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社长 李克明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深化管理改革,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出版特色品牌,积极服务安徽地方文化建设,为安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坚实的文化支撑。
一是深化管理改革,为服务安徽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期,深度整合出版资源,全面调整出版结构,强化制度建设,深化内部管理及绩效评价体系改革,推进提质增效,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责权明晰、多元布局、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逐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有效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为安徽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共筑安徽地方文化出版梦。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的高校出版产业,担负着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传承优秀文化重要历史使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和文化立场,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不断激发出版创新潜能和活力,推出众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切实发挥了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传播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作用,在坚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中筑牢了安徽地方文化出版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拓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多渠道繁荣安徽地方文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模式可以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出版业的各个领域。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以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为契机,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艺术设计教材数字化出版平台已上线运行,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价值、发行渠道、经营管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出版工作的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市场竞争力,多渠道繁荣了安徽地方文化。
四是做好安徽地方文化重点图书出版工作,进一步提高安徽地方文化整体软实力。
悠久灿烂、丰富深邃的安徽地方文化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负责策划了《品读•文化安徽系列丛书(20册)》,其内容涵盖安徽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传播、推广、普及安徽文化的优秀图书。该套丛书获得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立项资助,同时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20种向青少年推荐的“皖版优秀出版物”。《安徽古村落文化研究丛书(40册)》《中国徽州文书(10卷)》以及正在策划、即将出版的《皖魂——安徽河流文化丛书》《安徽工艺美术大全》等一系列安徽地方文化重点图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保护和传承安徽地方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徽地方文化整体软实力。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