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出版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但也为传统的经营模式、销售模式提出了必须面对的命题。“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南京大学出版社面对行业整体下行的严酷形势,不畏困难、未雨绸缪,在做好防控防疫工作的同时,实践了“防控不停产,停工不停编”。2月10日,社委会成员和中层干部在安全防疫的同时到岗;3月底,全体员工开工,并根据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尝试了新的策划与营销方式,确保2020年的生产经营进入良性轨道;7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召开了题为“攻艰克难、励精图治,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奋斗”的年中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大会。在疫情的艰难时刻,全体员工振奋精神、鼓起勇气、凝聚人心、奋力拼搏,以攻坚克难的精神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面对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大学出版社需要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在困难中寻找机会,南京大学出版社主要有以下举措:一、持续推进重大项目,稳固学术之本、精品之魂:继续收获国家级、省部级资助项目,《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张生 主编)《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程章灿 主编)《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丁帆 主编)《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闵乃本 著)《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虞永平 主编)等五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大学出版社前列;江苏省品牌专业课程群智学平台获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基金,研究新型模式、探索出版外延。二、非常时刻,保证精品出版物的高质量、高水准呈现:《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张生 主编)首批14册成果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顺利出版,在业内收获一致好评。国内第一部关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翻译、介绍和传播的大型史料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译本与底本》(孙江 主编)正式出版。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南大社携手南大医学院举办“致敬最美逆行者”捐赠仪式,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援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团队捐赠十万元物资;7月捐赠支持南京大学“卫兴华中国经济科学奖”,8月再次捐资设立“南京大学陶行知教育发展基金”,表达了出版社人回报南大、回报社会的心意和责任。四、深化与院系的联系,共同建设学科评价体系:南京大学法学院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南大法学》创刊号正式出版。该刊物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南大增添一个重要的学术成果发布、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南大文科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五、固本培元,不畏困难,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经济效益方面,尽管在新冠疫情对码洋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南大社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同行业中显示出了良好的运营能力。依靠多年来的沉淀和积累,南大社2020年回款形势良好,现金流和利润均达到历史最高值。
毕其力,竭其心,壮其志,尽其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南京大学出版社会继续肩负起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弘扬文化人的历史使命,以传播累积科学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为建设一流的大学出版社而努力奋斗。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