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谁发明了“全球变暖”?他后悔了!——《大洋传送带:发现气候突变触发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谁发明了“全球变暖”?他后悔了!——《大洋传送带:发现气候突变触发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6-13 09:01:59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大洋传送带:发现气候突变触发器》,[美]沃利·布洛克著,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35.00元(订购
 
  在气候变化和工业排放的关系问题上,“主流”科学家经常信誓旦旦地说:人类排放CO2正在造成气候灾难性的变暖,虽然有一些反对意见,但我们还是听主流的吧?这种想法在我因面对科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而心生厌倦时,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科学的归科学、政治的归政治,这样的简单世界多美好!

  这种思维的惰性,在我的老师江晓原教授看来,是极不可取乃至是有害的——对科学的“警惕”在他已是一种常识,因为在所有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争议中,几乎都离不开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的维度。这就使得宣称“这是一个科学问题”经常变得非常可疑。有一次我们谈论气候科学的不确定性时,我说起下面这个故事,江老师非常感兴趣,对这样“非主流”的叙事,媒体很少关注,读者也就了解不多。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发明了“全球变暖”(globalwarming)这个词的科学家,在35年后的一本书中,对他早年的这个发明表示愧疚,并明确提出对主流观点“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持续积累将超过临界值而不可逆转”并不认同。这位科学家沃利·布洛克(WallaceBroecker,更常用的名字为Wally)在很多领域都是先驱(《纽约时报》语),自然也称得上是一位“主流”科学家。而这本《大洋传送带:发现气候突变触发器》,讲述了从1980年代起作者关于“大洋传送带”的假想是如何形成,又如何经历了世界各地观察数据的验证及挑战的。

    “未来水世界”如何容纳“后天”?

  对这个书名感到“似曾相识”的读者,一说到《后天》就能想起来了——这就是那条贯穿海洋,据说对北半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温盐环流(THC)。在电影里,正是由于它在极区部分径向翻转环流(AMOC,北大西洋表层水下沉向南转为深层水)的中断,才导致地球在一周内就进入了一个新冰期。而发生所有这些灾变的罪魁祸首正是CO2——它使全球变暖,融化了极冰,稀释了流经此处的表层海水使其无法下沉,造成AMOC中断,开启了北半球的速冻模式。

  但这只是电影。对于古气候学研究来说,短短几十年间,人们对于“突变”的想象越来越大胆。沃利的结论与《后天》相差甚远:即使“大洋传送带”中断,也是在一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内逐步衰减。至于现实中它是否正在发生变化,要在几十年的尺度上才能判断。他建议将对“大洋传送带”的关注“适度后挪”(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10年来AMOC无变化)。

  沃利并未在此书中提到“主流”对其理论的接受程度。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为例,五次报告都未使用“大洋传送带”一词,而是以THC或MOC代替,对“大洋传送带”影响全球尺度气候的想法仍有保留。就是说,全球变暖理论对沃利假说的接受度是有限的,就前者而言,灾难性的场面从50年代起就是《未来水世界》(温度及海平面上升)而非《后天》(间冰期/冰期转换)。但IPCC仍然将其列入预测,在最近两次评估报告中都认为未来温盐环流会减弱(将抵消一部分CO2导致的变暖)。如此一来,不管未来气候怎样(变冷、变暖或不变),都将无法证伪CO2的作用。

    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

  这样“强大”到无法阻挡的理论当然不是一天造就的,从沃利的经历看气候变化研究史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知道沃利的人都知道他发明了“全球变暖”一词,并把这件事说得好像是他的光荣成就。现在看起来这个词好像很普通,可是在70年代,实际上大部分观测都局限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一开始是欧洲北部,后来是北美北部。而在60年代,像“气候变迁”“气候振动”这样的词尚且都是相当新鲜的概念(在中国,竺可桢60年代用史料证明气候不是固定不变的,70年代才将这些内容整理发表),且仅超长时段的变化才涉及全球。当这个词被发明出来,它所带来的语言上的震慑力是强烈的,以致于大众媒体都用“全球变暖”替代了“气候变化”。最近几年这个现象得到纠正,只是“气候变化”在内涵上与“全球变暖”等同的谬误,却不是那么容易矫正的。

  可是,如果你见到沃利,千万不要拿这件事恭维他,因为他正为此后悔不迭呢。他跟学生说,如果谁能证明他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人,他愿意提供两百块钱的奖金。为什么他要感到后悔呢?这要从他何以发明了这个词说起。

  研究气候科学史的美国科学史家沃特(S.Weart)有句话说得好:科学家和大众的想法是协同并进的。在环保主义兴起之前,人们对气候灾难的设想一般是冰期的严寒,而温度的上升通常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繁荣。因而在80年代之前,当科学家提起20世纪相对于小冰期的气候时,常使用benign(温和、良好)等褒义词。

  对冰期的恐惧曾在70年代初的世界粮食危机中达到高潮。当时沃利正在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观测所,为一位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逃脱”的地质学家库克拉(G.Kukla)积极游说,试图将其留在美国。库克拉自己也很争气,在仅一年的访学期内,就代表Lamont-Doherty地球观测所致信尼克松总统,警告说下一个冰期很可能在一个世纪内到来,而苏联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冷战时期,什么事一旦涉及到苏联,美国就不淡定。这之后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开始列入美国的政治议程。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沃利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气候变化:我们正处于明显的全球变暖边缘吗?”(Science,1975)

  除了发明了“全球变暖”以外,这篇文章还清楚地回答了“CO2数据与气温趋势不匹配”的难题。CO2会导致气温上升作为一种理论在19世纪就出现了,直到1958年才开始有观测数据。虽然这个值是上升的,与化石能源消耗的曲线一致,可却与气温趋势不一致(气温1940~1970年下降)。这曾让科学界对CO2的关注停滞了一阵子。可是除了这个基于简单的物理机制得出的看似“必然”的结论之外,没有其他理论更适合作为预测基础。

  气候的天文周期理论涉及的是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气候预测几乎没用;曾短暂流行的人类排放气溶胶导致降温的理论(理论值与欧洲北部观测数据一致)基本是个坑,因为气溶胶的作用极为复杂。其实沃利提出的“破解办法”在当时就是矮子里拔将军:用气候模型算出CO2升温效应,与冰芯代用资料得出的“周期外推”结果,二者叠加得出:“降温必将结束,CO2必将变成主要作用。”虽然到2000年这个预测都“应验”了,但之后又不灵了。如果没有这场“冰与火”之战,沃利或许不会像他的好朋友库克拉那样,急于发表尚不确定的言论;可是不管哪种危言耸听,带来的都是对气候学研究的资源投入。

  这之后,沃利对碳循环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很多公开评价,都将这些(而不是“大洋传送带”)作为他对气候学最重要的贡献。但是悔其少作的他,如今对CO2气候作用的模型预测也不像当初那样推崇,这可能是他后悔年轻时说了大话的一个原因。

    两种不完善的推测方法,信哪一个?

  “在模型能够令人满意地再现过去之前,对化石燃料CO2排放影响的预测仍将存疑”,这是沃利在序言中告诉读者的,因为有人批评他的书很少提到计算机模型。

  目前气候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法,一是代用资料(树轮、冰芯等)代替缺少的“观测值”,一是数学模式模拟代表物理机制产生作用的过程。一般来说,用代用资料重建的气候变化,如果能用模型模拟出来,就被认为是可靠的;相应的,若某种模式正好能够后测(“预测”过去)代用资料建立的结果,则认为这种模式是可靠的,其预测能力就显得比较高。之所以需要相互参照,是因为这两种主要方法都有比较显著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当两者不符的时候,信哪个?

  沃利此书中,两种情况都有。最值得一讲的是,关于“大洋传送带”的想法,本身正是受代用资料得出的一个错误结论启发而来。

  如果CO2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必然伴随着CO2浓度的变化。1984年,瑞典的奥什格尔(H.Oe⁃schger)报告了格陵兰南部冰芯中CO2随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的发现。这不仅令科学家开始重视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意义,也让他们更加相信CO2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沃利以及其他人对这个错误常常轻描淡写。事实上,几年后奥什格尔在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中担任第一章的主笔(四人之一),将这个结果写进了报告(11页)。事后证明,奥什格尔的发现只是格陵兰冰贮存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要知道,确认这是个错误总共用了9年(1984~1993)!没有这个错误,还会有沃利的“大洋传送带”吗?会减少科学家对CO2的关注吗?这很难回答。

  有意思的是,这个错误为何能被发现?是因为,CO2的大幅度变化,仅出现于格陵兰冰芯和北大西洋沿岸,已知的任何机制都不能解释这个现象,换句话说,这个发现难以被模型化(J.D.Robert,1993)。

  在这个例子里沃利承认观测是错的,是因为这与他的碳循环理论相抵触。但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标准并不那么清晰。沃利曾一度相信,即使没有大量北极融冰稀释北大西洋的海水,仅靠全球变暖带来的降水增加就能导致传送带的减弱甚至关闭。这是当时气候模型给出的结果。但在此书中,他又选择相信另一种模型,即随着全球变暖,全球水供应会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历史冰期找到了观测证据(当然是间接的)。

  代用资料和模型的“架”打了不是一两次了。跳出沃利的书,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所谓“全新世温度变化之谜”(2014):同样是对全新世气温变化的重建,利用3种气候模式分别模拟出的结果与利用73种代用资料重建的结果,前者升高0.5℃,后者降低0.5℃。这两者出现偏差的原因,尚未达到“观察和理论之关系”的哲学高度,最大的问题还仅在于人们对于复杂现象的把握能力有限,即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缺陷。

  去年Science发表了一篇对“大洋传送带”理论不利的论文,但争论远未结束。不管怎样,沃利写出这本书是令人赞赏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自己的成就和过失一并坦然处之。而它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科学家的说法会变。至于使他改变的那些科学之外的因素,这本书就不会明白告诉你了。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6年6月8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