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张岂之: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 - 名家访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名家访谈
张岂之: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
张岂之 作者为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
2016-09-09 10:39:51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5000年多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表明: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应走入历史纵深,深入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

    “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

    习近平同志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法两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术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重要论断,立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准确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及其时代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诸子百家,据汉代司马谈的看法,其中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既道家)共六家。诸子百家的“家”,就是指形成了学派,有理论、宗旨和传承。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诸子划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的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迸发出耀眼光芒。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这一时期,“士”这个阶层特别活跃,他们大多积极参与和影响政治,也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学术活动。“士”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天下无道”变成“天下有道”,解生民于倒悬,重建社会秩序。“士”的政治地位非常高,因为当时各方诸侯都在互相比拼,需要内政外交各方面懂行的人来辅助,而士人正是这些方面的行家里手。作为士人代表的诸子百家,于是竞相登场,各展所长。

    就哲学思想而言,儒道两家各有侧重。孔子重视“仁”的思想,“仁”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君子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君子的人生价值正在此。老子哲学则不然,“天道”受赞扬,“人道”遭贬损。在他看来,“道”演化为天地万物,没有神力,没有矫饰,自然而然。“人道”当效法“天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就政治主张而言,儒墨两家都倡导贤人政治。在贤人的来源方面,墨子提出“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认为选拔官员要以德能为标准,哪怕地位低微,只要有德有能,就应选拔上来,委以官职,这样才能做到公道正派。在贤人的待遇方面,墨子主张“富之,贵之,敬之,誉之”,也就是给贤良之士丰厚的物质待遇、高贵的社会地位,信任、敬重他们的才能,表彰他们的成绩,营造鼓励贤良之士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样贤人就会越来越多,用他们去治国就会显出成效来。这些选人用人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就自然科学而言,先秦诸子中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是墨家。墨子及其后学的文化贡献,集中表现在他们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做了奠基工作。墨家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对时空、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问题,用逻辑语言加以分析概括,体现了科学家和能工巧匠的创新思路,是诸子百家中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

    正如庄子所说,诸子百家的观点都体现了“道术”即宇宙真理的某一方面。虽然各家各派立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世界的有益探索,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诸子百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华文化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始终以开放姿态吸取各种养分,在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各家理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历史上尽管有过战乱和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关于这一点,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中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人)比世界任何其他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正是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各民族经过迁徙、杂居、通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在血统上互相融合,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特别是在近代,中华各民族共同反抗外国侵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个共同的政治信念,极大地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和百越五大民族集团。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汉族能够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不仅是因为它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上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进行统治的时期,比如鲜卑(北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和满(清)。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前,都处于比中原汉族低的发展阶段,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原以后,不仅未能改变汉族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反而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由此进一步推动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战国时代,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没有成功。汉并天下以后,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地方分裂势力基本被肃清,地域文化也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与这个总的形势相适应,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才真正形成。这个文化共同体虽然以儒学为主导,但并没有阻碍其他学派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于是提出了思想文化的融合会通问题。在唐、宋时期,儒、道、释的融合会通,将中国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汉字源远流长,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实践,逐渐形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与假借六种造字法与用字法,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人文情怀。汉字最初有甲骨文、金文等多种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统一汉字书写,采用小篆。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坚实载体和重要保证。文字的统一,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多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的统一与各地方言乡音并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万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籍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道理与智慧,将世代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孔子对文字很重视,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思想要传播久远,需要有文采的语言文字记载。古人所强调的“三不朽”,其中之一就是“立言”,足见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与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

    丰富的语言文字,需要相关的工具书帮助人们掌握。东汉许慎撰写的字书《说文解字》,通过剖析文字构件(文)来解说字义,对规范字形、字音与字义作出了贡献。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甚至成为显学,代表性的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形成秦汉之际的词书《尔雅》,保留了大量多学科(特别是博物学)知识,为丰富汉语词汇的语言形式、融会沟通词语的意义打下了基础,经过魏晋学者的努力,成为阅读《五经》的重要准备,后被列入儒家“十三经”中。

    独特的语言文字、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形成了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和表达人们审美感受的书法艺术。书法以艺术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修养、爱好与情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般于毫端”。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观、历史观与人生观,它们既受到历代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又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如易学的阴阳相推思想、儒家的中庸学说、道家的相反相成观念、禅宗的顿悟静修主张等。书画同源,中国书法的基本观念和表现方式,对独特的中国国画(水墨画)的形成影响很大,它们共同成为中华文化殿堂中的璀璨珍宝。

    在某种意义上,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传承,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中华民族对外域文化的研究,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翻译,而且侧重思想内容的介绍与阐释,注意从整体性上加以理解,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是从整体上加以研究的,在唐代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公元13世纪初,印度佛教式微以后,其中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全面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结果,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博大精深的文献典籍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对中华文献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括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对于我们从文献典籍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指导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一般说来实行政教分离,没有形成像西欧那样的宗教黑暗时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经学,为不平等社会里的“各色人等”找到了一些平衡点。我们可以看到,皇权统治以经学为工具,而民间亦以经学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历代的官方版刻经籍、社会启蒙读本、民间乡约村规,在思想观念上都同经学有关。西汉时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东汉时“五经”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唐时《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加上《周易》《尚书》《诗经》,成为“九经”;后又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宋代,“十二经”加《孟子》,形成“十三经”。

    儒家的经书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是社会演进的需要,目的是使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而不致发生冲突。儒家经书既维护我国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的分野,又调节个人的喜怒哀乐。儒家经典所体现的包容性、伦理性,使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适用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普及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其中的价值观进入当时青少年的头脑。应当指出,这些观念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需要,但今天不能简单照搬。除去儒家经书,中国还有史书,各个思想文化学派的代表作,以及个人的文集等。经史子集,汗牛充栋。

    对文献的整理,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产生了“汉学”,众多学者精心研究整理古代文献,纠正了许多错误。学者们在研究中探索和掌握了一系列严密的搜集、排比、分类以及识别文献资料的方法,为保护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智慧和心血。
(作者为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


  来源: 《人民日报》(2019年9月2日7版)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彩色插图本)再推新版 (2010.03.25 15:05:06)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