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卢先和:守正出新四十载 融合发展新时代 - 社长总编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社长总编论坛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卢先和:守正出新四十载 融合发展新时代
卢先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
2020-06-30 15:29:1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年06月30日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 卢先和

    四十而不惑!在新的历史节点,清华社不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初心,牢记“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清华社的发展只有与清华大学的改革发展紧密融合,才能乘势而上,更上层楼。我们提出了新时代清华社发展的12字方针,即更创新、更学术、更国际、更人文。

  1 四十载辛勤耕耘 铸造清华出版品牌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在40年的历程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发展节点,对出版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6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工作会听取了清华社的“七五”规划工作汇报,明确了出版社的性质、方针和目标。校长工作会认为,清华社作为大学出版社,应该是反映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是教学、科研成果社会化的重要部门,也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方面;出版社是大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性机构;目标是要把清华社办成一个与清华大学相适应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国一流的、在国际上有声誉的大学出版社。

  在校长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经过数年的成长与发展,1992年清华社迎来了丰收之年,在全国各项图书评奖活动中,成绩斐然。其中,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严蔚敏等编著的《数据结构》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板壳理论》等2种教材获优秀奖、《工业技术经济学》等12种教材获部委级优秀教材一等奖、《高含砂水流运动》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等。这是建社12年以来获得重要奖项最多的一年。

  清华社自成立以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92年以后,为了更主动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出版社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创新尝试,通过成立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也是在这一时期,清华社在计算机图书领域取得了高质量、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品牌影响;清华理工、经管等教学科研成果的出版也渐成规模。

  进入21世纪, 清华社一方面继续坚持大学社的定位和社会责任,一方面吸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拓展新的发展模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组织架构的调整,先是采取事业部制,发挥基层活力,明晰责权利;2004年开始实行分社制,先期组建了理工分社、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经管与人文社科分社、外语分社和音像电子分社,进行了更大力度的业务机构结构性调整,例如营销上移,即在分社设立营销室,以更加有利于实现“双效”和出版资源的整合,横向体现学科的综合,纵向体现出版专业的深入;人、财、物的管理不断规范。这些都使我们迈开了更快的发展步伐,为后来转企改制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清华大学的领导下,2004年开始改制工作,2004年3月17日,北京市工商局向清华社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9年4月,出版社完成改制,注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至此,出版社建立起现代出版企业体制与运营机制,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集团成立。目前,下设8个分社、2个中心和9个子公司,拥有了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与集团化架构,实现了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立体化出版格局。

  40年,是清华社与时代同呼吸、与高等教育同发展、与出版行业共命运的历史,也赋予了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要不断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的启示。建社之初,清华社就明确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努力建成与清华大学地位、学术水平相适应的世界著名大学出版社;今天,经过一代代出版人的努力耕耘,清华社健康发展、蓬勃向上,已经成长为读者心目中的知名教育、学术和大众出版品牌。

  2 坚持出版宗旨 践行企业使命

  清华社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科教兴国服务、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的出版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践行“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使命。近年来,清华社分别获得首届和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奖和图书提名奖3项,期刊奖和期刊提名奖4项;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以及图书、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提名奖6项;年度中国好书奖4项。2009年至今,有数十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等各类基金资助,18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多种图书入选国家推荐书目。

  一直以来,清华社努力地为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积极的作用,陆续策划出版了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主题出版物,如《初心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基因》《“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后发机遇——中国企业在非洲》等。《初心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基因(英文版)》一书入选中宣部对外出版项目。

  目前,清华社下设计算机与信息、理工、经管与人文、职业教育、外语、医学、少儿、音像电子与数字8个分社以及学术出版和期刊2个中心。每年出版新书2000多种,出版领域包括教材、学术著作和大众图书;期刊数量达30种,其中中文期刊17种、英文期刊13种,科技期刊19种、社科期刊11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等6种期刊被SCI收录,其中《纳米研究》(英文)2018年影响因子达8.515,年总被引频次达16517次,位居国内200多种SCI期刊之首。

  从清华社出版的第一本图书——《CROMEMCO微型计算机软件资料汇编》开始,高等教育教材的出版与服务始终是清华社的核心业务。建社40年来,清华社出版了一大批反映清华和其他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培育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离散数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大学物理学》《机械原理》《中国古典园林史》《电机与拖动》《控制工程基础》《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新时代交互英语》等为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逐步形成了内容新、质量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鲜明特色,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教材评比中屡获佳绩,在广大高校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特别是,由谭浩强教授编著的《C程序设计》自出版以来累计发行超过1600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

  近年来,清华社秉承基于课程研究的教材出版理念,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各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出版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如《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课程体系》《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建设,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广受高校师生欢迎的教材,促进了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发展。

  清华社紧跟时代步伐,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高度重视以高新技术传播推动产业发展,出版了一批在学界反响热烈的图书。例如《机器学习》《昇腾AI处理器架构与编程——深入理解CANN技术原理及应用》《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3版)》《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及“中国航天测控学术前沿丛书”“排序与调度丛书”“自动驾驶系列丛书”等等。其中,周志华教授编著的《机器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必读的著作之一,被译成英文、韩文等多种文字输出版权,传播力与影响力表现不俗。《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3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400多位学者,延续3版,历时25年,匠心独运,写就了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话语体系。“自动驾驶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于我国自动驾驶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智能制造系列丛书及知识库”共30个分册,由周济院士领衔,谭建荣、李培根两位院士为总主编,100多位专家共同撰写。

  清华社的科普图书出版也有不少亮点。自“院士科普书系”出版以来,科普图书出版不断发展壮大,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小楼与大师》《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分别荣获2014、2015、2018和2019年度“中国好书”奖。

  清华大学悠久的人文传统、深厚的人文积淀也为清华社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佛寺的建造、分布与寺院格局、建筑类型及其变迁》以及“清华哲学文库”“清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3 技术赋能转型 推动融合发展

  “以读者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以技术为支撑实现出版转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利用新技术推动融合出版和图书增值服务也是清华社的重要战略规划。新技术既是出版社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清华社坚持创新思维,利用新技术改善内容设计和用户体验,推动融合发展,为转型升级赋能。目前,清华社图书出版已改变了单向的线性传播和静态内容,图书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

  从满足教学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清华社积极采用新技术,配合纸质教材,为高校教学提供增值服务,相继发布并上线了文泉云盘、文泉课堂、文泉考试三个自有数字平台为支撑的新形态数字教学系统,受到高校教师广泛欢迎。 由此衍生的“书+二维码”“书+数字课程”“书+专有平台”三种新形态图书出版模式,为清华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9年,清华社图书增值服务相关数字平台稳定运行,新形态图书销售超600万册,一书一码图书销售超400万册。

  在发展线下营销渠道的基础上,清华社加快了全媒体营销的布局,特别是线下推广与线上营销共生融合。从公域流量吸引用户关注,以线上社交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私域流量,通过塑造品牌和强化服务提升图书的销售转化。面向新时代用户的新媒体消费习惯,在重视传统线下营销,如书展、读书会的基础上,清华社大力发展线上宣传推广形式,其中包括图文轻阅读、H5、直播、短视频等形式。

  在自营新媒体建设上,清华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矩阵,由社微信公众号和各垂直专业公众号组成,它们既独立运营,又互相支撑。清华社微信公众号连续被评为2018年和2019年度“书香中国万里行——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清华社在数据库与知识服务产品研发、构建刊媒融合的国际化学术推广体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技术应用已经逐步贯穿学术著作从选题策划、生产制作、内容发布到营销推广的各个环节。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2018年底,面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服务需求,清华社以电子书资源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扩展阅读内容、在线课程资源等,嵌入教师服务模块,联合十余家大学出版社打造了高等教育知识服务云平台“文泉学堂知识库”产品,这是清华社采用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未来规划中,清华社将继续推动全媒体产品的策划、出版、发行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继续推进传统出版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跨媒体融合,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高校教学。同时,大力推动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多方位、全方面的整合营销系统,达到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图书销售的多重作用。

  4 矢志改革创新 聚焦“四更”方针

  四十而不惑!在新的历史节点,清华社不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初心,牢记“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大学出版社是大学职能的自然延伸。现代大学的五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无一不在大学出版社的价值建构之中得到延伸与拓展。清华社也正是因为植根于清华大学深厚的学术与文化积淀之中,才始终具有卓越的价值追求和蓬勃的发展活力。2020年是清华大学实现“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完成综合改革的收官之年。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为清华社实现新一轮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我们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拓展发展空间,清晰发展路径打开了视野,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清华社的发展只有与清华大学的改革发展紧密融合,才能乘势而上,更上层楼。我们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提出的清华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了新时代清华社发展的12字方针,即更创新、更学术、更国际、更人文。

  “更创新”就是要着力推动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轮子,实现内容建设与融合发展的有机互动,进一步加快清华社品牌建设与转型升级步伐。一是要密切跟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改革新动向,加快创新教材建设及数字教学平台升级,为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水平服务,进一步强化清华社在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领域的领先优势和中职与基础教育出版领域的特色。二是进一步加强在计算机、经管等领域大众图书的选题优化与产品线建设,不断强化相关领域品牌优势。三是进一步提高融合发展水平,全面加强数字化平台与数字化产品线的研发与营销工作。

  “更学术”就是要大力加强学术出版,推动实现学术/专业出版与教育出版两翼齐飞的格局。在学术图书出版方面,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航天航空、智能制造、先进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着力实施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等项目,加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步伐。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布局,提升办刊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一流社科期刊集群。

  “更国际”就是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与清华大学的全球化战略相呼应,不断夯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集团的发展基础。自清华大学于2016年首次推出全球战略以来,学校先后倡议成立了亚洲大学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加强了海外基地布局与建设,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为清华社实现更大步伐“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社要对标牛津大学出版社等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加大在“走出去”方面的资源投入,着力扩大“走出去”产品规模,书刊并举,在国际化水平与规模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更人文”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在人文社科板块的出版能力和水平,全面弘扬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统。邱勇校长在今年4月召开的清华大学文科机构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有一流的文化机构代表国家‘走出去’,清华人要有相应的使命担当和具体行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科产品线的选题规划与策划,加大在主题出版领域的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和学术文化等领域,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构筑清华文科出版品牌。

  5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打造繁荣发展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编辑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清华社的重要人力资源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编辑队伍,是出版业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下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践行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直以来,清华社非常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强调编辑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优秀编辑的“工匠精神”,规范编辑工作,这也是清华社40年的健康发展和所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目前清华社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敢担当、有能力、能创新的编辑人才队伍。我们将继续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

  一、强化政治意识,打造政治过硬的编辑队伍。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舆论阵地,是思想理论和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编辑是先进思想文化积累、文明传承和知识传播的使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知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成为合格的编辑,政治合格是前提。清华社将继续坚持对编辑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引导编辑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书写、为共和国抒情、为新时代抒怀;教育编辑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培养编辑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政治合格的编辑是编辑队伍建设的基础,只有政治合格、过硬的编辑才可能策划、出版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精品力作。

  二、重视优秀编辑的引进,更重视社内编辑的培养。引进优秀编辑是编辑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外编辑可能带来现单位可借鉴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文化等,有利于培育竞争共荣的工作生态。与引进优秀编辑相比,清华社更重视对社内编辑的培养,他们是编辑队伍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核心。目前,清华社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编辑培养体系,其中包括新编辑入社培训、编辑年度培训、编辑能力提升培训、编辑工作研讨会、编辑学术沙龙等活动,为清华社编辑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在团队协作中学习是清华社编辑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团队中的成员在工作协作中相互学习、竞争性成长,这对编辑特别是新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升和编辑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另外,清华社采用导师制,以老(编辑)带新(编辑),老编辑言传身教对新编辑进行直接指导。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不同的培养形式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编辑培养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编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清华社建立和完善了编辑普遍认可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其中包括编辑绩效考核制度、薪酬调整制度、首席策划编辑制度和各类评奖奖励制度等。其中,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调整制度是核心制度,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编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强调基于任务的目标考核,定量考核重于定性考核。首席策划编辑制度的实施,把领军编辑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安心策划,释放了策划效能,同时也解决了编辑干得好就提拔到管理层,而管理岗位又不符合某些优秀编辑职业规划的矛盾。除此之外,清华社每年举办的“新星奖”“最具创新力团队”“十佳图书”“最具创新意识编辑”等评选活动,也受到了编辑的广泛欢迎。

  面向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编辑队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文件精神,激发编辑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要爱护和善待编辑,关心编辑的成长,为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空间,做到事业留人、事业吸引人。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年06月30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