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百年风度:文化名人的背影 《百年风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精品书摘
百年风度:文化名人的背影 《百年风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10 11:09:30  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故人恰似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百年风度》(张昌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钩沉民国以来数十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传奇和作者亲历的点滴往事,读传奇人生,书中有铮铮傲骨,清雅风流。

  周有光:一生有光

  当2011年元旦的钟声敲响,“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一百零六岁了。孔孟以及皇帝老儿们也只活了七十三、八十四,而周有光即将荣登茶寿(一百零八岁),这是上苍对他的眷顾。他是仁者,更是智者。

  我与周先生相识近二十年了,那时他尚“年轻”(他认为他的生命从八十一岁开始,曾高兴地对我说:他九十二岁生日,一个小朋友送他的贺年片上写着“祝贺十二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叩门拜访,为示对远客的尊重,他往往不劳小阿姨开门,自行策杖揖门迎客。他耳虽不聪,但“武装”起来戴上耳机,与客人交谈,答对如流。他的睿智、博识和反应的敏捷,令我等小字辈不敢放言奢谈,害怕一不小心被他捉住皮袄里的“小”字。《多情人不老》出版前后,我成了他们家的常客,徒手蹭饭也不脸红。再以后,我与周、张两大家族的成员过从较多,所得的“内部资料”也多,所知道他们的家长里短也不少,现写出来与读者朋友分享。

  那时登周府造访,与我聊得最欢的是允和先生,她谈锋奇健,又因我们同姓同籍(皖),她把我视为“张家的孩子”,戏说“犯了错误也不打屁股”。再加允和先生一辈子在有光先生面前恃宠而骄,家里来了客人,允和喜欢把客人邀过来跟自己聊天(或许是好让周先生静心读书、看报、写作)。有光先生素有绅士风度,也甘心谦让;偶有兴致,他会拿一只小凳坐在一旁陪听,那情景,可拼成一幅“妇唱夫随图”。有光先生插话,往往“蓦话三千”,会把话题推到极致。在两位长者膝下,我也会卖乖。新千年我摊开册页,请二老留墨。有光先生大笔一挥“人得多情人不老”,允和先生联下句“多情到老情更好”。他还送我一张1998年拍的新版“伉俪照”,那是“执子之手,与其偕老”的注脚,羡煞人也。

  张允和八十岁时写了篇《温柔的防浪石堤》,追忆她十九岁时在上海滩与周有光第一次约会的情景。他们于1933年4月30日步上了红地毯。沈从文在他们结婚照背后写了一句“张家二姐作新娘”。

  周有光、张允和他们双手这么一握,就是七十八年。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惊涛骇浪。温柔的防浪石堤坚如磐石,他们共同携手迈进21世纪。

  2002年张允和走了。周有光很伤感,他对我说:“我们结婚七十年,婚前交友八年,一共七十八年,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天两人中少了一人!她忽然地离我而去,使我不知所措。”(2003年7月10日致笔者函)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周有光是智者,信中又说:“后来我忽然想起,青年时候看到一位哲学家说:个体的死亡是物种进化的必要条件。我恍然大悟了。我已经九十八岁,活到一百岁也只有两年了,跟她同归灵山,为时不远,这是自然规律。这一想,我泰然了。”

  “拐杖”张允和走了,以后的日子里,踽踽独行的周有光把整理出版亡人的《昆曲日记》当做头等大事。此书稿张允和健在时曾托我,我想安排在本社或其他社出版,未果。九十七岁高龄的周有光,一边伏案耕耘,重新整理允和的手稿,再度搜集发黄的老照片,完善、提升书稿质量,一边请昆曲名家写序,联系出版琐务,于两年后终圆了允和先生的梦。他在赠我的那册《昆曲日记》 扉页上写了“好事多磨”四个字。这真是“甘苦寸心知”了。

  2003年初,有光先生大病一场,他挺了过来,居然奇迹般康复了。是年秋我拜访他,老人家面色红润,容光焕发。他戴上耳塞,耳机线优雅地低垂着,坐在硬木椅上与我对谈一小时,茶都不喝一口。他对我说:“九十九岁生日是在医院里过的。医院送了只大蛋糕,还有一盆花。好多病友从窗外看我这个老龄品种,我成了医院里的观赏动物。”有光先生说时还浅浅一笑,用白手帕不时揩揩额头的汗。我说他大难后必有大福。他又说:“佛家说,和尚活到九十九岁死去,叫‘圆寂’,功德圆满了。而我的功德还不圆满,被阎王打发回来了,要我再读点书、写点文章。”真幽默到极致。我问他的身体近况,他没有直接回答我,只说前些日子,天津有一批他的老学生(七老八十的老教授们)聚会,邀请他这个老老师参加。我问你去了?他说我当然去助兴了!

  周有光出生在常州一个大家族,周氏后裔遍布全球。2005年元月,他的众甥侄们为他出了一本大画册《我们的舅舅周有光》,图文并茂。那是非卖品,有光先生签名送我一册。在大画册内我吃惊地发现有一组周老游泳照片。那是2003年8月,有光先生忽来了兴致,要到北戴河玩玩。儿子周晓平等一行五人开车把他带到北戴河。一见浩瀚的大海,有光先生提出要游泳,命儿子晓平给他买了一套游泳衣,还捎带一顶玫瑰红小帽。七十老者游长江本属新鲜事,百岁寿翁游大海,那当更胜一筹了。拥抱大海之后,有光先生又到沙滩上日光浴;仍不尽兴,又躺在沙滩上沙浴。那一幅幅照片记录了百岁老人的浪漫与潇洒。面对金色的沙滩、湛蓝的大海,儿孙们在沙滩上写字“2003.8.23周有光98岁北戴河”几行字,相机拍下了这“永恒”的一瞬。

  2004年秋,他的妻妹张充和先生由美国到北京举办书画展,展办方请他当嘉宾。周有光即席发言,诙谐迭出:说张充和在美国哈佛、耶鲁教授书法六十年,“弟子三千皆白丁”。他解释“白丁”时说洋人不懂中国的书法艺术,他们学书法不是“写”,而是“描”。还辅以手势助阵,逗得听众捧腹不已。

  周有光八十岁后,连出三本书,影响最大的当属《百岁新稿》。他在自序中说:“希望 《百岁新稿》不是最后一本书。”他的希望变成了现实。

  老骥伏枥,2010年他以一百零五岁高龄出版了新著《朝闻道集》。这在中国出版史上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他引述大量的中外史料,以“俯瞰全球的文化视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背景,语言大师的清通文字,历史老人的清明睿智,现代公民的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丁东),冲到当代思想文化的最前沿,提出一系列令人警醒思考的话题:美国如何长盛不衰?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东西方文明是否可融合?以及“大同理想”和“小康现实”等等。这是一本说真话的书。有人评论,他与巴金一样,是位敢说真话的人。

  在我与周有光先生的过从中,他的博学、他的慈蔼、他的幽默我感受甚多,其例不胜枚举;而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谦逊。他对我说:“我是(文字)专业工作者,一向生活在专业井底,抬头只见月亮那么大的一盘天。离开专业之后,发现井外还有一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我在其中是文盲,我要赶快自我扫盲。”(2009年4月14日致笔者函)他思想前卫,行为也时髦。他用电脑写作时,我尚不知电脑为何物。说来脸红,四通打字机我是在他家第一次见到的。他曾把《人类文化的结构形式》、《后资本主义的曙光》和《苏联历史札记》寄给我“指正”,征求小字辈们的意见。信中他自谦“我,铜臭(学经济,笔者注)不知文学,老来补读史书,乱写杂文,消磨余年。”(2003年9月10日致笔者函)他自称时下是“无业游民”,还谦言他为《群言》写的卷首语是“胡说八道”。我印象极深的是最初我邀他加盟“双叶丛书”时,他说:“我和内子张允和都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名人。我的文章不是文学作品,张允和的文章是随便写写的散文,列入‘双叶丛书’恐怕很不相称。”(1997年10月15日致笔者函)后来还是我请他干孙女曾蔷帮忙,强行拽过来的。他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为《昆曲日记》出版的困境,我想走偏锋,打通关节后,我请允和先生给某人写一信说明介绍该书情况,希望得到关注之类的话,有光先生说此举“万万不可”,“宁可不出”。

  周有光先生上世纪80年代即“换笔”,是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他给我的信,都是电脑打字的,只有署名是手写的。今年四月我贸然给他写了封信,“倚小卖小”,说想收藏他一封手写的信。一周后他即寄来,一笔一画写在方格纸上:“历史进退,匹夫有责”。那是他的哲思,也是警句,更是对我们下一辈的希望,吾当铭记。

  有光先生对当前的青少年成长十分关心,2009年8月他给温家宝总理一封信,专事谈青少年教育问题,托李锐转呈。

  李锐说:“周有光前辈以一百零四岁的高龄发表新论,创造了跨世纪的传奇。”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三多先生”范用

  范用先生已有两个雅号——“范老板”和“文史馆长”,我想再送他一个“三多先生”。三多者,书多,酒多,友多也。
  说牛一点,范用的朋友遍天下,男女咸备,老少兼蓄。我不想一一列名,仅墙上挂的(字画)就有叶浅予、启功、黄永玉、李一氓、华君武、丁聪、郁风等,书柜里藏的(书)有冰心、夏衍、叶圣陶、钱锺书、陈白尘、王蒙、唐弢、黄裳、柯灵、楼适夷、卞之琳等。与他往来的鸿儒、学者、大师们,或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结识的故旧,或是五六十年代的朋(棚)友,大都是亦师亦友,集出版家与作家、作者与读者多元关系于一身,清一色的都是品相端正者。我不知他们之间桃花潭水深几许的故事,惟举我目睹耳闻为例,略述一二。

  有一年暮春,范用偕丁聪到南京三联书店签名售《我画你写》,他乐做陪衬人。正事毕,难得有半天的自由,我提请带他去参观一下金陵的胜迹,他不无遗憾地说:雨花台应该去,当年与他一同被抓进监牢的四个人,三位都长眠在雨花台下半个世纪了,但他此行最想看望的是陈白尘的夫人金玲和老朋友戈宝权。是日,我陪他到陈府,他许是出于恭敬吧,坚持没让车直接开进去,在巷口即下车,拄着拐,一瘸一瘸的,步履维艰,走了七八分钟才到陈宅。推门一见出迎的金玲,七十四岁的他亲切地喊了声师娘(她大范用六岁),一进门厅侧身便到卧室,恭恭敬敬地向白尘先生的遗像三鞠躬,再回客厅时,我见他已泪流满面了。嘘寒问暖之后,他问金玲有什么要他帮忙的,尽管说,他说会尽最大的努力。金玲提及出版《陈白尘文集》事,迄今仍没有多大实质性的进展,她说她有点愧对亡者。这个问题提得有点令人尴尬,因金玲不知我就供职于这家她联系的出版社。其实,在此之前,范用在电话和信中,多次向我提及,述说陈白尘是他的老师,他是江苏人,晚年工作生活在江苏,出文集的事务请多关照。此刻范用善解人意,一面安慰金玲,一面细说这项工程浩大,出版社方面也有难处……他说回京后再做多方面工作,促进促进。他宽慰金玲,一定会解决的。说也凑巧,在他离宁后不到一周,经江苏省委关怀,多方协调后出版社正式接受 《陈白尘文集》,并签约。当我将此事告诉范用时,他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我代表陈先生所有的学生感谢贵社。”后来我才知道范用返京后,正多方约请陈白尘的老友、学生们集资,为陈白尘出文集。金玲日后含着泪告诉笔者,陈白尘去世后,她抱着一家出版社的退稿《牛棚日记》,找到范用家。适逢那天范用被车撞断腿骨卧床。范用见状,硬撑着身子,接过文稿,放在枕头边,恳请金玲把稿子留下,由他处理。赋闲在家僵卧病榻的范用使尽浑身解数,终于让《牛棚日记》问世。在1995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陈白尘生平与创作展览”开幕的当儿,大病未愈的范用拄着拐杖赶到展览厅,让他的儿子抱着一大包刚从印刷厂里取出、散发着墨香的《牛棚日记》,送给与会者。谁能不为之动容?而这本书封面设计署名叶雨(业余),正是他范用亲手绘制。一株亭亭玉立的苇草,简洁精练,潇洒自然,极富寓意。此举表达了一个学生对师长的崇敬之意。难怪金玲多次向笔者说:“范用先生是个大好人,我真想给他叩头。”

  范用在位时搞出版,命中注定要为人作嫁。如今在家待着,他一双停不住的手仍一刻不闲。艾青先生健在时,他曾许诺为艾青出一套小开本精巧别致的艾青诗集。现在,他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艾青已作古,他已退位。照理说也可作罢,但他仍时时萦挂心怀,热情向我推荐。我亦无能,代为引荐另一家出版社。当我告知这一选题已被接纳时,范用直说“谢谢,谢谢”。言语恳切得好像那书是他自己的一般。

  范用对朋友向来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他与叶浅予先生结识有一个甲子,叶老的回忆录《细语沧桑话流年》是范用担着风险出版的,可范用从不向叶浅予讨画,这倒弄得叶浅予很想不通。叶老问朋友们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这个范用看不起我的画?当叶浅予明白范用是个从不伸手严格自律的君子后,专门为他画了一幅画,亲自送上门,还正经八百地说:“你穷,又好酒。这幅画我就特地不署上款,便于你将来换酒喝。”据我所知,范用藏画甚丰,除了他曾向郁风、王世襄伸过手,其他都是朋友们主动送的。为出版朋友们有价值的书稿、译文,范用曾担过巨大的风险:《理论风云》、《为人道主义辩护》,及《第三次浪潮》、《宽容》、《情爱论》和《婚床》等。

  范用不仅拥有像巴金、冰心、夏衍这些长辈朋友,还有一批常人所没有的孙辈小朋友。他给母校镇江穆源小学小朋友写过数十封信,自费请人打印寄发;他自己动手制作了穆源学校模型;为了弘扬穆源精神,他靠记忆整理、修改了穆源校歌,让孩子们咏唱;还向穆源小学赠送他的图书、藏画……难怪少先队穆源大队有个“范用中队”。这就是范用,一个“一辈子当人梯,一辈子为人作嫁”的范用先生。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2.9.2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让人不放心的“风雅”《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景》广西师大社 (2008.09.26 14:24:54)
  • 《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序——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04.30 12:33:35)
  • 徐志摩“乱点鸳鸯谱”---《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21 8:36:05)
  • 交大走出的文化名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春风桃李——从交通大学走出的文化名人》 (2006.04.29 9:51:55)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