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六位学者做客人大社“人文咖啡馆” 畅谈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艰辛与启示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六位学者做客人大社“人文咖啡馆” 畅谈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艰辛与启示
2019-10-23 15:59:5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10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携新书《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咖啡馆”,在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以“从西学东渐到师夷长技——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艰辛与启示”为主题,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益东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教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孝廷教授展开对话,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

  刘大椿教授首先介绍了《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的写作情况:这两本书讲述了近四百多年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科技转型的历史故事,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可以通俗地称为“西学东渐”过程,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科技转变为近现代科技的历史时期,或者说经历了两波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第一波简称为“西学东渐”,这个历史时期又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阶段;其二,清代中叶的“西学东源”阶段。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波西学东渐以失败而告终,《西学东渐》记叙和分析的,是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而引人扼腕的历史阶段。而“师夷长技”是就西学东渐第二波,《师夷长技》写的正是这一阶段,晚清和民国大约100年间所发生的中国科技转型。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内乱频仍、列强侵扰、道路曲折,许多事反复折腾、半途而废。但有一点算是逐步取得了共识,那就是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常处于挨打受辱的地位,主要原因是技不如人,即科学技术远落人后。因此,自魏源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后,不管政治舞台上如何似走马灯般变换,日趋增多的有识之士大都睁开了双眼,承认差距,赞成向西方学习科技。西学东渐第二波的巨大成绩在于基本实现了中国科技的近现代转型,在这百孔千疮的100年间,在持续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中国居然做到了这一点,是世所罕见的。

  刘益东研究员在发言中表示,自己从1980年代就深受刘大椿教授研究的影响,《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两本书史论结合,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其主题和思想脉络,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线高度一致,这也涉及到了科技史研究的方法论,讲内史和外史研究相结合,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史的研究。刘大椿教授带领团队将碎片化的历史进行模块化梳理,这不是简单的历史罗列,而是以科学哲学的高度对中国近代科技转型的思考,是非常艰难的学术挑战。两本书资料丰富、写作规范,为读者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科技转型史背后的细节,更体现了刘大椿教授治学多年的学术功底。刘益东研究院认为,近年来,科技史一直作为一个边缘化的学科,甚至被人笑称为是“科学家退休后可以搞一搞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如果历史研究仅仅着眼在碎片的历史故事中,对于学科的伤害是很大的,而刘大椿教授所带来的研究成果是将碎片化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的最好示范。他希望这两本巨著的出版,能对这个局面有很好的扭转,并评价书中每一个章节的导言都能抓住主线问题,整体脉络非常清晰,章节后参考文献众多,是后学必读的典范之作。

  聂敏里教授认为《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两部鸿篇巨制所触及的问题全面而广阔,并在多个立体层次上展示了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东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的碰撞而不得不发生现代化转变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也触发了最有当下现实意义的“现代化问题之思”,即:什么是现代社会转型?现代社会转型需要什么前提?东西方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各有什么条件和特点?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两本书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同时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西方学术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在文化教育领域带来的革新,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刘大椿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宏观历史呈现的基础上,以大量篇幅刻画了历史细节,比如《西学东渐》中所记录的,基督教三次进入中国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以及其阶段性进展;又如利玛窦和徐光启的交往细节等等,西学东渐史的呈现生动而清晰。

  张大庆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人来书写的,它反映的是书写者的历史观。《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的视角非常独特,在科学社会史的角度去思考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以往我们的历史书写都在描述帝王将相等关键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改变所产生的作用,而这两本书所呈现的视角则是技术传播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康熙皇帝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了欧洲最好的人体解剖学的书籍,最好的人体模型,但是只是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的新奇事物,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这个故事反映了知识传播路径在权力的影响下所发生的改变,非常值得大家思考。

  杨舰教授认为《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的出版正逢其时。他提出,这两本书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历史的澄清,更是在思考一个与当下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仍然在继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两个词准确地描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科学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进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取舍的过程。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面临如何选择外来的优秀成果、如何彰显自身的优良传统的问题。以史为鉴,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中寻找答案。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简单地复制某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我们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

  刘孝廷教授在发言中向刘大椿教授新书的出版表示了祝贺。他认为,中国的科技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段,从文明的起源到西学进入中国之前,是为第一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有着悠久的思想文化基础,但是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第二段就是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的过程;第三段是当下的自主发展时期。而对于前两段的历史梳理,此前没有人做很好的整理,因此刘大椿教授带领团队所做的工作是非常可贵的。《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以全球视野和现代意识书写中国历史,一百多万字一气呵成,由哲入史、以史返哲,驾轻就熟,结论严谨,问题意识明确,展现了典型的刘氏文风。

  六位教授的精彩对话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积极响应和热烈讨论。活动结束后,许多读者仍留在现场,向六位教授继续请教并合影留念。

  “人文咖啡馆”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重要活动品牌,以系列主题文化沙龙的形式,传递人大出版社学术和人文专著的内容价值,自2012年推出至今已举办活动数十场,参与读者众多。今后,人大出版社将持续为读者带来更多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