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大学出版社来说更是如此。线上需求的激增、线下销售的滑坡,使企业面临着冰与火的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才能不断克服困难、适应变化,实现自身的跨越与健康发展?
成长。
持续成长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首先,要明确定位。大学出版社是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刊载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提高站位、严守阵地,依托母体、稳定规模,发挥特色与优势,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贡献,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其次,要科学谋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需要科学的谋划与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每个出版社都希望不断生产出“爆品”,或者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头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只有顺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选好点、找准路,在擅长的优势领域做专、做精、做深、做优,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要统一思想。长远的发展目标、科学的发展规划,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来统一思想以形成合力。大学出版社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职工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敏感性与产品风格和质量息息相关。结合贴近群众的团队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职工站位有高度、思想有深度,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从次,要规范管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始终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只有在内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结合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规范的轨道上轻装前进。
最后,要扎实推进。仰望星空使人心胸开阔、方向明确,但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到达理想的彼岸。人才队伍是大学出版社的立身之本,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掌握新技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新要求,立足传统出版发掘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培育新的增长点,是规划落地的关键和提高企业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核心力量所在。
疫情出现只是图书出版行业营销方式变革的催化剂。大学出版社依托优势特色抓好自身建设,提升出版品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体系,持续成长,必然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