盟国家防止掉入全球化陷阱的举措。经济全球化可以说是一场以跨国投资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特征的经济自由化运动。而由于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这场自由化运动中,金融自由化又是其中发展最快、带来的问题最多的一项。我从研究经济全球化入手(1998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了我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然后又研究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成果统一货币(1999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我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及统一货币的研究《欧元时代》),现在到了该总结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金融自由化及引起的一系列后果的时候,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些新的信息与认识。初稿修改过程中,余永定、樊纲等经济学界的学长对书中一些分析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乐意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感谢。
(《平衡木上的金融游戏——从债务危机到金融危机》,丁一凡著,华夏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1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