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讲堂上的“师尊”---《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讲堂上的“师尊”---《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06-01 15:52:57  来源: 《教材周刊》(第109期) 
 
 《顾随诗词讲记》中所收文章,是顾随的学生叶嘉莹在1940年代听其讲课所做之课堂笔记。叶氏1980年代编《顾随文集》,将这些笔记置于“附录”之中,并未将其看成顾之正式“著述”。而恰恰是这些课堂笔记里的语言断片,灵光闪现,成就一个鲜活的“讲堂上的顾随”。它更不受规范的制约,从森严的壁垒里跳脱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感”为中心的授习方式,如叶氏所论“纯以感发为主,一任神行,不空依傍”、“常是先拈举一个他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就此而引申发挥,有时层层深入”。

 顾并不过多的在“记问之学”上打转,也不似前之诗话者或纠缠于作者背景,或以佳与不佳为囫囵的整体独断,他更喜欢深入到诗歌的“肌理”里去,词之音调、轻重、色彩、气味、力度、哀乐……纵横开阖,铁骑突出。其批评方式,更接近于“评点”家风。他评论陶诗“恬静中的热烈”,曹子建“有觉而无情思”,老杜“始终没得到和谐,始终是个不安定的灵魂”,评太白诗“有豪气,但‘豪气’并不可靠,颇近于佛家所谓的‘无明’。一有豪气则成为感情用事”,批李长吉“与西洋唯美派相通,有感官的交错感”,都可说独具只眼。虽为评点家风,顾却未陷入金圣叹一路之“硬解”或“参死句”的死角里去。于顾观之,“一切‘世法’皆为‘诗法’”,诗歌不过是人生的罗网,无一物可逃其外,无怪乎许多年后,叶在笔记上空白处写上“顾先生讲书有时只是借他浇自己的块垒,隔此数十年之后重读笔记,体会更深。”此话可谓见道之言。
(杜 文)

 《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讲,叶嘉莹/笔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定价:24.80元

 来源:《教材周刊》(第109期)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