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朱颖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用 途:其他
中 图: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专 业:其他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ISBN:978-7-5628-3242-3 条码:
作者: 朱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0 节省了3.8元
字数: 274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2-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从战略的概念入手,论述美国全球战略和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等概念。第二章用战略理论说明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平台。第三章论述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的关系。第四章论述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在全球化经济中收益的关系。第五章论述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关系。第六章论述自由贸易协定与拉美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关系。第七章论述全球自由贸易协定趋势与中国FTA战略的关系。第八章通过对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这一命题的阐述,说明美国运用其对外贸易政策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平台。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全球经济战略

第一节战略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界定

一、 战略观念的起源与形成

二、 从战略到大战略

三、 战略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美国的全球战略

一、 美国全球战略的含义

二、 美国全球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


一、 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目标

二、 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总体经济实力

第四节美国的对外经济实力与全球经济战略

一、 美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实力规模

二、 对外货物贸易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三、 美国服务业的优势地位和服务贸易

四、 服务业外包对美国经济的意义

五、 对外直接投资在美国对外经济中的意义

第二章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第一节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国家利益

一、 对外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原则

二、 贸易自由化——美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平台之一

三、 投资自由化——美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平台之二

四、 保护知识产权——美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平台之三

第二节贸易协定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平台

一、 贸易协定是美国实施全球经济战略的主要形式

二、 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平台

三、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美国实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国际环境

一、 WTO决策机制面临挑战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潮流

三、 WTO法律体系对区域经济组织的确认

四、 贸易促进和平的思想演变

五、 区域贸易协定被视为促进安全的手段

第四节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实施

一、 美国实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国内法律环境

二、 美国实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进展

第三章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

第一节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

一、 国际制度的重要性

二、 国际制度对国家的战略价值

第二节美国霸权在国际制度领域的延伸

一、 国际制度领域中美国霸权的表现

二、 美国主导多边贸易体系规则的制定

第三节美国主导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则的制定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博弈关系

二、 美国通过规则创新主导规则制定

第四节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创新

一﹑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投资规则创新

二、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保护知识产权规则创新

三、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规则创新

四、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保护劳工权利规则创新

五、 自由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的规则确立


第四章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收益

第一节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理论

一、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二、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论

三、 自由贸易区理论的拓展与深化

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一、 NAFTA报告的评估结论

二、 有关机构的研究结论


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最新数据

第三节美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一、 美澳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

二、 美澳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收益

第三节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一、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

二、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收益和成本

第四节美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一、 美国“发起东盟事业倡议”计划

二、 美国提出“发起东盟事业倡议”的动因

三、 美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

四、 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五、 美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

第五章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第一节国际安全理论

一、 国际安全的定义与演变

二、 国际安全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二节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

一、 美国安全观的特点

二、 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

第三节自由贸易协定成为美国实施中东战略的工具

一、 对以色列承担责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

二、 自由贸易协定与以色列经济的巩固

三、 美以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第四节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支持约旦对外政策的工具

一、 美国用贸易奖赏约旦支持和平

二、 美国约旦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

三、 美国约旦自由贸易协定对两国的经济影响

四、 美国约旦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影响

第五节反恐战略与美国的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

一、 贸易作为反恐手段的提出

二、 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的背景

三、 阿拉伯国家参与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的动机

四、 美国与中东国家的经济联系和发展

五、 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步骤和进展

第六节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的石油安全

一、 石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

二、 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对穆斯林的影响

三、 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海外军事存在

四、 自由贸易协定与石油安全通道

第七节自由贸易协定与巴拿马运河的安全

一、 巴拿马运河与美国的利益诉求

二、 巴拿马运河与美巴两国的贸易政策

三、 美国与巴拿马的经贸关系

第六章自由贸易协定与拉美经济一体化整合

第一节拉美一体化的思想和实践

一、 拉美一体化的思想

二、 拉美一体化的实践

第二节“门罗主义”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本质

一、 “门罗主义”与美洲体系

二、 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关系

三、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本质

第三节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的进展和阻力

一、 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及进展

二、 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主要议题

三、 巴西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挑战者

第四节逐步推进是美国实施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战术

一、 美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的产生

二、 美国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产生

三、 美国与安第斯共同体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发起

第七章全球自由贸易协定趋势与中国FTA战略

第一节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全球影响

一、 参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国家在增加

二、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示范效应

第二节自由贸易协定趋势下中国的选择

一、 多边贸易体制仍然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首选

二、 中国FTA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节中国实施FTA战略的进展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三、 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

四、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第四节中国FTA战略的前景与战略要点

一、 中国FTA战略的前景

二、 中国FTA战略的要点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第一节
战略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界定

一、 战略观念的起源与形成
战略的观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军事实践而产生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通常因不同的利益而发生战争。有战争,人们就会设想如何谋取胜利,这样,战略的观念就出现了。
就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家而言,第一位完整提出战略理论的伟大人物无疑是孙武。在当今的世界战略学界,《孙子兵法》是得到公认的最早和影响最久远的战略著作。对于指导战争,该书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这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发展。作为“战略”概念的发展,中文里的“战略”一词,其字面意思就是“作战的谋略”。学界已有的考证认为,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撰写的《战略》一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战略”为名的著作,这部书后来散佚。 除了作为书名之外,“战略”作为观念使用在古籍也是存在的,尽管并不多见。检索二十五史,可以发现,“战略”作为一个词汇出现了8次。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 与战略相比,在中国古代比较流行,并与今天战略一词词义相近的是另外一些词汇,诸如韬略、权谋、方略和庙算等。“韬略”是指用兵的谋略,又有隐含不露之意;“权谋”是指随机应变的谋略;“方略”是古代使用最普遍的一个战略观念,指计谋策略;“庙算”是朝廷制定的克敌谋略。在上述这些词汇中,方略应该是最重要的观念。一方面,这个观念的内涵与今天的“战略”一词没有多少差别;另一方面,这个观念从春秋至今一直在使用。也许在当代,这个词的使用不如“战略”流行,但就历史发展而言,它的丰富内涵却是今天的“战略”一词所无法比拟的。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10.

“方略”不仅从层次上体现了国家战略的最高地位,而且从内容上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谋略。
在西方,“方略”一词起源于希腊文strategos,该词的原意是“将军”(general)。在古希腊,将军的设置最早出现于雅典。公元前500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Clesithenes)实行改革,把全国划分为1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一人为将军,一年一任,轮次统率军队。体现军事职务的“将军”一词,尽管在其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具有“战略”的含义,但它毕竟与战略观念的产生直接相关,因为它与战略观念都是人类社会的战争活动的产物。将军要在战争中谋求胜利,就必须运用谋略,这样就必然会推动战略观念的发展。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战略观念最早产生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较为发达的地中海地区,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97. 在这一地区,曾发生过一系列重大战争,如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49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两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等。在这些战争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战略家。与中国不同,西方的早期文明中,没有出现像中国古代那样多的军事学著作,记述当时人们的战略实践和战略观念的主要是史学著作。
到了中世纪晚期,伴随着文艺复兴的浪潮,西方的战略思想也复兴了。马基雅维里作为一个代表人物,其著作就是这一复兴起点的标志。纽先钟.现代战略思潮[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3141. 1521年出版的马基雅维里的《战争艺术》是第一部近代军事著作。该书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军事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必须建设国民军,加强训练,恢复古罗马的军纪,认为保卫意大利不能靠城堡,而应靠爱国的和训练有素的国民军决胜于战场。从军事学的角度看,《战争艺术》与其说是战略著作,不如说是战术著作。就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而言,真正体现其战略的是《君主论》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马基雅维里详尽论述了为君之道,或者说论述了君主的治国战略。他认为,君主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和保持权力,他所应考虑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达到这样的目标。尼可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XIV. 在马基雅维里的研究中,尽管没有使用“战略”这个概念,但他对战略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现代战略观念的形成则是以欧洲的拿破仑战争(1799—1815年)为标志。正是拿破仑战争的成功的军事战略实践,为现代战略观念在西方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拿破仑曾说过,有关战略的最好训练就是“反复解读战略艺术大师们的战役”。Encyclopedia International. Lexicon Publications, 1982,17:306. 但拿破仑本人并没有进行战略理论的研究,完成这项工作的是亲身参与拿破仑战争的两位战略理论大师——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西方学界往往把拿破仑、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视为现代战略形成的开创性人物。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19. 若米尼完成了《战争艺术概论》,在书中,他认为,战略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区的最重要点上去的一种艺术”,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的战场”。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87346克劳塞维茨曾参加过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他把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概括为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论体系,其代表作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对战略研究的最突出贡献就是区分了战略和战术。克劳塞维茨认为,战术是在战斗中运用武装力量,而战略则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3. 在此基础上,克劳塞维茨对战略是这样界定的:“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因此,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回答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也就是拟制战争计划;并且,必须把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同这个目标联系起来,也就是拟制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5.
克劳塞维茨对战略问题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所提出的战略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随着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互动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战略研究产生了影响。
二、 从战略到大战略
现代战略概念的产生,无疑是战争的产物。所以,战略是一个军事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战略概念就显现出了局限性。一方面,国家并非时刻都处于战争和进行战争的准备;另一方面,军事力量在非战争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实现国家目标而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再强调战争的战略界定就出现了。利德尔·哈特于1929年将其花多年心血撰写的《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付梓,书中使用了“间接路线”一词。1954年,他出版该书第四版时,将书名更改为《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哈特将战略界定为“战略是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A. 约米尼,等.西方战略经典(下册)[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967. 虽然这样界定还是局限于使用军事手段,但已超出了战争范畴。战略概念的进一步扩展,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互动日益复杂且密不可分的产物。
利德尔·哈特还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他说:“所谓大战略——高级战略的任务,就是协调和管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的全部资源,以便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利德尔·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438. 按照利德尔·哈特的观点,大战略是对军事战略的统领,军事战略从属和服从于大战略。其后,大战略概念进一步发展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前强调军事主导作用的时候。这一阶段,大战略概念突出了赢得战争胜利的目的。1941年,剑桥大学研究员萨特金和韦斯特合著了《大战略》一书。但该书对大战略本身研究并不深,影响也不大。吴春秋.大战略与世界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1. 1941年,美英两国华盛顿会议的备忘录就以“美英大战略”作为总标题。这个文件非常明确地肯定了两国遵循“德国第一”或“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方针。1943年,美国学者艾·厄尔出版了他主编的《近现代战略制定者:从马基雅维里到希特勒的军事思想》一书,在书中,他指出,最高形态的战略有时被称为大战略,是指把国家的政策和军备如此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致没有必要诉诸战争。如果诉诸战争,则确保有最大把握的胜利。吴春秋.大战略与世界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3. 第二阶段是战后时期以军事领域为辅助作用的阶段,这一时期,大战略强调实现的目标是从赢得战争向其他方面扩展。大战略理论出现了三个学派:一是军事学论派。该派理论仍然是坚持前一阶段的观点,强调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心理、外交和军事手段的目的是夺取战争的胜利。二是国家安全论派。该派强调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手段实现国家的目标不仅仅是赢得战争胜利,还应该拓展包括战争胜利在内的国家安全,这以美国证明的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的《大战略》一书为代表。约翰·柯林斯认为,大战略是“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国家力量的一门艺术和科学,以便通过威胁、武力、间接压力、外交、诡计以及其他可以想象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各种程度和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和目标。”约翰·柯林斯.大战略[M].北京:战士出版社,1978:43. 多数美国学者持这种观点。三是国家战略学派。该派学者对大战略目标又进行了拓展,认为不仅应包括实现国家安全,还有其他目标,例如,国家发展。部分学者实际上也认为大战略就是国家战略,例如,伊藤宪一就把“国家战略”称为“大战略”。他说:“大战略不外乎是国家的最高政治战略,它决定着国家的百年大计。它还必须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革命。但是,这种经济的实现和文化使命的完成,其条件是以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和主权为前提。”伊藤宪一.国家与战略[M].北京:军事出版社,1978:12.
比较上述三个学派关于大战略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的相同点:一是强调军事手段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此外,还应有政治、经济、精神或心理等方面的手段。正如戴维·阿布希尔所说,大战略还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它必须包括政治、外交、技术,甚至还有文化和道德,必须综合处理国家力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戴维·阿布希尔.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实现大战略[M].北京:军事出版社,1991:26. 二是都认为军事手段并不是最重要和首选的手段。不同点主要集中于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方面:军事论派认为的战略目标是赢得战争胜利;国家安全论派认为的战略目标是国家安全;国家战略论派认为的战略目标是国家总体目标,包括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