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追寻死者的时间——塞巴尔德的“纪实小说”,或另一种记忆术《移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追寻死者的时间——塞巴尔德的“纪实小说”,或另一种记忆术《移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活于二十世纪末的塞巴尔德在空间的遗骸上,破除了时间之魅,他主动把自己放逐到时间之外
瞿瑞
2020-05-19 08:55:49  来源: 中华读书报 
 

   
    《移民》,[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著,刁承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56.00元

  一张郊区墓园的黑白照片,接着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塞巴尔德的小说《移民》开头。从第一句话开始,小说的叙述声音就被赋予了新闻报道般的庄重感。人只要生活在时间里,就必然熟悉这种声音:客体的曾经在场,主体的脆弱记忆,以及当它们一起消逝后,两者因彼此混淆而给人以连根拔起般的迷失感……

  塞巴尔德生活在二十世纪后半叶(1944-2001),生活地域则辗转于瑞士、英国、德国之间,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二战幸存者的后代,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聚焦于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在历史的阴影中,人如何持续受到伤害,并且走向死亡的?

  塞巴尔德将他的作品定义为“纪实小说”,并且将黑白照片引入小说,作为对文字的补充。其成名作《移民》提供了这一写作的典型范例。与其说是四篇短篇小说,不如说是塞巴尔德针对“移民”这一问题而进行的四段追寻之旅。小说中,塞巴尔德选取了四位移民者作为“我”的追寻对象:“我”过去的邻居、“我”曾经的小学老师、只有一面之缘的“我”舅公、“我”认识的一位画家——“我”与这些他者只有过去的一点微弱联系,并非出于私人的情感动机,“我”才去探访这些他者的人生经历。而且在“我”探访过去的时候,这些人已成为死者,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我与他者之间的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十分遥远。

  因此,要如何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断,唤醒这些“死者”的记忆与感受,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建立迟到的联系?这位追寻者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我们看见,他怀着惊人的耐心和洞察力,记录着客观事物中纠缠蔓生的大量细节、幸存者的转述、甚至回到死者“曾在”的现场,并且凭借以想象去建构——让他者的生涯成为我自己回忆。

  在这个过程中,“照片”承担了重要的纪实功能,在语言虚构的世界之外,形成了真实世界的参照。塞巴尔德看到了照片在记录历史时所具备的明显优势,然而,在照片选择上,塞巴尔德和新闻摄影的选择(“决定性瞬间”:自身具备强大的戏剧性张力)却迥然不同:班级集体照,家庭合影,私人肖像照,以及风景明信片,报纸的照片……这些寻常的照片,无声地记录着一部私人的心灵史。可以想象,随着个人的死亡,这些记忆也会被销毁,被遗忘。塞巴尔德让这些被遗忘的照片跳出尘封的死亡档案馆,被置于文学的放大镜下,被重新解读和审视。在《保罗·贝雷耶特》中,作者描述了当“我”看到已经死去的小学老师的照片的感受:

  ……在观看其中那些相片时,我确实觉得,现在也仍然觉得,好像这些死者又回来了,或者说好像我们正准备向她们走去。

  另一处,“我”的小学老师保罗在照片背面写道:

  人总是在直线距离大约两千公里外——可是从何处算起?——而且随着每次脉搏跳动,一天天地、一小时又一小时地,变得更不可理解、更没有个性、更抽象。

  这话必须作为证言,附着在一张死者的照片上,通过死者之口——而不是通过小说家的虚构——对人们说出。作为“死亡”载体的照片赋予了小说一种罕见的情感强度,我们得以在这种媒介中看到了死者的归来:他的形象、声音以及声音中记录的精神痛苦,同时抵达了叙述者和读者所在的时空。

  通过照片,塞巴尔德唤醒了我们对于过去某个瞬间的临在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然而,不同于“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是,从整体考量,这些作品在“真实-虚构”天平上依然明确地向虚构一方倾斜,也就是说,“真实”并不是这些纪实小说的唯一标准,它们只是提供了材料和证据。通过“纪实小说”,塞巴尔德重新演绎了真实,也重新发明了虚构,并实现了虚构对现实的明确指认,将这些迷雾般混沌难言的个体生命经验上升至时空哲学和历史反思。

  这一写作观念无疑具有深刻的原创性,但也体现出二十世纪文学遭遇的普遍的现代危机:在我们目力可见的时间中,在延续至今的空间中,发生过(也还在持续发生着)大量的历史罪行,面对这些过量的灾难,文学审美失去了道德立场,文学的力量则面临着失效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阿多诺的句子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如果说任何一种虚构都是轻慢的,那么,就必须引入“纪实”的严肃感,来与这份过于沉重的历史遗产相对称。现代的小说,不仅是“说什么”的艺术,更是“怎样说”的艺术。所谓“移民”不只是在空间的意义上被驱逐出故乡,也是被驱逐出人们此前信任的一整套生存经验:家庭、关系、教育、习惯、甚至语言——即使这些人从历史的暴力事件中幸存,它们依旧全面地被剥夺、被伤害——这渐渐地导致了人的精神疾病及异化,并最终走向自我放弃与自我戕害。这隐藏的伤害难以识别,更难以表达。因此,《移民》中的几位被探寻者不约而同的对于过往采取了沉默的策略,却因对于往事的压抑而再次受到伤害。邻居塞尔温大夫提起了“乡愁”以及生活被错置几十年后的荒凉处境,不久后便举枪自尽。舅公安布罗斯虽然在他的一生之中,学会了几种不同语言,作为尽职尽责的管家,奔波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点。最终仍旧为记忆所累,自我放弃式地选择了电击疗法,渐渐黯淡、萎缩,最终死去。马克思·费尔贝尔的画家母亲留下的日记,女性的声音间接出场,留下了生命崩毁的线索。

  塞巴尔德借助他者的转述,照片,日记,景观——所有生命经验的碎片共同拼接成一份关于“移民”生活真相的历史证据。人类的所有幸存者(以及幸存者的后代)必将携带着这一疑问在失衡的噩梦中前行:一方面是历史之重,一方面是(必将随时间消失的)记忆之轻。在塞巴尔德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奥斯特利茨》中,主人公奥斯特利茨便持续地面对着时与空的双重失衡困境:

  我想到,我们能够保存于记忆中的事是多么微乎其微,有多少东西随时都会与每个被戕害的生命一道渐被忘却;这个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在自行排泄罢了,那些黏附在无数地点和对象上的往事,那些本身没有能力引起人们回忆的往事,从来未曾被人听说、记下或者传给后世。历史,比如说吧,就像影子般叠放在木板床上的那些草褥,因为里面的谷壳经过多年,已经脱落,这些草褥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短,又皱又小,仿佛这就是那些人——所以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想着——那些在黑暗中曾经在这里躺过的人的遗体。

  至于奥斯特利茨,他又是如何诉说的?

  “我看见……;我梦见……;我感觉……;我记得……”奥斯特利茨穿行于时间迷雾中,在虚无的精神旅途中发现的一点蛛丝马迹,并在庞大的历史废墟上捡拾着一些碎片。同时,与之对称的是“我无法说清楚……;我不明白……;我弄不清……;我感到困惑……”当奥斯特利茨尝试以一种私人语言对创伤进行表达时——也依旧知道这种表达依旧是言不及义的。在他能够说和无法说之间,存在与虚无彼此缠绕,寻找与失落相互问讯,它们不断攀升,指向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死者在弥留之际会在几秒内回顾自己的一生,那么,《奥斯特利茨》那就一部漫长的临终回顾——过去时间中忽然闪现的记忆之光,永远地拓印在了小说里。

  在此,塞巴尔德显示出和他的德国前辈瓦尔特·本雅明相似的历史观。1939年,本雅明《历史哲学史纲》中,曾有过这么一段著名的话:

  保罗·克利有一幅画,名为《新天使》。表现了一个仿佛要从某种他正凝神审视的东西转身离去的天使。他展开翅膀,张着嘴,目光凝视前方。历史天使就可以描绘成这个样子。他回头看着过去,在我们看着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只是一整场灾难。这场灾难不断把新的废墟堆到旧的废墟上,然后把这一切抛在他的脚下。天使本想留下来,唤醒死者,把碎片弥合起来。但一阵大风从天堂吹来;大风猛烈地吹到他的翅膀上,他再也无法把它们合拢回来。大风势不可挡,推送他飞向他背朝着的未来,而他所面对着的那堵断壁残垣则拔地而起,挺立参天。这大风是我们称之为进步的力量。

  本雅明在留下这段文字之后的1940年,成为了数目庞大的失踪者之一。而塞巴尔德笔下的奥斯特里茨正是这失踪者的后代。小说中,他如是说:

  希望时光不要流失,没有消逝,希望我能够向后跑,跑到它后面,希望在那里我能发现一切都依然如故,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所有的瞬间都同时并存着,在历史所讲述的事情当中……

  当普鲁斯特通过写作《〈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来试图把握“时间”这个抽象、复杂、游移不定的庞然大物——通过追忆过去的细枝末节,在小说中建立起一座关于“时间”的大教堂,完成对过去的眷恋时,生活于二十世纪末的塞巴尔德却在空间的遗骸上,破除了时间之魅,他主动把自己放逐到时间之外(一个彻底的“移民”)——去死者的时间里找寻历史的答案。他不仅在想象中看见了那些死者,还通过诗歌般的语言浓度,虚构出了大量可信的细节,召回了死者的时间。正是这些瞬间,让我们意识到:当世界的秩序吞噬和粉碎个人的生命时,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形成另一种秩序——以细小无声、难以捕捉为标志——照亮着历史黑暗的迷雾,这就是塞巴尔德的小说里令人心碎的力量。而所有的幸存者的人生,正是由于这些重新拾回的时间碎片,而被扶正。

    原文出处:中华读书报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20-04/29/nw.D110000zhdsb_20200429_1-11.htm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29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仪式、话语与认同:论新闻传播教育集体记忆的建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8)》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04.26 9:36:49)
  • 一个不一样的北京城《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北京记忆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7.30 16:07:07)
  • 班宇:记忆也是写作技巧的一部分 (2019.07.25 10:13:20)
  • 留住出版家的改革记忆“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8.09.19 9:11:59)
  • 未知死,焉知生——谨以《生命之旅丛书》向汶川地震中的死者志哀  (2008.05.22 15:25:13)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