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 - 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用 途:
中 图:
专 业: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 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
ISBN:978-7-301-19490-4 条码:9787301194904
作者: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字数: 444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424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8-05-07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该书从“现代性追求”的角度切入,系统叙述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对这一时段中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有非常深入独到的分析。参与该书写作的5位作者,都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们的共同参与为这段文学史呈现了一个相对客观而全面的面貌。 该书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目前唯一被台湾地区大学中文专业采用为教科书的大陆相关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章节目录:
目录绪论/ 第一节文学启蒙的意义/ ○启蒙的历史依据 ○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 ○“现代化”内涵的扩大 第二节对启蒙的冷静反观/ ○周氏兄弟精神世界中充满矛盾的两条思路 ○现代化主题的矛盾与张力 ○题材的多样化选择 ○文学形式的变革实践 第三节国家现代化及文学的新要求/ ○“国家”核心概念的频繁使用 ○现代文学内部的变迁 ○3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三个审美空间 第四节现代化的中断与变异:中国现代文学前、后期的形成/ ○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分化” ○“中断”的关键因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矛盾的急剧变化 ○观念的调整 ○现代化问题的观察与追问 上编(1917—1937.6)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发生”的概念/ ○以不同的“形象”进入历史叙述目 录○两种叙述的深刻差异 ○现代文学“发生”的诸多“条件” 第二节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近代报业的兴起 ○学会的涌现 第三节“白话”的兴起/ ○白话与近代以来的话语实践 ○语文革新思路的广泛展开 ○“拼音化”方案的推出 第四节近代诗文界的“革命”/ ○“诗界革命”的预期目标 ○“新文体”的来源和多面影响 ○“小说界革命”对思想启蒙和社会改良实践的凸显 第二章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第一节文学革命/ ○《新青年》的“青年形象”与各种新式知识者向它的迅速集结 ○破坏与建设的两个思想维度 ○对文学革命的不同解释及其交锋 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的三个部分 ○胡适对文学形式的探索 ○周作人对思想革命的倡导和推进 第三节文学社团与创作倾向/ ○各种社团的涌起及其主张 ○外来文学的影响 ○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倾向目 录第四节早期白话文学创作/ ○诗歌:最初的实践领域 ○小说的积极尝试 ○各具特色的白话散文 ○初期戏剧的艰难耕耘 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鲁迅/ 第一节鲁迅出现的意义/ ○家庭、世事与“第一要著” ○以“立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思考 ○现代文学的多种崭新形式 ○奠定了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的优秀传统 ○超越个体存在意义的“现代文学的灵魂” 第二节《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中国文学由此跨入“现代” ○探索农民灵魂世界的秘密 ○知识分子形象的两种类型 ○几种基本的叙事方式 ○借历史小说审察传统思想在现代的命运 第三节《野草》和《朝花夕拾》/ ○他的“哲学”就在《野草》里面 ○突破传统文学樊篱的现代性文本 ○《朝花夕拾》的回忆视角 ○老中国灰暗深邃背景烘托下舒缓明丽的抒情基调 第四节杂文/ ○“取今复古”的魏晋格调 ○面对大众启蒙与守住自我的内心 ○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对现代中国文章形式的创造性综合目 录第四章多种小说形式的探索/ 第一节郁达夫与“自叙传”抒情小说/ ○生平与小说创作 ○零余者的人物形象 ○三重精神要素 ○疾病的文学主题 ○“自叙传”的叙述形式 ○小说结构模式的演变 ○《迟桂花》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抒情小说/ ○浪漫的抒情时代 ○郭沫若 ○张资平等创造社小说家 ○冯沅君、庐隐 ○其他小说家 第三节乡土小说的流脉/ ○“侨寓文学的作者” ○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民俗学的价值 ○小说家的怀乡病 ○乡土小说的意义 第四节“为人生”的小说/ ○“为人生”的文学观念 ○叶圣陶 ○王统照 ○许地山 ○宗教色彩与东方文化精神目 录第五章现代散文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随感录”所开创的杂文/ ○产生的背景 ○《新青年》等报刊的各家杂文 ○“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杂文 ○在30年代的延伸发展 第二节周作人与美文的倡导/ ○概念的提出及其艺术特征 ○周作人的实质影响 ○俞平伯 ○钟敬文 ○废名等 第三节朱自清、冰心等人的散文/ ○另一类散文美的出现 ○朱自清散文:“五四”时代的《春江花月夜》 ○冰心 ○何其芳 ○李广田 ○丽尼、陆蠡 第四节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演变/ ○性质与特征 ○兴起背景和发展线索 ○夏衍 ○宋之的 ○邹韬奋 ○范长江 第六章新诗流派的多样化探寻/ 第一节“凤凰之再生”——郭沫若和《女神》/目 录○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 ○富有想象力的情绪世界 ○以“泛神论”为主体的思想和诗歌观念 ○体现多样化的风格 第二节小诗派与湖畔诗人/ ○小诗体式出现的缘由 ○外来的影响 ○冰心对童心、爱、自然母题的建构 ○宗白华 ○“湖畔诗人”的冲击波 ○诗人创作的主要线索 ○汪静之等 第三节“戴着脚镣跳舞”——新月派诗人的追求/ ○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