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改革·创新·发展--大学出版论坛成功召开 - 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
社图书订货会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
社图书订货会专栏
改革·创新·发展--大学出版论坛成功召开
赵晶
2009-10-30 21:55:07 来源:《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快讯》第4期
主持人:大学版协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
主讲人:大学版协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于10月29日下午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主办了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大学出版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主持,邀请了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总经理张叔言、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总经理刘长明主讲。三位主讲人分别就大学出版社转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论坛吸引了出版业界同仁、经销商代表、媒体等近百人前来参与。
贺圣遂在开场白中表示:众所周知,2009年全国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正在全面推进,其成果和意义是大家期待的。中国的大学出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的大学出版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大学出版相比,尤为出色。有人担心中国的大学出版会否偏离为教学、科研出版服务的宗旨。从目前来看,中国大学出版的发展是顺畅的。转企后将会有怎样的影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讨论。值此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之机,正是一个业内交流看法的好机会,分享同仁们在转企改制、对外交流、数字发展等方面经验,以促进国内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贺耀敏首先发言。他从大学出版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大学出版社要更新观念,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大学改制的思考和看法。大学出版社伴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在我国出版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的改革进程已经超越了设想,如此深刻的改革空前绝后,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这样的改革形势给大学出版社改革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同时,改制后将要出现的新格局要求大学出版社思考自己的发展途径、定位和作用。格局变化越来越快,出版产业间并购联合日益凸显,产生一批大型集团,势必为大学出版社带来严峻挑战。出版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对传统出版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资本力量在狭窄的出版界发挥着日渐清晰的影响与作用。大学出版社要在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和停办退出一批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借鉴经验,思考自己的应对措施。不仅要认真遵循现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还要遵循国际出版发展的规律、学习国外成功出版业案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子。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产业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集团化的冲击下,大学出版社更要加快改革,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多赢机会。大学出版社自身相对落后的机制也需要改革的到来,克服不必要的顾虑,从出版社本身到员工的顾虑,都需要继续做工作。坚持特色和品牌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专、经、特、新”是大学出版社发展模式的必然之选。加强大学出版社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资源互补,走双赢、多赢道路,也是提升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贺耀敏副理事长精彩纷呈的演讲之后,张叔言从流通领域运作方面给大学社提出了宝贵意见。张总具体介绍了两岸图书交流的点点滴滴。从最开始大陆图书进入台湾到现在2亿码洋的成绩,再到张总对大陆图书在台湾20亿市场的估计,无不让人感慨。台湾地区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大学比较多,人口又少,这都是大陆大学出版社图书能在台受到欢迎的客观原因。台湾图书在大陆图书馆很有市场。特别是利用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机会,促进两岸出版业交流。张总给大学出版社提出了重视终端销售,挖掘销售潜力,以保持发展势头的建议。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总经理刘长明以题为“创新数字出版技术,探索新运营模式”的发言,为参会者介绍了北大方正近年在数字出版、移动阅读方面的开发工作。刘先生借助生动的PPT演示文稿,从数字技术撬动传统出版讲起,通过讲解方正全流程的数字出版概念,重点介绍方正数字出版运营解决方案。无论是B2B/B2C业务的开展,番薯网、“中华数字书苑”的开发,都可以看做是为中国出版吹响了进军号。特别是3G时代背景下,移动阅读,网络专业信息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新潮产品形态更是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纷纷对刘先生提出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大学出版论坛”在一片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关于大学出版社改制的讨论还将继续,关于出版产业协调传承文化的社会使命与创造经济效益的关系的思考还将继续,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也将因今天的论坛而在出版人的心目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大会花絮
精彩纷呈的对话——贺耀敏答记者问(片断)
10月29日下午,“大学出版论坛:改革·创新·发展”如期举办,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发表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众多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演讲结束后,与会者与贺社长的“对话”同样精彩纷呈。
中国图书商报记者:您刚才的报告中称国内基本没有大学出版社进行合作,您认为今后大学社合作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贺耀敏:每个大学社都有自己品牌的偏好,这无可厚非,但是整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内容的整合,大学社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搭建出版内容的交流平台。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几个大学社可以联合申请,这样整体质量会有飞跃,整体影响力也会更大。合作的方式可多样化,中国可以组建教育出版集团,我们也可以组建其他领域的集团。
中华读书报记者:目前国内组建的出版集团日益增多,大学社的资源、客户、市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分割,大学社如何抗衡出版集团?
贺耀敏:这个问题应该是所有大学社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社应该开始尝试合作,合作方式可以由浅入深,由一般到具体,发挥优势,合作互助。另外,一些地方出版集团,他们有的是经济方面的优势,而大学社是有梦想的,我们有着学术上的优势,这是任何其他出版集团无可比拟的。
出版商务周报记者:人大社目前改制的情况如何,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
贺耀敏:人大社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来自自身的困难。我们一直没办法找到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我们坚守大学出版的要求,对我们的母体——中国人民大学,我们有着深厚的情感,对学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对文化有着美好的展望,不愿放弃自己的特色;但另一方面,市场条件下我们也不得不作些改变。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员工的顾虑,改革是否会带来红利,工作如何过渡都是他们担忧的问题。
“出版论坛”主持人贺圣遂:如果大学出版社组建集团,那么这个集团越做越大,那就会出现坚守文化品味的人越来越少,而惯于经营的人越来越多,出版物的品味就会下降,这种状况曾经在美国和英国都真实发生过,大学社既要做大又要维持品味,这样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呢?
贺耀敏:大学出版社在处理产品结构上可以采取“公民、英雄和圣人”三个层次。大部分大学社应该履行“公民”的职责,要为多数人群服务;一部分出版社要坚持学术出版,来充当“英雄”的角色;而少数出版社可以充当“圣人”的角色,遵循自己的特色,维持自己的一贯追求。这种状况的产生受到了商业环境的影响,但各出版社之间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来源:《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快讯》第4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