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关学文库》喜获国学成果奖——西北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深耕关学学术领域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关学文库》喜获国学成果奖——西北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深耕关学学术领域
2016-11-02 10:57:16  来源:《百道网》2016年11月02日 
 

  10月29日晚,在“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大典”颁奖盛典上。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学术研究丛书《关学文库》获得国学成果奖。该套图书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第一部对历代关学基本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也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精品工程。

  为传承文化,第一部关学文献整理丛书立项

  关学作为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学派,从北宋到清末,延续了800余年,影响深远。从地域角度而言,“关学”即关中(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古代称关中)之学。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曾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

  但从刘古愚、于右任之后,近百年来再没有出现关学代表人物,也缺乏一些比较系统的著述,以至提起关学,一些人竟然不明就里。国内学界对关学的专门研究也非常之少。从这个情况下来说,西北大学出版社历时八年打造的《关学文库》不仅有助于读者完整了解关学的历史面貌、发展脉络、鲜明特色和理论贡献,更有利于面向未来,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时八年,填补关学学术研究的空白

  作为《关学文库》编委会执行副主任,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曾感慨丛书历时八年的不易。他说:“前三年是文献藏存调研、学术摸底,还有诸多的走访调查,掌握编辑出版的可行性,进而搞出策划的整体方案。前三年的工作是在出版社主导下进行的,后五年开始项目实施。我们请来的专家学者有他们面临的问题,工作问题、学术评价问题、生活待遇问题等。我们需要学术创新,但是专家学者的创新是有条件的,目前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还没有把我们这样的国家项目纳入进去,所以项目推动起来需要做很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工作还是出版社主导着,我们要推着作者向前走,把他手头其他的事情放下来,同时尽我们所能为作者创造合适的工作环境,集中精力,把学术创新搞出名堂来,这确实不容易。现在我们把关学八百年的历史脉络以历史文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关学主要学人的学术思想以评传的形式阐释,把关学的精神、思想的历程、学术编年展示解读,圆满完成了这项学术出版工程。组织、推动、运行、协调,这些工作都是很费精力的。”

  对八年的文库编纂出版过程,背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2013年暑假,总主编刘学智教授进驻秦岭深山,闭关撰稿,青山为伴,古灯为照,在山中编纂书稿。2014年编委会主任张岂之先生以88岁的高龄,主持了为期近两周的书稿审定会,与各位专家融合融汇,赵馥洁先生是关学精神的系统探索者,五年的时间,书稿堆积如山,需要字斟句酌,遍览史书,曾经几个月,他们为专用名词的划线,不分昼夜,沉浸在书稿编审中。11部书稿编辑校改的批注密密麻麻,29位学人,26部文献,构成《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系列,这五年对出版社来说是如履薄冰,也是践行关学精神的五年,五年的协作攻关,填补了关学文献整理、学术研究的空白,关学学派和其他的学术派别一样,是一个源远流长,不断推陈出新的形态。

  关学研究意义何在?

  《关学文库》编委会主任的张岂之先生,在此次颁奖盛典上,因其对《关学文库》的编撰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所做的贡献,获得了“国学终身成就奖”。对于《关学文库》,张岂之曾指出其三大特点。第一,从文献上看,还是比较全,文献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整理,这次出版是“真正的关学全书”。第二对关学的创始者张载的研究又深化了一步,文献整理系统化。 第三,《关学文库》由两部分组成,47卷,2300余万字,一方面是文献整理,另外一方面是理论分析,关学精神是什么,弘扬关学精神,这两部分构成一套书。他认为:“《关学文库》这次出版,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目录学、清代的部学以及黄钟西编书原则的传承发展。”

  对于《关学文库》的出版意义,专家学者明确指出三条:第一是重建了关学的历史地位和精神谱系。关学学人的特点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上承孔孟之智,创建了以儒学思想为主体,儒释道多元的新体系,形成了立新立命、勇于造道、尊礼贵德、经世致用、开放包容、崇尚气节的精神传统,不仅对陕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格养成以及文化心理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第二是填补了全方位梳理和研究关学学派的空白。《关学文库》共47册,2300余万字,填补了自南宋学者提出关学观念以来八百余年,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和研究关学学派的空白,是一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或者叫使命的大型丛书,体现了文献性、学术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最后一点是彰显了关学理学转型的典范性意义及当代价值。关学作为影响全国的学术流派,自宋以后,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精神、核心价值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奠基,塑造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志向和胸襟,全面加强对关学的研究,对汲取历史智慧,应对西学挑战,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示范性的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深耕关学领域,打造关学集大成者

  对于此次获奖,马来说:“《关学文库》凝结着全体编纂人员出版工作者、省政府参事室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智慧和心血。此次获奖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做好关学学术出版的工作。”说到今后在关学领域的出版工作规划时,马来说:“《关学文库》虽已将关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得相对齐全了,但仍有一些关学文献未经整理,因此,西北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在关学文献出版领域深耕,发掘更多的文献资料。争取把西北大学出版社的关学文献出版做成这个领域的集大成者。”目前,《关学文库》的资料整理仍在进行,主编团队的专家学者也抢救性地发现了一些新的文献。马来强调,后续的整理,将进一步地深化研究,另一项关于《关学文库》的学术提要,也在筹备中。

来源:《百道网》2016年11月02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