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远比写一部小说重要得多 - 名家访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名家访谈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远比写一部小说重要得多
记者 舒晋瑜
2018-12-11 09:06:37  来源: 中华读书报 
 

   
    依然翠绿的爬山虎密密匝匝地爬满高高的院墙,一群鱼儿在倒映着高大建筑的浅水中游戏,偶有金黄色的树叶缓缓飘落在池面,也生怕惊动了这院子的宁静。

  既现代又古朴,既灵动又深沉。步入位于天津大学内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立即被庄重不乏诗意的空间感染;而参观院内的展室,则把我迅速拉回现实:这座集中了冯骥才一生藏品和文学作品的“博物馆”,点滴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他曾无数次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究竟怎样从一个作家转变为一位众所周知的文化遗产保护者的?为什么?

  这是冯骥才最难回答的问题。他在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转向文化遗产保护,很多人不解,甚至怀疑他写不出来了。现在,他用新书《漩涡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回答了这个对他来说“太复杂、太深刻、太悲哀、太庄严,也百感交集”的问题。

  从1990年到2013年,他身不由己地被时代的漩涡卷入,与时间赛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此付出艰辛甚至悲壮的劳动。如果说文学和绘画,是出自于一种本性,文化遗产抢救和教育则是冯骥才的选择。对他来讲,这四件事情是融在一起的。

  “我并不是一个成功者,我是失败者,我想保护的东西,大部分没有保护下来。”

    中华读书报:您的《俗世奇人》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小小说界也深受鼓舞。在长篇小说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什么您还坚持写小小说?

 

  冯骥才:“小小说”最早是河南文学界提出来的,创办了《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他们有很高的文学见识,他们是有眼光的。很多地方刊物,坚持自己的看法、主张、兴趣和审美,而且在学理上不断论证,几十年如一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读者有深远影响。他们支持我,我参与他们的事业。

  至于个人写小小说,谈不上坚持,我什么都写。就像诗人,可能写长诗,也可能写律诗,绝不可能把律诗刻意拉长。我写长篇、中篇、短篇,写大量的文化档案,写文化学的、人类学的、民俗学的文字,也写了大量的关于绘画的文章。长篇小说有长篇小说的素材,小小说有小小说独特的发现,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中华读书报:从1980年代您就从事小小说创作,您如何看待小小说?

 

  冯骥才:我很早的时候写过一篇小小说《哈哈镜》,才五十多字。80年代的写作,非常有激情,那时候也特别年轻,有创作活力。在开放的、自由的时代,觉得所有东西都松绑了。我曾经在《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让心灵更自由》。小小说对写作有一种挑战。小小说不小,要找到特别绝的结尾,要求作家有非常好的文字功底。我偶尔碰到了就会写,写了不少。

  小小说对我来讲是非常独特的思维,是先发现结尾,倒过来写。小说需要细节,黄金般的细节。在成功的小小说的结构中,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像《聊斋志异》中的《口技》,多么逼真;契诃夫的《万卡》,写万卡在信封上写下“乡下祖父收”,“万卡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筒,把信丢了进去……”,就那一个结尾,把生活的无望写出来了。

  中华读书报:最近这几年,您陆续推出了《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等非虚构作品,您是怎么把握的?

 

  冯骥才:第一本写1966年到1970年代末,原来的名字叫《冰河》,出版时叫《无路可逃》,写如何走向文学。第二本写1977年到1979年,是整个社会和国家从文革向改革急转弯的时代,也是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崛起的时代。我特别有感触的是黄河的凌汛,冰一旦解开,上百平米的大冰块,被鼓涨起来的河流以极大的力量冲到岸上。我是用“凌汛”形容改革开放之前的解冻。第三本《激流中》写1979年到1988年。在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邓小平讲到“作家写什么,怎么写,是作家自己的事,不要横加干涉”的时候,掌声像大潮一样爆发出来。所有这些都是我亲自经历过的,这本书写到80年代末第一次现代艺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最后讲:一个时代结束了。

  中华读书报:最新一期(2018年第6期)《收获》刊发了您的新作《漩涡里》。

 

  冯骥才:《漩涡里》从1991年写到2013年,23年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到底是怎么做下来的。我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一系列老城保卫战,完全靠民间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城市;第二件事,是从2000年开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第三件事,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漩涡里》写了二十年来所付出的辛苦,也写了官场中的一些事情,把问题的本质写清楚了。我并不是一个成功者,我是失败者,我想保护的东西,大部分没有保护下来。

    中华读书报:为什么叫《漩涡里》?

 

    冯骥才:我掉进漩涡里,不能自拔,而且不断把大项目放进去,不断搅动,每一个项目都是我心头里的大事。

  中华读书报:纵贯五十年的书写,对您意味着什么?

 

  冯骥才:从60年代中期写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中期,写了五十年的人生。一开始我想写成生命史,后来慢慢想,真正写出来后不是生命史,是心灵史、思想史。实际还是写了一个知识分子个人的心路历程。

  我真正想写的是,我们这代知识分子,是在红旗下长大的,随着国家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在变化,一直有自己心灵的追求,一直把个人要做的事情、个人的选择跟整个时代的命运连在一起,是天生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人。无论是我早期的问题小说、伤痕小说,还是后来的文化小说,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即使有一些看起来是历史小说,实际都有和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思考。从作家向文化遗产保护者的转化,仍然是使命在身的。所以我说,我做文化遗产和学者做文化遗产是不同的,还是有很强的人文情怀。

  中华读书报:您为保护非遗做了那么多事情,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失败者?

 

  冯骥才: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我在2011年曾经直接对温家宝总理提出来。我讲,中华民族创造了一流的历史文化,但破坏遗产也是一流的。我们的后代将认为我们对文化是无知的。我们的古村落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经常是发现一个开发一个,实际就是开发一个破坏一个;要不就是根本不遵从文化规律,而是从眼前的功利出发,改造得面目全非,把真的古村落搞成了假的古村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有多少老村子,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村子的历史,在不知道的时候这村子已经没了。

  后来国家意识到,村落的保护应该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2012年发动立档调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在全国选择5000个极具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命名保护。

  “我最爱的是文学和艺术。我有几部小说要写,人物就在眼前站着,我有写作的冲动,但我必须压抑自己。文化遗产保护远比我写一部小说要重要得多。”

    中华读书报:您的呼吁和行动还是很有效的,做成了那么多事情。包括2006年起中国开始有“文化遗产日”,也是在您的不断呼吁下设立的。还出版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等大部头出版物。

 

  冯骥才:如果二十年前看到古村落的状况,我们以科学的、谨慎的态度去保护会好很多。现在明确要保护的东西,也因为商业化面目全非了。我写过一篇文章《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说传承人认定是一把双刃剑,利弊都有,在这两难中,我们必须清醒。在市场和旅游的驱动下,在消费主义肆虐的大潮流中,文化的产业化、旅游化、商品化,以及传承人的职业化、功利化,正在扭曲传承的目的与遗产的本质。只有坚守科学,才能更好地保护遗产,真正地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作品《诗经》就是口头文学集。我们已经收集了20亿字口头文学资料,三年整理出的第一期数据库已完成8亿8870万字,这是民间文学的一套“四库全书”。这项工作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持,我希望有眼光的、有品位的中国富豪们支持一下我们的文化。

    中华读书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您还是义无反顾做下来了?

 

  冯骥才:作为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做。我把文学放下来。有人认为冯骥才写不下去了,怎么可能!那时候我创作感觉是最好的,我把文学放下去做非遗保护,谁也不知道我内心的苦涩。我最爱的是文学和艺术,我希望写出最好的文学作品,画出大量的画。我有几部小说要写,人物就在眼前站着,我有写作的冲动,但我必须压抑自己。文化遗产保护远比我写一部小说要重要得多。

  没有人劝我做。我觉得我必须做,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世人知道中国还是有人有良心做这个事。

  中华读书报:您办过几次大型的画展,都是为了筹集资金做非遗保护。

 

  冯骥才: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组织了几次画展卖画,在苏州画展卖的那些画,都是我最喜欢的,后来我说,这些画卖了的话,我就家徒四壁了。那批画卖了350万元,现场捐了,收入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资金。苏州画展筹集的资金不够,再去北京办画展,北京不够再去南京……白天往各地跑,做大量的调查,我的很多时间的写作是做文化档案、做普查提纲。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有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专家,我们的一些专家往往是帮助开发旅游的。

  中华读书报:您经常靠卖画筹集资金用于保护文化遗产。

 

  冯骥才:1992年3月,我回老家宁波办画展。展览期间,当地政府说,冯先生,在月湖边上有一个特别好的房子,是贺秘监祠,是为纪念唐代诗人贺知章而建的,政府想把它改造好以后交给文联。如果你整个修缮了,这房子就给你。修缮费用大概需要20万块钱。

  当时如果没有那20万块钱,这房子可能就拆了。我就把我展览中6尺对开的大画拿出五幅卖。过了几天,台湾应氏围棋计点制创始人应昌期来了,特别喜欢一幅《老夫老妻》的画。应先生说:“这不就是我跟我妻子的一辈子吗!”当时他就掏了10万块钱买下来。筹到20万块钱,把祠堂修缮好了,交给了宁波文联。

  中华读书报:当初打响“天津老城保卫战”的时候,您也没想到这么难吧?

 

  冯骥才:全靠民间的力量。我是文联主席,不能动用公家的权力。我邀请当时的历史学者、文化学者、城市史的研究专家、艺术家、摄影家一百多人,用自己卖画筹集的钱组织他们做几个老城的调查,出版了《旧城遗韵》《天津老房子》等系列图集。还真起作用了,五大道、解放路中街……好多天津的历史文化保护下来了。老百姓认同我的做法。

    中华读书报:做这些事情,需要情怀,需要行动力,更需要智慧和策略,还需要勇气。

 

  冯骥才:天津城区要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有一次开政协会议,我跟李瑞环主席说,有一个不好的词,叫“旧城改造”。如果说“老城改造”,我们起码还知道这老城里还有好的东西,但“旧城改造”呢,首先想到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且“改造”都是针对不好的东西而言的,例如知识分子改造、劳动改造等。如果说“老城修缮”就好得多。李瑞环说,“旧城改造”这词是我发明的。当时那可是大会,四百多人啊。我跟李瑞环说:“冒犯了,主席。”李瑞环就笑了,说:“你这话是对的。当时我们没有这个觉悟,我们想解决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你们现在这个观点是对的。”瑞环的气度我是真心佩服的。后来我在天津做了很多事情,他都是支持的。他甚至跟天津市长说,你们要听听冯骥才的意见。

  政府要改造,我觉得是出于好意。但是我们要爱惜我们的城市,这个街拆走的时候,好的东西必须留下来。

  中华读书报:是什么动力在支撑您做这些事情?

 

  冯骥才:完全是因为热爱才做。我认为这是知识分子的天性,一是理想主义者,二是完美主义者,有点傻乎乎的。我又是固执的人,认为对的就要做。但在现实里,有两个力量要面对。一是消费社会的力量。有人认为“非遗”保护的对立面是开发商,从更高的层面理解是和消费社会较量。消费要把一切变成利益。和消费社会的力量较量时,我是弱势;它是利益的我是精神的,你怎么说服它?一是官场。只要和政绩无关,官员就没有兴趣。我赞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以GDP论英雄”。我有一个观点:提出“文化自觉”很好,但是连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自觉?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底,了解才能热爱,热爱才能有文化的自觉,我们真正有文化自觉的时候才会有自信。

  “我是一个读者感很强的人,我很在乎读者。作家最重要的还是有人读你的书。有人读你的书,就是有人接受你的想法。”

  中华读书报:您担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已有多年,现在发展情况如何?

 

  冯骥才:把书桌放在田野上,在大地上思考,让思想既有翅膀,也有双脚,学院博物馆化、对田野和文化体验的重视,是学院的办学理念。现在学院有三个“国字头”研究机构: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我在学术上发现一个问题,口述史是无形的、脆弱的,特别需要保护。另外还包括文学研究室、视觉工作室互为支撑的教研体系,形成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村落、木版年画研究学科特色,承担了很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我们把“非遗”和优秀的民间文化请进校园,举办两届“北洋文化节”和大量非遗展览、学术活动,主要还是想培养人才,让他们在文化体验中成为传统文化自觉主动的传承者。

  中华读书报:您将文学、绘画、文化遗产抢救和教育视为自己的“四驾马车”。

 

  冯骥才:是“四驾马车”,也是“四只手”,该用哪只就用哪只,我也不是千手观音,有四只不错了。

  文化遗产现在和教育合在一起了。我想做一个特别高档的艺术研究院。研究院办的第一个展览是达·芬奇画展,当时意大利的大使问我能不能到意大利办画展,我说我没兴趣去意大利办画展,但是我有兴趣把意大利经典的原作拿来天津办展览。这事还真做成了,他们从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运来49幅画,汇集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西方绘画大师的珍品,当时来参观的有十几万人。我原来想做得特别大,想做一个五四以来文学的研究,还想培养艺术史研究的学生,现在没这想法了,非遗保护占用了太多的精力。

  中华读书报:您现在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每天仍然到学院来?

 

  冯骥才:那天我在家里说了一句话:等我岁数大了以后,预备怎么办——我爱人说,怎么你还没老啊?我经常忘了自己的年龄,忘记自己年龄的人永远是年轻的。我还能做点事情,还有用。我的思维一直保持超敏感的状态。可是有一个变化,我现在岁数慢慢大了,爬山困难了。前年有一次去陕西做“一带一路”方面的演讲,经过彬县大佛寺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不能爬山了。出去的少了,书斋里的时间就多了,小说和绘画自然而然来找我了。所以获得鲁迅文学奖,我很高兴,对我最大的好处是读者回来了。

  中华读书报:您很在乎读者?

 

  冯骥才:我是一个读者感很强的人,我很在乎读者。我刚一开始写作是1978年,楼下有一个信箱,信太多了,我就做了一个大纸箱当信箱。每次送信的一喊我,我就带一个洗脚盆下去拿信,一开信箱,信呼啦下来,盆就满了。特别感动的是,我打开的时候有些信是有声音的:写信的人一边写信一边流着眼泪——那时候我知道眼泪是有粘度的,泪水和钢笔水粘在一起,一打开信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沙沙的声音感动了我。我们已经告别书信,但是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声音。

  实际这么多年我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没有完全失去读者。作家最重要的还是有人读你的书。你创造了这种艺术形象,读者有兴趣;你能提供这种精神食粮,得有人吃。有人读你的书,就是有人接受你的想法。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8年12月05日09版)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冯骥才:别指望人们靠几台节目就对诗歌感兴趣 (2017.03.08 10:00:48)
  • 对话冯骥才:在人性之美表现微弱时,反而能感觉到它 (2016.12.14 12:30:11)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