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引发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诸多具有新特点的新变局。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大学社要坚守责任担当,以推动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应对后疫情时代大学出版发展新生态,在迎接风险挑战中砥砺前行、奋力拼搏。
一、聚焦内容特色,铸造精品是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学社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从源头抓起,提升选题策划水平,同时基于自身特色优势,在各自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智慧,集中资源开发优势产品,打造差异化的产业品牌新格局。清华社着力推动教育出版与学术出版两翼齐飞的格局。在教育出版方面,一直努力做到紧跟形势、配合教改,优化选题、研究先行,与各大高校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建设,出版了一大批计算机、理工、经管、外语等经典教材。在学术图书出版方面,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航天航空、智能制造、能源环境等领域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着力实施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等项目,加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步伐。
二、技术赋能转型,推动融合发展是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学社坚持创新思维,整合“出版+”产业资源,构建多元开放的出版融合生态体系。从满足教学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清华社积极采用新技术,配合纸质教材,为高校教学提供增值服务。目前,清华社已经形成了以文泉学堂为整体教学服务入口的数字教学服务矩阵,集合了文泉课堂、文泉题库、文泉考试等一系列应用,根据不同的配套内容、服务对象、专业教学需求,对应不同的教学环节,不但为师生提供了移动学习内容和扩展阅读体验,还会根据专业需求配备专有线上平台,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平台、外语类教材配套语音识别平台、会计类教材配套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
三、线上线下联动,拓宽营销渠道是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学社在发展线下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加快全媒体营销布局,特别是线下推广与线上营销的共生融合。清华社从公域流量吸引用户关注,以线上社交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私域流量,通过塑造品牌和强化服务提升图书的销售转化。面向新时代用户的新媒体消费习惯,在重视传统线下营销,如书展、读书会的基础上,清华社大力发展线上宣传推广形式,其中包括图文轻阅读、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在自营新媒体建设上,清华社建立了由社微信公众号和各垂直专业公众号组成的微信公众号矩阵。其中,清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已达到78万,在出版人杂志官方发布的出版机构排行榜中稳定保持在前10名、大学社第1名;“书圈”微信公众号自2016年正式运营以来,粉丝数累计已达40万,已建设图书配套资源2.6万余种。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是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学社树立“人才是关键要素”的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持续完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建立复合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清华社不断完善编辑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导师制”培养管理办法》《首席策划编辑实施办法》《事业部主任、编辑室主任配备执行编辑的规定》等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锤炼员工工匠精神,打造融合发展型的出版团队,努力发挥人才资源撬动企业发展的杠杆作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疫情对出版业的影响仍未消散,高质量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刚刚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也提到,我国要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站在时代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清华社将继续坚守责任和使命,以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准确把握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着力点,科学理性规划,融合创新发展,以更好的姿态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