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十年一剑 创谋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10周年侧记 - 优秀团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优秀团队
十年一剑 创谋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10周年侧记
李旭
2006-10-25 15:16:30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供稿
最近一段时间,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南部的上海大学出版社办公大楼显得格外忙碌。这家年轻却发展迅捷的出版社即将迎来它的十年华诞。几天来,国内政界、学术界、出版界、文化界著名人士,有的寄来题词,有的挥毫泼墨以书画致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均给予热情祝贺、殷殷勉励。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40多家大学出版社发来贺信。著名作家王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会长于友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中国文联副主席高占祥等文化新闻界领导和专家分别题了词,表达对上大出版社的美好祝愿。
上海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大学出版社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始创于1996年,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亲自创办。十年来,它立足上海大学的发展,由弱变强,自谋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道路,由最初几个人、发行码洋几十万元,发展到现今员工80余人、年出书近300种、自办8种期刊 、出版社总资产翻了六七倍之多的规模。现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姚铁军说,一个大学出版社的成长一定要符合所在大学的需要和出版社自身的实际,坚定“欲自强先自奋”的信念,与大学和出版产业共同进步,走自谋发展、自我完善之路。
该社是在新的上海大学成立的背景下创建的。1994年,在原国家教委的统筹规划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原上海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合并为集理、工、管、文、法、商、美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院士担任校长。实事上,这四家学校在合并之前都努力了十几年,但没有一个学校能办成一个出版社。所以,当1996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后,钱伟长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中央对我们改革的支持和关心。”“出版社的好处是,将来我们新的教材越来越多,这个教材的出版对我们教师有利,对学校有利,对教材改革有利。”钱伟长作为上海大学校长和上海大学出版社的创始人,始终关注和支持出版社的发展。以出版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这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为该社所作的功能定位。
结合这一总体定位,出版社根据自身特点,自诞生之日起,努力在实践探索一条与别人不同的发展道路。
首先,它作为一家大学社,担负着为上海大学作为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提供优质出版服务的重任,上海大学肩负着为上海培养人才的重任,出版社在成立之初没有更多优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所在大学的优质作者资源,为本校的专家学者服务。如该社出版的由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和徐新教授合著的《家庭社会学导论》、许正林著《新闻编辑》、范明林著《普通社会学理论与实务》、查灿长著《公共关系》、金波著《电子文件管理学》等教材,均已被列为普通高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该社重点挖掘上海大学在人文学科方面的优势, 依托上海大学拥有众多学术造诣精深、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专家学者,如著名学者刘达临、沈关宝、李友梅、朱学勤、王晓明、葛红兵、唐豪、陈宪等等,首先努力在人文社科类图书板块做强做大。
同时,出版社在立足本校资源的前提下,又积极开拓校外大学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两条腿”走路。在走出校门将其它大学的资源为该社所用方面,上海电力学院的12种本科评优图书已陆续由该社出版。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图书新品种方面,该社及时抓住今年殷墟刚刚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契机,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套“中国殷墟”丛书(7种),邀请到著名甲骨学专家王宇信担任《中国殷墟》、《殷墟青铜器》、《殷墟甲骨文》、《殷墟玉器》、《殷墟甲骨学》、《殷墟甲骨文常用字字典》、《殷墟考古发掘记》等书主编,如今该丛书已开始陆续出版,并被列入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该社通过实施精品图书、产品创新、地方特色图书“三大产品创新战略”,10年来成功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著、教材、丛书、套书。
首先,在实施精品图书战略上,该社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推出“社会和谐与发展丛书”15种,被列入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其中邓伟志著《家庭社会学》和李友梅著《环境社会学》等7种还被列入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该社出版的“大中华院士丛书”之《钱伟长文选》(1~5卷)、《徐匡迪文选》(A、B卷)、钱伟长《论教育》,、“上海市教育高地系列教材”、“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丛书”、“大学案例教学丛书”等精品图书,也已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次,在实施产品创新战略上,该社策划出版的文史类、汉语工具书类、军事类、体育类图书,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文史类图书,如在“十一五”开局第一年推出的10卷本《清史纪事本末》这一填补空白的纪事本末体清史著作,在学术界和出版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全国20多家媒体给予了广泛报道。《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99人》、《二十四孝图说》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汉语成语、歇后语、谚语、典故、同义词、反义词等几十种汉语工具书中的《常用歇后语分类词典》、《常用谚语分类词典》等汉语俗语类工具书还向国外输出了版权。《活用三十六计》、《活用孙子兵法》、《活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等一批军事类图书在全国很多大型书店军事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其中《活用三十六计》在2004年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优秀畅销书(文教类)”,现已重印七次;《活用孙子兵法》一书也多次重印。据2006年2月份东方图书市场监测报告统计,上大社军事类图书的销售在上海市场居全国各家出版社军事类图书销售量前三位。《大学体育理论教程》等十余种体育类图书,也在不断创新。在实施地方特色图书创新战略上,该社立足上海地方文化出版的上海话、上海旅游、地方越剧和玉器、古陶、宝石等民间收藏类图书,也逐渐形成了规模。
在实施人才制度创新方面,该社充分利用上海市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可入户上海的政策优势,从全国各地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编辑、发行人才,为新的出版竞争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人才是创新出版的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以人才兴社。
“十五”期间,该社共推出精品新书近千种,其中60%以上为教材、专著,重印品种比例逐年提高,2004年后,重印书品种数占全年新书的比例超过了70% 。在网络出版方面,出版社积极加强与北大方正集团的合作,现已拥有Apabi电子图书近500种,实现了e纸互动。
除图书之外,该社还肩负着出版大学期刊的任务,其下辖的8种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应用科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列入“国家期刊方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全国1000家文科学报中,转载率排名跃居第34位,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荣誉,在海内外学术界理论界都有一定影响。
10年来,该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积极探索“创意出版”、“和谐出版”新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今后,该社将在继续坚持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努力出版体现学校教学和科研实际水平的高质量的教材、专著及相关图书的同时,紧紧依托上海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化的大环境,努力朝着把出版社建成一个以社会学、中文、历史、管理、影视等人文科学类图书为重点,融文、理、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出版社的目标发展,在出版规模上和图书品种、效益上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图书的品牌效应,策划、培育品牌教材、品牌学术著作、品牌社会图书,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图书出版与期刊出版、教材供应“三驾马车”的联动,积极发展电子与网络出版,形成优势互补,增强综合实力,依托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通过内涵式发展做大做强出版社。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供稿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