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肉眼紧闭了,但灵魂却开眼了——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漫游者》漫谈文学中的死亡意象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肉眼紧闭了,但灵魂却开眼了——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漫游者》漫谈文学中的死亡意象
蟠龙海
2018-11-15 12:16:59  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濒死的体验以及死后的世界无从传递和保留,描摹起来也颇具难度,但死后之事和后人的感受终是可以被记载的,因此,悲悼悯惜亡者构成了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朱天心就是通过《漫游者》的文学想象,重建与亡父中断了的生命关联和情感交流,如书名所示,悲恸和思念呈现无边无涯之势,漫漶于四野八荒。能把死之恐惧加以美化,写得如此散逸,必对人生抱持着深邃的观望和透彻的觉知。

    很明显,朱天心受到了爱伦·坡等前人的启示,但她笔下的死亡,并不苍凉,反而生就出一丝丝人间烟火气。死神的踪迹也烟消云散,这便是得益于朱天心偏偏把死亡暗合在阳间的世界里去写,造成了“人鬼并不殊途”的意境。追悼亡父,反而使朱天心保持着对生命的省察与觉悟,拓展出对自我疆域的认识,从而最终完成对死亡的超越,这便营造出另一番“死,而不亡”的希望所在。这让人不禁想起台湾电影《父后七日》中的两幅场景:小时候,父亲用单车载女儿回家;父亲的葬礼结束,两者对调位置,女儿把父亲的遗像挂在后座,那一幕,仿佛恰好例证着朱天心笔下的“漫游”二字——血缘生命体的对接、代际情感的追溯、无垠时光的奔逝……无不可以解释张爱玲何以在《对照记》里指着祖父母的老照片幽幽地说:“等我死的时候,他们会再死一次。”

    文学是关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意识的总体性的审美呈现,死亡,只不过是以否定的形式去确证生的价值,死亡彰显的生命有限性,恰恰可以促进每个人探寻、规划和省察自身活着的意义——死亡虽是短暂肉体的终结,但往往又意味着精神的升华,直至永恒。死亡意识、死亡叙事皆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等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故而说文学真正的诞生地是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文学,两者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绝非危言耸听。

    恰是因为与死亡的勾结与媾和,使得古今中外许多文艺作品读来格外荡气回肠、动人心魄:黛玉之死、安娜之死、维特之死是所在作品中最打动读者、最令人深思、也最具美学价值的经典桥段。村上春树、川端康成、渡边淳一等日本作家群体常借樱花、白雪意象之瞬美、易逝,创造出的独特的“物哀美”……笔墨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死亡气息和幽玄的虚无感。传奇般的经历和独特复杂的遭遇,强化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理解,人生后期的沉病重疴,更造就了他对死亡情结有着神经质般的敏感,因此,其作品中的人物时不时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着,但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的,所释放出来的那种大无畏以及从容,分明展现出海明威对死亡的理解和尊重——能以坦然心态,理智地接受死亡,并领悟其真谛,这是一种蔑视死亡、无畏死亡的硬汉精神。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展现了各种形态的“孤独”和形形色色的“死亡”,两者紧密相连——孤独必然导致死亡,孤独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爱伦·坡将死亡意识糅进诗歌中,对生命加以形而上的沉思,在书写中将死亡意识与生命沉思融化为一种审美特质,并通过诗句将死亡的场景寓言化,通过散文诗《沉默——一个传奇》和诗歌《海中之城》《不安的山谷》这些文本,印证了语言与死亡之间那天然不可割舍的联系。

    通常来看,文学家们通过文字不外乎表达对于死亡的三种态度:第一,肯定死亡;第二,否定死亡;第三,超越死亡。《漫游者》通过瑰丽而饱满的想象力,带着父亲的亡魂重游、复刻他的人生路,借此来启示我们生命形式是不朽的,所谓的“死亡”仿佛也只是暂时的,它最终将转化为另外一种存在,与茫茫天地同行。生既是死,死就是生,朱父的“死”与朱天心的“生”之间形成默契十足的回环:“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生死有待邪?皆有所一体。”(庄子《南华经》)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人是必死的存在,不妨说得更诗意点,人终归是向死而生的。或哀戚,或悲壮,总之,死亡成就了文学的核心审美和情趣。死亡之于文学家,正如蛋炒饭之于厨师,考验的都是简中见繁的真功夫。亡父之死,成就了朱天心,既让她跨越年代的鸿沟,对上代人陡增几许了解与敬意,更对生活之况味多有觉知和感怀,从《漫游者》可观之:向死而思,类似于向死而生,贯穿了生与死之间的通途,特别是朱天心把死亡当起点来写,以“死”写“生”,把生的美好当作目标,展现的都是高级的笔意和笔法,无论如何铺陈死亡场景,抑或建构死亡意象,朱天心笔下的文字终极的眷注是征服死亡的凛冽,反其道地歌颂生的快意。换言之,无论死亡何等荒凉、凄厉和恐怖,她都着力激励人们追寻一种生命的真实,死亡造成的天人相隔、生死殊途等悲苦和创伤被她换就了一番团圆、再生姿态。于是,书写,在它远离时间、空间和肉体世界之时,反而体现了生命的大美——死即生,死即美,死亡赋予了写作者以天眼,看到了横亘于幽明两界间的种种可能的图像。

    文学终究让死亡显影,而死亡,反过来,让文学愈发深刻。若读懂了黛玉临死时的种种表现,便可深刻地体悟出林妹妹的爱恨情仇,同理,读懂了《漫游者》里的呼唤和嗫嚅,便可知:凡胎陨灭了,肉眼紧闭了,但灵魂的眼睛却睁开了。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8年11月12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灵魂在观览山海图中诗意栖息——清华社《山海经》第四次重印 (2018.05.24 16:48:05)
  • “最美的书”:有灵魂,更动人 (2017.08.30 9:08:04)
  • 灵魂导师——教育科学出版社《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 (2017.05.10 17:13:58)
  • 沈舒畅,一位用回忆行走,用灵魂写作的80后草根诗人 (2017.03.23 9:58:07)
  • 一次真正的灵魂洗礼——《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02.15 8:30:22)
  • 铁凝忆田间:琢磨诗歌,就是雕琢自己的灵魂 (2017.01.04 11:12:09)
  • 曹文轩:文学当为社会担道义铸灵魂 (2016.10.18 14:46:05)
  • 读书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 (2016.08.30 9:35:55)
  • 郁雨君:每本书都有它的灵魂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辫子姐姐水晶心语系列套装》 (2016.08.17 14:18:27)
  • 痖弦:发现灵魂深处那文学的光——《痖弦诗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5.06 10:43:32)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