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蓦然回首 历程难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25周年略笔(施畲仁) - 优秀团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优秀团队
蓦然回首 历程难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25周年略笔(施畲仁)
施畲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26 14:28:50 来源:《大学出版》 2005年第3期 总第47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自1980年成立至今,已经整整25周年。从她初创起步到提升发展,一直到今日全面改革,既有艰难的考验,也有丰收的喜悦,岁月荏苒,往事历历。当我们仰望着那略有蚀斑而仍然璀璨光亮的社牌,亲抚着那一摞摞溢彩飘香的新书,可以无愧地说,北师大出版社成果辉煌,值得引以为自豪。
回顾出版社25年的发展轨迹,可以从中梳理出一些值得总结和回顾的东西,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出版的正确方向是办好出版社的根本
北师大出版社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步步扎实,一路平稳,取得骄人的成绩,最根本的动力就在于坚持党对出版社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出版方向是一个出版社成败攸关的大事,如同航船所遵循的航线,自始至终,不能动摇。而出版方针就是出版方向的具体阐释,也是出版社遵从依靠的宗旨。所谓宗旨,对出版社来说就应当宗之如法,奉之若旨。北师大出版社在25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承受着来自社会或内部的多种压力,更经过了领导班子的多次调整变动,而这些都没有影响出版社对办社方针宗旨的坚持。要做到坚持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做到:
1.始终与中央保持一改,即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与主旋律同调,保证出版物内容的进步性、先进性、科学性;
2.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善于辨别真伪,务实求真;
3.始终坚持书稿三审制,严格把好政治质量关;
4.始终不忘服务对象,服务于人民群众和广大读者,坚持为他们多出书,出好书。
北师大出版社成立初年,年出书不到100种,现在年出书已达800余种。25年出书总量达8000多种。图书内容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多种学科。25年中,出版社不断提高出书质量,打造图书精品,获得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奖励的图书达300多种。其中,获中国图书奖3项,国家图书奖4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项。这些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最好的精神食粮。因而,北师大版图书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北师大出版社在每一个重要大历史发展时期都能够因势利导,适应时代需要,努力出版广大读者之所需。
80年代初,为了满足人们求知的渴望,出版社克服了人力财力不足的困难,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型工具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版任务。这部大型图书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北师大等单位哲学理论研究人员编撰。全书203万字,2900多页,分装上中下三卷,全部由精装连动线装帧。图书出版后销售抢手,广受欢迎,并被评为当年精品图书。
90年代中期,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帮助广大青少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由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写了《邓小平理论青少年读本》,北师大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选题,积极参与组稿、审稿、定稿和编辑出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该书的出版发行任务,并组织专门人员在全国各省市宣传推广发行,及时将这一新书送到广大青少年手中,收到了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9年,该读本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北师大出版社又组织出版了重点图书《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书由知名专家冷溶、杨耕主编,全书140多万字,全面阐释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研究的历史进程,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而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好评。
上述三部理论著作是北师大出版社三个发展时期的代表性重点图书,所反映的正是出版社所坚持的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出版社坚持出版方向、能够健康发展的最好见证。
正是有了出版的正确方向,北师大出版社才有了抵制邪恶的勇气。曾有一些内容不健康、与出版方针相违背的书,都理所当然地遭到出版社的坚决抵制。
二、长期与作者队伍保持密切联系,开发利用出版资源,是出版社持续发展的源泉
作者,在“著作权法”中称为“著作权人”,是著作权拥有者,也是法律规定的保护对象。一个出版社如果没有作者或由作者组成的队伍,那就成了“孤家寡人”,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出版社往往自喻“为人作嫁”,是替作者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作嫁人。而这种“作嫁”,是一项以出版为媒体,反映作者劳动成果,实现其价值的光荣事业。
北师大出版社正是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树立起“为人作嫁”的出版观、事业观。25年来,出版社与作者密切联系,冷暖相关,信息相通,鱼水相融,和谐相处。
出版社与之联系的作者是一个群体,而这一群体具有知识结构丰富,年龄层次以中年、老年偏多,年轻人较少的特点。因此,在处理和作者的关系方面必须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办法,用以调动整个作者队伍的积极性。北师大出版社背靠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实力雄厚,加上社会作者群体的支持,所拥有的作者资源就更为丰富了。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一作者宝库。
北师大出版社重视加强在思想上对作者的认识。第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作者,以尊重获得作者对出版社的信任,以信任获取稿源。第二,老知识分子,老教授、老专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他们的成果和著作必须高度重视,做到优先列选,优质出版。第三,注意培养年轻作者。对那些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研究能力而又处在学科前沿的作者,必须独具慧眼,努力发现;而一经发现,就要着力培养,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专长,撰写出高水平著作,并尽快出版,扩大影响。第四,重视已故老教授老专家遗著的整理出版,要提供方便条件,使他们著作的不会被遗弃淹没,而是实行抢救性出版,变为对社会有益的共同资源。
北师大出版社从建社伊始,就与校内校外作者陆宗达、钟敬文、周延儒、汪堃仁、朱智贤、启功、郭预衡等著名专家教授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
与他们联系的做法是“三多”:“多交友、多交流、多服务”。多交友是与他们建立朋友关系,与老年作者结成忘年之交,与中年、年轻作者结成患难之交。通过交友联系,贴近作者,获得与作者沟通的机会;多交流,是经常与作者交流信息,听取他们对出版社的意见或建议,以保持信息畅通,反馈及时;多服务,是指勤于为作者服务,他们的著作出版后,立即结算稿酬,通知领取。若年事已高的作者,则将稿酬亲自送至手中,样书也及时送到,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出版社工作的细致周到以及著作出版后的成就感。由此,他们就会增进对出版社的感情,愿意将自己的书稿交给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正是在这种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和作者保持了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联系。启功先生就是众多作者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位知名作者。
启功先生二十余年中一直与出版社命运相连,息息相关。建社初期,他首先建议整理出版已故老校长陈垣先生的遗著《励耘书屋丛刻》,将原已印刷的木刻版本改成照相影印本。随后,他将自己的著作陆续送到出版社。直到2005年6月先生去世前,北师大出版社的启功系列著作达30余种,其中包括《启功书法作品选》、《书法概论》、《书法概论参考资料》、《启功书画留影册》、《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启功书画集》、《启功临帖集》等等,这些著作出版发行后,反响很大,广受好评。
启功先生真正把出版社当成了“家”,事无巨细,十分关注。他为出版社新书题签近百种而不计报酬,特意为出版社十周年、二十周年题辞致贺,表达其对出版社的关爱之情。他为出版社的镇社之宝石狮、巨砚题辞、题铭、作画。并将絮语诗作墨迹原稿慷慨送给出版社收藏,殷殷爱心,不可言表。这种与出版社相融、相通、关爱至深的联系,持之久远,难以割断,直至启功先生仙逝,其遗属慨然应允将《启功全集》仍然放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三、抓住教材建设与出版是出版社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目标
北师大出版社1980年成立时,当时国家教委审核批准的办社方针与宗旨中明确规定: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材、中小学教材和教学用书为主。25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如一,黾勉以求,践约如故,不敢懈怠。
如果说北师大出版社有着其他出版社不可类比的条件,那就是她背依靠的北师大是所历史悠久、优势明显的大学。优势何在?优势在于北师大拥有名符其实的全国教育研究中心,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学科优势表现在系科设置上有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及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上有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研究的各项课程;教学和科研的实力上拥有8个院士、48个博士点、300多名教授、780多名副教授以及条件良好的多个教学科研基地。资源优势表现在人力资源的丰实和教学设备、实验手段的完善。因此可以说,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是名牌大学的前提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北师大出版社依托的重要财富。学校的支持为出版社解除了后顾之忧,再凭藉出版社凝聚内部、苦练内功、努力开拓,那就能做到游刃有余,顺心畅意了。
(一)重视基础教育教材的编辑出版
80年代,北师大出版社顺应时势,配合教育大普及、大发展,主动组织出版了小学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为当时各省市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提供了依据;针对当时师资短缺,任课教师业务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出版了中小学各科教案系列和教材教法系列,为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了有力支持;根据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及时启动了五四教材的编写出版,并在山东、黑龙江、河北、湖北等部分省市开辟实验区,进行新编教材系统实验,为深化教材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90年代中期,出版社配合中小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全面实验,斥巨资承担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材出版与推广等多项任务。到2005年为止,出版的新课程标准教材达180多种,教材覆盖地区已达10余省市。
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量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顺畅,那样利润巨大。中小学教材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指资金投入的风险,教材编写出版实验整个流程不是短期行为,是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资金一旦投入,不可能短期见效,而且效益不是主观臆想的那么好,甚至有可能赔钱。教材编写出版的难度,一是在内容上要保证科学性准确性,通俗易懂,要符合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二是必须达到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要求,教材版式的设计、纸张的选择和印制色彩的调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实验的难度,其中包括实验区的分布、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实验区师资的培训与管理,等等。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北师大出版社知难而进,开阔思路,从容应对,努力解决了许多无法预测、时时涌现的难题,打开了新教材的编写出版、实验的局面,获得了教材出版领域的一席之地,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可以说,在中小
学教材编写出版这一关键问题上,北师大出版社不是见利忘义、避难就易,而是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关心下一代教育的道德责任感,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做奉献、为国家分忧的社会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责任感——去承担此项艰巨任务的。
值得一提的是,25年来,北师大出版社为支持边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无偿提供纸型服务,赠书40万册,捐资近100万元,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重视大学教材的编写出版
北师大出版社秉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一贯思想,积极编写出版了高等学校教材。
早在80年代早期,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由著名教授、专家启功先生任主编,组织编写了大学一年级书法教材《书法概论》和《书法概论参考资料》。教材出版后,为全国各大学使用,受到师生好评。
尔后,出版了教育家黄济撰著的《教育哲学初稿》、历史学家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均为最受欢迎的大学教材。《中国现代史》在当时全国100多种现代史教材版本中为最好的版本,被评为优秀高等学校教材,连年再版,累计印数近20万册。
90年代初,北师大出版社主动向学校每年捐资40万元,用以资助出版中文、历史、数学、天文等系必修课教材,近年这些资助的各专业10本系列教材又重新组织修订,再版发行。此外,艺术与传媒学院使用电视编导系列教材,以及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系列丛书《教授文库》、《博士文库》、《哲学家文库》、《当代中国史学家文库》、《教育经济研究丛书》,都得以陆续出版。这些教材、学术著作林林总总,具有相当规模。它们都凝聚着教授们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心血,它们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起到了传承作用,功绩之巨,不可估量。
今年,正值北师大出版社成立25周年。25个春秋,9215个日日夜夜,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当初还是血气方刚的二三十岁年轻人,如今已到中年耳顺之龄。时光隧道中的历练,在他们的脸容上留下了不能拂去的痕迹,而纷繁持续的出版工作,给他们铭铸着不可磨灭的功绩。25年来,北师大出版社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今日已成为雄踞出版界的大社名社。成绩只能是昨天的记录,而对于未来的征程,北师大出版人应当是新征的号手,再战的勇士。
回眸过去,信心尤壮;展望未来,立志更高。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攀登,用全力再铸北师大出版社的辉煌。
来源:《大学出版》 2005年第3期 总第47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