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从图书出版结构分析谈大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ZQ大学出版社的个案研究 - 大学出版与高质量发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大学出版与高质量发展
从图书出版结构分析谈大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ZQ大学出版社的个案研究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主题征文优秀论文)
张永洋 柏子康(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1-12-14 15:30:09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摘要:大学出版如何更加自信坚定地抗起责任,如何在新时代为我国学术繁荣和教育创新做出新贡献,值得我们每个大学出版人思考。本文以ZQ大学出版社的视角,从图书出版基本类型、图书生产创作来源、图书出版的时代性等六个方面,对图书出版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提出构建大学出版图书出版结构的建议,以促进大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图书出版结构  大学出版  高质量发展

    大学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立德树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大学出版的成员单位类别各异,各自的图书出版范围不尽相同,在推进大学出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

    恰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特别是在我国“十四五”发展阶段,大学出版如何更加自信坚定地抗起责任,如何更好续写辉煌,使我国早日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如何不辱使命向全球读者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在新时代为我国学术繁荣和教育创新做出新贡献,值得我们每个大学出版人思考。

    本文拟对一家大学出版社(以下称为ZQ大学出版社)具体的图书出版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从图书出版结构讨论大学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以期抛砖引玉获得同行们更多更好的观点。

    一、ZQ大学出版社基本情况

    ZQ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为教育部主管ZQ大学主办的出版社。成立至今已30余载,出版各类型图书14000余种,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中国政府出版奖等国家级奖项26项,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基金资助的项目21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95种,2人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人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自国家开展对出版单位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等级。目前在职职工178人, 其中中级以上编辑人员114人,高级职称人员45人。机构建制完备,设有教育出版、学术著作、大众图书三大事业部13个编辑部门,总编室、出版部、校对室、质检室、营销部等部门,各司其职,高质量协调推进图书出版工作。

    出版社于2009年完成改制工作,成为一家责任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和管理,全员职工与出版社签订劳动合同。社领导主要由学校任命考核。党组织健全,现有党员70余人,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意识形态工作和图书出版导向负总责,各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保垒作用,确保出版社健康持续发展。

    二、ZQ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结构分析

    与另外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样,ZQ大学出版社紧紧围绕党的教育事业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繁荣学术和教育创新而坚定前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我国出版事业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大学出版的历史性贡献。

    通过发展,ZQ大学出版社综合能力位居100余家大学出版社前20位,在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相应品牌。与其他大学出版社一样,聚焦出版主业,紧跟时代,不断完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选题“三级论证”、书稿“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大力推进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出版了400多个套系的理科、工科、文科、经管等适合各个层次教学需要的高等教育教材教辅、职业教育教材教辅,2个套系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配套教辅,一批代表国家出版水平的重点出版物和优秀学术著作,在生态保护、科学普及、艺术欣赏、心理教育、时尚文化等较多方面,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出版了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科普读物和大众图书。

   (一)按图书出版基本类型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精准扶贫的奉节实践》等主题出版类新书12种,出版了《机电设备管理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教育出版类新书310种,出版了《内容分析方法导论》等学术出版类新书159种,出版了《锂硫电池的性能改进研究》等科技出版类新书295种,出版了《向阳而生》等文艺出版类新书22种,出版了《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等古籍出版类新书6种,未出版少儿读物类新书。对于这七个类型,相对于2019年的增长情况见表1。

1:2019-2020年ZQ大学出版社各类型新书出版情况

                                                                      单位:种

 

主题出版

教育出版

学术出版

科技出版

文艺出版

古籍出版

少儿读物

2019年

10

292

123

224

12

0

0

2020年

12

310

159

295

22

6

0

增长率

20.00%

6.16%

29.27%

31.70%

83.33%

-

0%

    以上数据说明,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和学术出版为ZQ大学出版社出版主业的最核心和重点部分,代表了大学出版的基本出版情况,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为繁荣学术、创新教育做出了贡献。

    同样也说明,主题出版、古籍出版、文艺出版和少儿读物等为ZQ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短板。这也反映了ZQ大学出版社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方面,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这也代表了大学出版在这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大学出版特别需要在主题出版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在年度选题规划方面给予足够重视。

    在古籍出版方面,应加快ZQ大学出版社已立项选题《纳西东巴文文献字释合集》(50卷)的出版,同时积极整理出版更多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籍作品。

    在文艺出版方面应予以足够重视,积极策划出版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的文艺作品,大力讴歌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宣传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2021年ZQ大学出版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出版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故事集》《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画册)、《当太阳照进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等。

    在少儿读物方面,应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予以重视,策划出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好读物和经典作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准备人才。

    (二)按图书生产创作来源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守望乡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研究》《解码智能时代:从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瞭望全球智能产业》等本土原创新版图书481种,出版了《社会科学研究:从思维开始(原书第11版)》等引进翻译图书44种,分別占全年新书出版的91.62%和8.38%。

    数据表明,以ZQ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大学出版,能始终坚持原创为主,不断推进出版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借鉴学习他国科学研究成果和优秀文化元素的同时,努力推出具有我国学者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原创作品,用更具体更生动的数据向世界读者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中国理论、中国道路。

    按照要求,ZQ大学出版社先后推出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议题丛书》《自主品牌汽车实践创新丛书》《山地城市交道创新与实践丛书》《改革开放新实践丛书》,以《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为代表的“好奇心”书系、《南方丝绸之路丛书》《纳西东巴文文献字释合集》等多套多部原创作品,有21项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些原创作品的出版,代表了国家出版水平。《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获评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也被科技部评为“2019年优秀科普图书”。

    在做好原创图书的同时,ZQ大学出版社也特别注意文化的交流互鉴,积极引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丛书,该丛书的系列翻译和出版,填补了我国社科研究方法的空白,形成了我国社科研究方法类第一品牌“万卷方法”丛书(注册商标为“”),受到包括香港学者在内的我国研究类读者的好评,是一套长销优质图书。与此同时,我囯学者根据自身研究和总结,不断完善社科类研究方法丛书,使该丛书呈现出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出版态势。
   
    (三)按图书出版服务范围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的图书1841种,其中教育出版类图书1453种,占比达78.92%,具体数据见表2;为特定区域出版发行的图书9种;成功“走出去”出版发行的出版物5种。

2:2019-2020年ZQ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类图书(含重印再版)出版情况

                                                                            单位:种

 

全年出版

教育出版

教育出版

占比

总品种

大中专品种

中小学品种

2019年

1644

1278

1143

135

77.73%

2020年

1841

1453

1396

57

78.92%

增长率

11.98%

13.69%

22.13%

-57.77%

1.19%

    这说明,ZQ大学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服务全国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肩负起了大学出版应负的责任,在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方面,发挥了相应作用。

    同时也存在极少量的区域出版或定向出版情况,在出版高质量要求下,书号用于效率和效益均不佳的这类书的出版,对大学出版的长足发展并无积极作用。这也是大学出版应极力压缩和回避的,从而将有限的书号资源和人力资源用在主业方向的出版方面。

    在“走出去”出版方面,仍然体现了出版数量少、增长慢、影响小的特点,没有更长远的谋划,没有切实可操作的措施,没有量化的激励考核机制,这是包括大学出版在内的我国出版业的短板。大学出版只有从学术领域入手,在教育互鉴交流中,形成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及其学术团体间,在“走出去”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积极出版境外和国外读者愿意了解,愿意长期关心的中国故事、中国发展、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作品,才能不辱大学出版的神圣使命,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按图书出版的重要性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21种,其中入选国家级重点项目9种,入选省部级重点项目11种。入选“十三五”国家职教规划教材66种。

    除重点项目外,ZQ大学出版社十分注意品牌化出版和产品线出版。2020年,“万卷方法”丛书、“鹿鸣心理”图书、“万花筒”时尚系列、“好奇心”系列、“艺术+”丛书、“微百科”科普图书、“里程碑”科普图书等构成ZQ大学出版社社会哲学、科普图书和大众图书的亮丽品牌和系列产品线。出版品种分別达到40种,31种,17种,13种,9种,12种,5种。

    但从上述数据也可看出,ZQ大学出版社在重点项目的开发策划出版方面,仍存在相当不足,特别是在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物和国家规划教材的数量方面,尽管入选“十三五”职教规划教材数量取得了大学社前六、全国出版社前十五的成绩,但在入选数量上与靠前的大学出版社相比,还有显著的差距,还需要认真做好重点项目库建设,瞄准国家发展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现实需要,策划代表国家出版水平的重点重大岀版产品,这也是大学出版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部级的基金项目、规划项目和重点主题出版物,应按要求做成精品,使之成为传世作品。在编审校方面,应达到质量上乘,务必精益求精;在装帧设计、排版制作、印刷装订等方面,也应质量优良,做工精美。同时,必须按时完成,接受检查。这方面是否按要求做好按时完成,是检验大学出版是否具备良好的重大项目组织出版能力的重要方面。

    (五)按图书出版的时代性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新出图书中,传统出版474种,占全部品种的 90.29%,而融合出版仅有51种,占全部品种的9.71%,且主要以新形态教材为主,其他媒体形式的图书仅有1种。

    不难看出,ZQ大学出版社仍以传统出版为主,并没有在全媒体时代,把融合发展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没有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思维,没有在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前提下,促使传统出版向融合出版发生质的转变,于是也不未能跻身新型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出版阵地,远不及快速走在前面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应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实现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各种资源要素有效整合,通过应用二维码、VR和AR技术,以及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打造出融合出版产品、融合出版品牌和数字内容传播平台[1]。这也是整体大学出版应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我们解答不好,终将会被抛弃在时代的后面。

    (六)按图书出版的版本类型分析

    2020年,ZQ大学出版社新出图书525种、重印再版图书1316种,重版率71.48%。数据说明,ZQ大学出版社在聚焦主业、压缩新出品种、减少无效供给、提高质量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受到市场认可,符合国家对出版业控量提质增效的总要求。今后也应继续稳打稳扎做好选题规划,尽可能杜绝跟风出版和重复出版,减少或不出关系书、职称书,进一步提高出版质量和出版效益,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大学出版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关于构建图书出版结构的几点建议

    (一)聚焦主业,加大主题出版力度

    大学出版必须牢牢专注主业、聚焦主业,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服务,为我国学术繁荣和教育创新提供强大支持。从图书结构上看,符合主业出版的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学术出版等类型的图书品种应达到总品种的70%以上。

    同时还应重点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履行好新时代国家赋予每家出版单位的崇高使命,力争使主题出版品种占总品种的5%左右。通过组织主题出版,在宣传、教育、出版领域,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

    要根据出版范围和出版许可,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读物的出版。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研究和著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等政治话语,进行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化,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人民群众中传播更开、更广和更深入人心,以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要积极策划出版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读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物、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

    (二)加强原创出版,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不但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而且全国人民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时代我们有理由坚信,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行之有效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3],这就需要我们将这些原创理论成果,有计划地出版出来,以指导我国不断推进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我们还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将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时代结合,用最鲜活的数据和事实,向世界读者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原创出版,才能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和魅力,才能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更加自信,才能自信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故事,以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三)控制区域出版,加大“走出去”工程

    区域出版显然效率低下,不能突显两个效益,不能将有限的书号资源用在更能产生社会效益的方面,制约了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出版单位做好专门控制。

    同时,“走出去”工程还涉及到如何提高我国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各家出版单位的特长和优势,通过与国外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的合作,从学术领域入手,认认真真打造“走出去”图书,使读者能读懂中国故事、中国发展、中国理念,能全面、立体、真实了解中国,共同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世界友好和平。

    (四)加强重点出版,打造精品工程

    做更多的重点出版项目,方显大学出版的品格。首先要在各层次的教材出版中,通过组织优秀选题,争取入选更多的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其次做好国家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申报,做好省部级重点出版项目的申报。

    入选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还只是加强重点出版的第一步,要通过周密的计划,将这些入选的重点项目如期出版,并且要在编审校方面,以最严格的管理保障项目的编校质量优质上乘,符合重点项目的要求,同时还应确保装帧设计质量和印刷质量达到优质品要求,真正体现重点项目就是出版单位打造的精品工程。

    (五)加大融合出版,跻身新型主流出版阵地

    为了赶上时代,不被全媒体时代抛弃,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把融合出版作为发展战略。同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出版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出版单位包括主题出版、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学术出版等传统出版的优质内容向数据化知识化生产、商业化智慧化聚合、精准化移动化传播转变。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而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导、文化传承和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努力成为新时代主流出版的一员。

    (六)控量出版,确保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解决好出版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出版单位就必须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切实贯彻执行。

    第一,必须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压缩低效出版,控制或杜绝无效出版,把有限的书号资源用在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上。从新书出版的规模上看,就是要切实控量,不要再继续以前的那种广种薄收式的出版。

    第二,必须靠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不创新,出版单位的活力难释放;出版技术不创新、管理手段不创新,出版产品的质量难提高。

    第三,必须优化新版重版书的出版结构。使新版图书与重印再版图书的比例更优,要用大量的被市场反复认可的重版图书赢得更好的效益。

    第四,必须确保质量更好。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大力提高图书品质和质量,确保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每个重点图书都制作精良,达到精品水平。

    第五,必须确保综合效益更优。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牢牢把握出版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78.
    [2]  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全文)[EB/OL].[2007-10-24].https://news.sina.com.cn/c/2007-10-24/205814157282.shtml.
    [3]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7-08] 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708/c437911-32152777.html.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罗奕颖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