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国企改革重在制度创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国企改革重在制度创新
沈立人
2003-01-23 09:24:46 来源: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始终是丢不掉、绕不过的热门话题,继续呼唤着人们去攻坚、去突破、去创新。《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一书,令人有惊喜感。
该书的结构丰满,带有集大成的味道,正是作者20余年厚积薄发的硕果。首先,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角度,从西方国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和作用切入,展示了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及其功能,托出国有企业的重新定位。接着,从理论逻辑的角度,通过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的历史演进,确立对社会主义多种所有制的认识。其次,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界定于“转轨体制”,立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阶段,在阶段性上有全面、深刻的描绘,为全书说清楚了时空背景。再次几章,分别从国有企业改革的众多侧面,由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由现代企业制度的起步到深入,由国有和公有企业的多种实现形式到产业结构优化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互动,逐步开拓,逐步细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把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路径一一点明。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精彩叠呈。随后两章,先讲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体制转换的宏观环境,后讲政企关系的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换。最末两章,讲培养企业家队伍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爬坡,又是新任务和新对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该书充分反映其整体性和复杂性。
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的价值和意义,贵在创新。该书的创新点,不妨略举:(1)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表述为“转轨体制”,不同于其他视角,遍及当前的种种特色,如渐进模式、后发优势、转轨成本和发展不平衡以及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2)中西方对比,从中国国有企业的传统功能出发,重新定位,求得“公共性”与“企业性”的结合,是一重要“发现”,为新的国有企业定性、定向。(3)从真理标准讨论、改革理论探索、市场理论确定3个方面,较系统、深刻地提出促进市场取向改革的思想基础、理论前提和理论动力,也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纳入了时代潮流和世界格局。(4)国有企业在“转轨体制”中的改革,避免了一般化,表现在“渐进转换、梯度推进”,“总体渐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阶梯推进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依据周期、抓住机时”和“一体两翼、重点突破”,“抓住龙头、理顺基础”等,处处不乏新意。(5)对一些已有经验,归纳提高,达到了新水平,如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列出10种,各有评价,给人以鲜活印象,无疑有利于应用选择。(6)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要素增量调节和要素存量转移的深层动因、成长要素及其特征的阐述也较充分,为国有资产的调整、优化和重整指明其规律性,防止实践的模糊和随意。(7)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规划宏观体制和宏观环境,涉及许多环节,浑然一体,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8)对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换,列举美国、欧洲、东亚等模式,并区分3个阶段,按部就班,秩序井然。(9)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连同人力资源开发,也要有新思路和新机制,给人以新理念和新办法。(10)企业走向全球化,要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机遇,并为进一步改革扩大了前瞻空间。这些,该书都是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值得重视。
《二十一世纪初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张曾芳、张明之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光明日报2003.1.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