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出版现状及分析 - 出版动态(原隐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出版动态(原隐藏)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出版现状及分析
刘虹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8-07-17 11:07:18  来源:《出版参考》2018年4月(总第782期)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出版了多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本文首先流理了此类教材的出版现状,从读者对象、编写内容、编写体例、出版语种、装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指出了此类教材还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编写出版建议。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文化教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外国学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有效地传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汉语文化教学的快速发展,面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文化类教材也不断推出,各大出版机构出版了多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这些教材有其可取之处,也不乏优秀之作,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这方面教材在内容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及讲述表达方式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如何在中国文化教材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以国际化的表达有效增进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了解,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我们共同探讨。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出版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现状做梳理,并对目前教材编写和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汉语教师以及相关领域出版者提供参考。

  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出版现状

  近几十年,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迅速发展的近十几年,国内外都出版了不少致力于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限于研究篇幅,本文主要对国内近十几年出版的以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文化教材进行分析,包括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专门开设的中国文化课上使用的教材,和国外汉语教学(如孔子学院的教学)中国文化课程所用的教材。

  目前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主要如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韩鉴堂,1999)、《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杨瑞、李泉,1999)、《说汉语》,谈文化(第2版)》(吴晓露、程朝晖,2008)、《中国概况》(宁继鸣,2013)、《中国文化欣赏读本》(刘谦功,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张英、金舒年,2003-2004)、《中国概况(第4版)》(王顺洪,2015)、《文化中国》《解读中国》(王海龙,200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出版的《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叶朗、朱良志,2016)、《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2017);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汉语:文化篇》(曾晓渝,2006)、《中国概况》(郭鹏等,2011);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商贸汉语系列教材:中国文化读本》(覃俏丽,201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郑铁生,2011);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汉办组织编写,高教社、外研社、华教社、北语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语种汉外对照版《中国文化常识》(2007);等等。

  从读者对象来看,以上教材有的是面向国内来华留学生,有的是以海外汉语学习者为主,有的则两者兼顾。其中多数教材以国内来华留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且主要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如《中国文化》(韩鉴堂,1999)明确标明是本科二年级外国留学生的文化教材,《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杨瑞、李泉,1999)面向的是中级入门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文化中国》《解读中国》(王海龙,2002)主要面向的是海外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常识》原版面向的是海外华裔青少年,经改编后于2007年出版的版本是面向海外对中国文化和汉语感兴趣的各类人员。《中国概况》(宁继鸣,2013)编写说明介绍本教材既可作为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类公共课教材,也可用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

  从编写内容来看,以上教材多数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主要介绍内容,少数兼顾了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如《中国文化》(韩鉴堂,1999)、《中国文化常识》(2007)、《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桢,2017)等都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杨瑞、李泉,1999)、《说汉语,谈文化(第2版)》(吴晓露、程朝日军,2008)、《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张英、金舒年,2003-2004)等几种教材比较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从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文化深入到中国传统观念文化。《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叶朗、朱良志,2016)则注意阐发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从编写体例来看,上述教材在编写体例方面的区别较大。有的采用与语言学习教材相接近的形式,按课编排,每课包含导入、对话、短文、生词、注释及较多练习,如《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杨瑞、李泉,1999)、《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张英、金舒年,2003-2004)等。有的采用叙述方式,按章节编排,每节包含课文、难点注释、生词及少量练习,如《中国概况》(郭鹏等,2011)、《商贸汉语系列教材:中国文化读本》(覃俏丽,2017)。有的每节则只包含主要叙述内容和少量思考题,如《中国概况》(宁继鸣,2013)、《中国概況(第4版)》(王顺洪,2015)等。这也反映了汉语文化类教材的不同教学目的:第一种是文化介绍与语言学习并重,在文化学习的同时重视对语言技能进行学习操练;第二种是以介绍文化知识为主,辅以语言学习;第三种则是以单纯介绍中国文化知识为教学目的。

  出版语种方面,多数教材以中文为主,辅以少量英文注释,如《说汉语,谈文化(第2版)》(吴晓露、程朝晖,2008)、《中国概况》(郭鹏等,2011)。有的为纯中文,如《中国概况(第4版)》(王顺洪,2015)等。有的教材以中文为主的同时采用了多种文种注释,如《体验汉语:文化篇》有英、法、德、西、俄等多个文种的注释版本。有的教材,尤其是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很多采用了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如《中国文化常识》(2007)出版了中文与英、法、西、日、韩、俄等多个语种双语对照的版本,《中国文化欣赏读本》(刘谦功,2014)出版了中英、中法、中德的对照版本。《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则出版了英、法、德、西、阿、俄、日、韩等8个语种的翻译版本。用英语或尽可能地用学生的母语进行翻译或注释,对帮助外国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中比较有特色的概念事物和比较深入的观念思想还是很有帮助的。纯中文或以中文为主、只辅以少量外文注释的文化教材,则需要对语言难度,包括词汇难度、生词数量、句式结构等进行严格控制,以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准确介绍,确保学生能够有效理解。

  装帧设计方面,较早出版的教材往往采用单色印刷,插图较少,版式设计也比较简单朴素,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则越来越重视装帧设计的精美,很多都采用彩色印刷,配有较多图片,封面及版式设计也比较精美时尚、合理科学。如《中国概况》(宁继鸣,2013)、《中国文化欣赏读本》(刘谦功,2014)、《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叶朗、朱良志,2016)等装帧设计都很精美,并选用了大量展现中国文化历史人物、器物场景等的图片,《中国概况(第4版)》(王顺洪,2015)在第4版出版时也增加了很多插图,这也反映了我国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出版业的发展。精美时尚、人性化的设计和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插图可以帮助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对学习产生更多兴趣。

  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出版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教材出版中还属于短板,落后于语言学习教材的出版,也比较缺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普通比较认可的产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定位不够准确。对于文化教材而言,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都是影响教材编写理念、内容结构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编写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教材往往力求能涵盖更多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对于学习者是以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还是追求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学习并重,对于学习者是在中国的留学本科生、进修生还是在海外的学习者,对于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高低以及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很多教材缺乏准确的定位,这导致很多教材在内容选择、语言难度控制、结构体例、练习设置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很多教师在选择课程教材时也感觉缺乏适用性强的教材。

  2.忽视对中国当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介绍。很多教材以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为主,缺乏对中国当代文化和社会发展面貌的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外国人也希望了解中国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很多教材往往着重讲固化的古代器物、古代文化现象,缺乏对器物、现象背后的活的文化精神的传达。我们应当着重介绍的,是中华文化中传承至今、对现代人仍有重要影响的优秀的哲学思想、价值追求、审美理念,以及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兼容并蓄、对自身的不断扬弃及当代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模式的不断调整和成熟,使教材使用者对中国文化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3.缺少跨文化的视角和中外文化对比。很多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在编写时忽视了教材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内容上缺少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外文化的异同,语言上也采用比较抽象、有很多抒情性语言的表达方式,容易陷入自说自话和一厢情愿的对外传播。由于此类教材的使用者来自不同国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我们应该尽量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文化,并通过讲述和鼓励学生自己对中国文化和其本国文化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对比,一方面既使学生更准确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学习兴趣,又避免产生学习中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结构体例较简单,练习形式单一。从上文分析可看出,除少量几种外,很多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只包含主要叙述内容、少量注释及少量思考题。对于大多数中国文化教材使用者而言,除了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也需要学习到这些中国文化知识的汉语表述,因为如果单纯要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可以直接阅读母语撰写或翻译的书籍文章。因此中国文化教材有必要对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表达方式进行讲授、操练,并尽量设置形式比较多样的练习。例如可以多设置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调研采访等互动式、任务型练习,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帮助学生在深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增强汉语应用能力。

  三、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编写及出版的建议

  1.明晰教材定位。首先要明确教材的教学对象是来华留学生还是在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课型是什么,学习者的年龄和汉语水平是怎样的,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编写教材。例如都是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生需要对中国文化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需要学习较难的汉语表述方式,因此需要有能将对中国文化知识全面系统介绍和一定的语言学习结合起来的教材;汉语短期进修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语言障碍和跨文化交际障碍,比较需要浅显易懂的介绍汉语交际文化的教材;商务汉语学习者更需要介绍
中国商务文化、商务礼仪及背后的文化原因的教材。不同年龄和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则需要在学习内容深度、排版设计、语言难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区分。海外的汉语教学由于比较缺少中国文化的环境,在教学配套资源方面有更高要求,在练习设计方面也需要根据海外的实际情况设计可操作性强的题目。

  2.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并重。教材编写虽然从理想角度希望全面丰富,但实际编写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应当有所取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文化教学中,从学习目的来看,文化可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从内容层次上,文化可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文化教材应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学习者的语言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不同类型文化因素的比重。一般来说,较初级的汉语学习者适用的文化教材一般以交际文化、浅层文化的内容为主,而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适用的教材则应当增加知识文化的比重,并重点着眼于对深层文化内容的恰当讲解。

  在内容选择上,以交际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应尽量覆盖学习者实际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场景和话题,以知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则应当选择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和最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尽量做到系统性与重点性的统一。尤其应注重对传承至今、现代人仍在践行的文化精神的介绍,并注意介结中国当代的社会发展面貌,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放在一脉相承的悠久中华历史文化中进行讲述,展示中华文化“活”的风貌,阐发中华文化的现代意义。

  3.注意内容深度和语言通俗的统一,注重故事性、生动性。中国文化教材既要注重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又要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语言难度进行控制,尽量简洁、通俗,不使用太过抽象、文学性太强或文言词汇较多的表述方式,避免因语言过难影响内容理解。

  同时还应注意表述的生动性、形象性,避免枯燥的平铺直叙和单纯的概念阐述。如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当代有代表性的人物等的故事,有情节、有情感地讲出来,讲的过程中要采用教材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突出情感的共鸣点,通过这种心灵的契合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注重文化的对比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教材在编写时,应当通过增加从跨文化角度对中外文化的异同之处进行对比介绍,并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宽容、尊重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进行对比时,应尽量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叙述,避免做主观的判断,引导学生减少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实现多元文化的互动交流。

  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应尽量用客观准确的态度进行介绍,既不过骄也不过谦。应注意了解不同国家学习者的思维特点、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做好文化传播。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汉语教材,或共建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这有助于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视角,可以通过共同策划研发中国文化课程教材或辅助教材,来提高中国文化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并促进教材在海外主流销售渠道的发行。

  5.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相比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在趣味性上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多样化的教具等辅助教学,因此文化教材在开发时,也应当尽量开发配套的多种教学资源,如卡片、实物教具、音频、视频、网络资源平台、手机应用等,通过交互式、体验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6.注重装帧设计的精美科学和国际化表达。由于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和现象不像中国人那样了解,因此有必要在教材中通过恰当、精美的插图进行展现说明。而且教材的装帧设计除了便于教学和学生使用,也应当具有时尚感,实现悠久文化的现代时尚表达,展现中国文化的美感,从而使教材本身和中国文化能够为外国学习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类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要遵循第二语言文化教学规律,了解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用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做到“中国内容,国际表达”。要注意阐释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价值理念、审美追求,展现中国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多彩、多元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冯小钉.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教材内容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3).
  2.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3.马晓红.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J].语文学刊,2008(22).
  4.周小兵等.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5).

来源:《出版参考》2018年4月(总第782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