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武汉话 这样说 这样写——评华中师范大学社《武汉方言概要》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武汉话 这样说 这样写——评华中师范大学社《武汉方言概要》
作者:雷先莲
2009-12-25 09:01:11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家过早冒?”“过了,吃了一碗热干面。”“你家还好唦?”“还好哦,你家。”我们武汉人几乎天天在用这些地道的武汉方言与熟人打招呼。三言两语的客气,道出了亲切友好,热心快肠的性格特征。武汉方言是武汉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在素有“九省通衢”美誉的武汉,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进,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武汉方言的内涵与外延已越来越丰富精彩,它已成为一种立体的交流工具而受到追捧,各种传媒和文学艺术热衷于用方言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使之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然而,用得太多了,难免有失。有人为了表达方便,过于轻巧。轻则轻矣,巧则不一定能讨到。比如“老特(头)老俩(娘)”、“不呛粮食”等,这些只顾语音同不管语义滥用文字的现象,不仅不能发挥文字的交际作用,反而扰乱了视听,影响了武汉方言的文化形象。为了正本清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武汉方言概要》,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而又雅俗共赏的学术精品。作者朱建颂教授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乡亲的深情,呕心沥血数十年研究武汉方言,以84岁之高龄精心著出此书,实在可亲可敬!
此书特点:
(一)体系浑然天成。这部著作内容共分四块:语音篇,词汇篇,语法篇,词语考释。前三块合为一大块,正如作者概括“简单扼要地介绍了武汉方言体系,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属于宏观的范围”;后一大块是“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一些词语作出分析,属于微观的范围”。“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如果视前者为主体,那么,后者便是例证;如果视后者为主体,那么,前者便是导言。这正好反映了理论和事实的关系。”这是对上三篇理论的印证,同时也是对武汉方言研究的具体内涵进行了阐述。此四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这部著作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二)亦庄亦谐,没有学术架子。如对“不要鼻子”、“牛的伯爷”、“自屎不臭”等的阐述,对各地“大娘”语义的比较,对武汉“八”和北京“六”的联系等都是如此。假如您是一位老武汉,读起来会感到十分亲切,不少的词语能唤起您儿时的美好记忆,比如说书中收的“洋笔•铅笔”一条,记得我在上小学时,就称铅笔为“洋笔”,由此不禁回忆起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画苹果的美好情景。再比如说到“竹床”,但凡一位稍有年纪的武汉人,没有人对竹床感到陌生的。全国著名“火炉”武汉的盛夏酷热难耐,从前一无空调二无电扇,家家户户的竹床密密麻麻一字排开,从傍晚到深夜甚至次日清晨,谈天说地,下棋打牌,大街小巷,蔚为大观,形成武汉独一无二的风景画。书中所收集的不仅是词条,而且是一个个关于武汉的历史片断,是武汉人难以忘怀的情结!
(三)穷其究里,多方印证。作者为使每一个词素、词语考证精准,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潜心探索其来源,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让人心悦诚服。书中的例子比比皆是:“闯猴子”,作者从武汉的报纸登载的文章作引子,先解释什么是闯猴子,又称其为“碰瓷”,然后引经据典,继而加以评论:“‘碰瓷’太直截了当,‘碰托’稍微含蓄,而‘闯猴子’很曲折,充分反映了武汉人对这类骗子看得特别清楚,而且特别愤恨,便创造了这个名称来加以贬斥,反映了武汉人的是非分明、机智幽默的性格。”还比如鲫鱼称“喜头鱼”,是据《本草纲目》所谓“鲫鱼泥”,即“喜土”,将“土”字轻化而来;汽笛称“喂子”,即是据英语Whishle音译其第一节再加上“子”缀后而成;称凶狠为“刮毒”,可从小说《西游记》第85回所谓孙行者那主子“刮毒”找依据;两头尖尖的扁担叫“楤担”,“楤”字,《广韵》仓红切“担两头锐者”,音义完全相合;如此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方言概要》一书,它的词条顺序是按当前流行的方法,检索非常便利。书中收集了大量的老词语,很多正濒于消亡,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将其记录下来,是对武汉文化的抢救!对于汉语史、武汉文化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武汉文化的一大贡献!
作为一个地道的武汉人,我有幸先睹为快,说起来真是好笑,说了大半辈子的武汉话,对于很多词语,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幸好,此书中全有了答案。
该书已被收为语言专家邢福义教授主编的“华中语学论库”丛书。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市场部熊慧敏供稿2009.12.24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