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改理念为纲,服务高校为本——谈北大医学出版社教材建设工作 - 大学出版主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大学出版主论坛
教改理念为纲,服务高校为本——谈北大医学出版社教材建设工作
王凤廷(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
2021-12-24 12:14:00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 王凤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行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针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打出了改革的“组合拳”。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旗帜鲜明地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了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重要的顶层设计。

  北大医学出版社的母体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据此,我们始终将贯彻医学教育改革方针、开发契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材作为立社之本和兴社之道;在教材建设工作当中,依托母体北大医学部丰富的医学教育、医疗、科研资源,面向全国广大医学院校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一、落实教改,融合建设——多维度教材开发

  我国和国际的医学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国际医学教育的四个显著发展时期都各有其鲜明的特征和发展诉求。我社适时把握时代脉搏,在教材建设方面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开发教改教材——启智增慧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说过: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由此,注重学术建设的大学出版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大有可为。步入本科教育新时代后,我社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教改教材。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合并后的北大医学部率先开设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长学制。出版社审时度势,面对长学制教材一片空白的市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创新,短短几年内就开发出临床、基础、口腔、预防医学和药学长学制教材,立足北医,放眼全国,为我国医学长学制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石。在二十多年的打磨过程中,这几套长学制教材伴随着国家教育政策与时俱进,在保留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发展为适用性更强的新版教材,如已成为国内经典口腔教材的第3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长学制教材、北大预防医学核心教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国内医学院校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改正在探索起步阶段,北大医学部作为医学教育的领头雁,率先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课程改革。在国内外没有完全适切的教材可以借鉴的情形下,我社勇于接受挑战,积极调研,深挖人才培养内涵,一方面继承我们临床医学长学制教材的优势,另一方面不拘泥于已有经验,研发出了一套兼具适用性和创新性的新教改教材编写方案,将北大医学的教改实践落地转化为了权威、高质量、原创性的出版物,恰逢其时,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同时,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对基础医学长学制教材也适时改版,全面整合,全方位交叉,按照基础专业系统顺序安排,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我社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材传承有序,历经“十五”到“十三五”,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参编院校从第1版的5所发展到第4版的四十多所。受到众多院校广大师生的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全套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这套教材突出体现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胜任力导向,综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等核心胜任力;融入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反映学科的发展前沿,努力培养现今所倡导的“临床科学家”。

  自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职业教育迈进了黄金时代,也给新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医教融合、岗位胜任力、三对接、三全育人等教改思想的指导下,我社及时对高职临床医学、护理教材进行改版,将以往注重学科体系完整呈现的高职高专教材,转型为注重岗位胜任力、行业需求、职业标准的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恪守“强基础、重实践、补人文”的编写方针,汇集了四十几所职业院校参与建设,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系统部署。北医出版社着眼于研究生培养“固本培元”的原则,以“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为指导,根据已发布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与北医研究生院共同评选研究生规划教材立项项目,提升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这套教材不仅是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力体现,也是传播北大医学优势学科的重要抓手。

  为了适应医学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与医学生走出国门的需要,面对市场上缺乏能对接国外医学课程教材的状况,我社选择国外的优秀医学教材自称体系组成了一套“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丛书。在全球医学教育改革将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作为关键特征的节点,我社还适时引进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英文原版教材,为我国医学院校探索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之路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体系建构支撑。

  2. 实现教材思政路径——培根铸魂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等各个方面。新时代赋予大学出版社的使命之一就是探索从“课程思政”落实到“教材思政”的实现路径。我社在教材策划中,将价值信仰隐性渗透在教材字里行间,起到德育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为了切实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我们从教材思政的源头,也就是教材编委入手,对其进行专项培训,安排了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方面的讲座,使思政的理念入脑、入心,最终落在教材内容当中。

  3. 建设新形态教材——多元助学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倡导下,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平台技术支撑教材立体化建设。对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出版社,提供教育教学所需的平台,利用媒介效应和渠道作用,配合院校进行教学素材、资源的自主开发,也是大出版服务大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利用教材配套的在线课程、数字学习资源等,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脚手架,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我社的数字教学资源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不仅含有课件、图片、动画、视频、扩展阅读、高质量案例等配套资源,同时还开发了学科微课和配套MOOC。致力于将数字化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目的,辅助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习成效的在线即时评价机会。

  二、来自大学,面向大学——多方位院校服务

  在北大医学出版社的成长历程中,我门依托母体北京大学医学部,从北大医学丰富的资源中汲取充足的学术养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注重利用自身的出版优势和背景优势,服务全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

  遵循“医学教改,理念先行”的原则,利用上达教育教学专家、下联院校系所的平台优势,一方面立足于“北大医学”的医学教育领头雁平台,另一方面发挥众多医学教育工作处与秘书处设在我校的地利优势,联合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辐射全国众多的医学院校,做好院校服务工作。

  1. 支持地方院校教学和教材建设

  在助力地方院校教学和教材建设方面,我社与上述机构共同主办或协办全国性师资培训等活动,同时开展我社医学教育专著或译著为依托的专题师资培训。这些培训均邀请我社合作院校派教师参加,既为院校提供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又扩大了我社在医学院校中的影响力,巩固了出版社在医学教育出版领域的引领地位。

  北医社的多套教材入选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明显的医学教材出版优势。多数教材由北医或其他精英型院校专家担纲主编,在保证学术性、专业性的前提下,适当平衡编委构成,吸纳合作院校的优秀教师参编,为其提供了在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一高水平平台上与兄弟院校同行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对提升地方院校的教学和教材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参与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这些地方院校教师中不少现已成长为再版教材的骨干力量。出版社也达到了服务院校教材建设和培育我社优质教材编委的双重目的。

  2. 教材营销与院校服务相结合

  北医社与合作院校共同探讨在新发展阶段的教材建设之道;日常性地为院校更新教材出版信息,使院校及时获知国家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书目。地方院校的教师发展是院校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为地方院校教师的进修学习牵线搭桥,助力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通过真诚而有效的教学服务,多家院校与我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更加密切的共享共赢合作关系,我们为战略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力。

  3. 助力疫情期间正常教学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教育部及时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我社迅速做出反应,在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两个层面提供服务。一是将学生不能返校期间的所有在售教材内容电子版上传到我社公众号平台,可供师生免费阅读,并及时告知征订教材的院校;二是放弃网络学习平台上的收费项目,所有录制的基础医学课程微课免费向公众开放,得到了院校师生的好评和赞许。

  综上所述,北医出版社的教材建设在前期的教材策划和编写中,始终以贴合教改理念、落实教材思想为指引;在后期的院校工作中,秉承北医专业、学术的独特气质,突出专业服务的优势,不忘来自大学、服务大学、回馈大学的初心!

  点击进入视频:https://ukx.h5.xeknow.com/sl/2t4Miq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