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5G来袭,出版业内容和用户将受到哪些深刻影响? - 业界观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证据法的理论反思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魅力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财经基本技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编商务日语函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级手语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页 > 业界观察
5G来袭,出版业内容和用户将受到哪些深刻影响?
2019-05-31 09:07:57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2019年05月30日 
 

  编者按:5G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业意味着什么?在新技术面前,出版业又该何去何从?2019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孙真福认为,5G时代,出版业要聚焦内容和用户,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类即将迎来5G时代。聚焦内容和用户,应用新技术创新出版产品形态,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网络化的阅读需求和传播方式,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

  5G时代对出版业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出版业通过对传统出版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随着5G通信技术的全面落地,融合出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5G最直观的特点是移动网络速度更快,据说可达到4G的数百倍。从深层次来看,它会与当前方兴未艾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提升整个社会的互联和智能化程度,甚至越来越接近尼葛洛庞帝20多年前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所预言的:比特对我们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5G背景下的新时代,让有千年历史的出版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出版业发展历程表明,技术从来不是碍出版业发展的阻碍力量,相反推动了出版业的转型升级。20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使出版载体从沉重的竹简变为了轻便的纸张;1000多年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图书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30年前,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出版告别了铅与火时代。可以预见,当今5G等新技术的发展,定会开启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全新时代。

  畅想5G大潮对出版业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内容、用户两个方面。这其中既有与行业根基、行业优势紧密联系,需要坚持不动摇的部分,也有随着外部环境和技术变化,需要抓住机遇、应时而变的部分。

  从PC时代到3G、4G,再到今天的5G,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我们的内容研发能力。虽然5G技术会使更多的富媒体内容成为主流,从而大大降低内容生产的门槛,但海量的内容井喷并不意味着“内容为王”受到瓦解。今天的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头部内容!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把优质的内容与先进的技术有机融合,并努力契合用户的需求。作为以内容生产为主业的出版企业和出版人,研发、加工并精准投送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优质内容始终是不能丢掉的看家本领。对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定力。

  从内容的表现形式、到达能力及生产方式来看,技术的变革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广阔的提升空间,值得我们充分发掘、应用。当前融合出版产品形态缤纷多彩,远远突破了传统内容表现形式。除了电子书,短视频、有声书、知识服务产品等风起云涌。相信未来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与读者互动性较强的内容将会成为重要的拓展方向,VR、AI内容也会获得更好的展示空间。

  从内容到达能力来看,5G技术将极大提升知识信息的传递能力。中国古人云“无远弗届”,就是不管多远,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5G可以使内容更便捷、更快速地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对用户的阅读习惯和消费方式将产生质的改变。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境:未来家庭、公共场合的阅读产品,肯定不止图书、手机、阅读器,镶嵌在家具等生活用品中的各种小小的阅读、视听设备,都有可能成为用户的消费载体,来高度智能化的教室也将为数字化教育内容提供更多的搭载空间。当然,以上情境对内容表现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满足于文字和纸质图书必然是要落伍的。

  5G对内容提升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内容的生产方式。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内容生产方式还比较传统,滞后于时代。编辑审稿、校对依托的还是纸介质,并以人工肉眼为主,缺乏内容资源库的有力支撑,许多内容重复组稿、重复审校,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把编辑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牵扯在繁琐的案头工作中,影响了策划创意能力的发挥。现在虽然也有一些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软件,但成熟度还不够。我们希望借助5G和人工智能技术,使书稿的流转真正变为无纸化的操作,人工智能审稿的精准性接近人、超过人,甚至在内容资源库支撑下,智能化机器人可以承担起部分写稿任务。果真发展到这一步,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内容生产方式将是颠覆性的改变,对于出版业的意义将是非凡的。

  从用户的角度看,传统时代找到用户就能生存,数字化时代找到精确的用户数据才能生存。出版业长期的一个痛点就是缺乏精准的用户数据。我们每年卖出很多图书,拥有许多用户,但很难知道是哪些用户在看,他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这让我们难以掌握数字化时代的主动权。这些年借助二维码等手段,我们在贴近用户方面已经有所改观,但5G技术能让我们与用户的沟通更加实时便捷,出版社可以更加快速、精准地了解读者,对读者阅读形成的大数据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利用,从而定制化生产更多优质精准的内容资源。

  我们甚至可以畅想:随着5G带来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本纸书也有可能变成物联网工具,读者在阅读纸书的过程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与出版人及其他读者产生互动。这样,出版业的用户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现在互联网的流量和用户是稀缺资源,而我们出版的一本本图书是自带流量和用户资源的,5G或许就是把我们的这些资源充分激发出来的助推器。

  总之,内容与用户是出版业发展的两大根基,出版人要抓住5G时代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在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凤凰集团在融合出版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

  凤凰集团自2006年提出“数字化战略”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第一,加强融合出版的基础性建设。

  作为传统出版企业,凤凰集团数字化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组织机构建设,形成了千人规模的融合出版队伍;建设了中心机房、演播室,进行了网络设备改造,并购置了服务器、存储等多种设备;重点进行了图书资源库、助教资源库、基础教育试题库等基础资源库建设。

  第二,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准重点、切入点。

  将数字化教育出版作为融合出版的重点推进领域。我们对凤凰版基础教育课标教材进行了基于多终端、多平台的多媒体数字化,实现了教育出版核心内容资源的升级。集团所属的学科网日更新各类内容资源1万多套,全国合作学校3万多所,拥有2600多万会员,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平台。针对职业教育新需求,凤凰创壹公司致力于AR/VR仿真教学培训软件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虚拟现实引擎,为3000多所院校开发了包括数字工厂、机器人、无人机、机电、数控等在内的110个专业大类,700门VR&AR仿真教学培训精品课程,700多万个三维互动教学实训资源,颠覆了传统的静态抽象、以书本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

  在大众数字出版领域,我们结合国有文化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将全民阅读作为大众出版数字化工作的切入点。在大力推进传统农家书屋建设的同时,连续八年独家承担江苏省数字农家书屋项目,在全省建成13617个数字农家书屋,覆盖1万多个行政村。阅读平台中整合了大量图书、期刊、报纸和视频,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去年我们推出的“党员干部E读本”,以电子书阅读器、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十几万种精选电子书,全面对接“党的十九大重要文件出版物”、“两学一做书单”等内容,为党员干部打造随身携带移动书屋,创新了党的理论思想传播方式,今年正在研发党政干部智能学习音箱。

  第三,以全新的数字出版理念指导融合发展工作。

  数字出版并非对传统出版的简单平移,而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新型出版方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努力以开阔的思路推动融合发展工作,建立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其中,既有纸质出版衍生的数字化提升产品,也有以内容为核心的软件平台和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化的内容和知识服务产品。我们积极拓展影视产业,实现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链延伸,先后拍摄了《父亲的身份》《左耳》《山海经》等热播影视剧。我们还建设了规模和效益业内领先的凤凰云计算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虽然我们在融合出版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互联网业界的先进企业,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集团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在凤凰集团近200亿元的收入规模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同时,在整体收入中,大部分是来自于这些年组建的数字出版专业机构,来源于传统出版、发行单位的占比较低。

  其次,我们的拳头产品还不够硬。虽然我们的融合出版有一些拳头产品,比如数字化教材、学科网、职教实训系统、译林电子书等,但数量仍偏少,许多内容还比较传统,创新性和用户体验方面比较薄弱。

  最后,与用户的粘性还不够强。凤凰版图书有众多的读者,并拥有直接面对读者的1000多家新华书店门店,众多的读者来来往往,但很少能真正沉淀下来,转化成线上的用户和流量,与凤凰形成高粘性关系的尚不多。这些是我们的痛点,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内容和用户是5G背景下出版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应因5G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聚焦内容和用户两个着力点,打造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创新型文化企业和产品。

  内容建设方面,首先要从根上做起,以专业化、品牌化为努力方向,向专业细分领域垂直拓展,做精产品、做深产品线。其次要聚合优质生产资源,密切与高端作者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原创能力、学术水准和产品品质。同时,要研判市场、贴近消费者需求,努力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内容产品。

  在数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知识服务、有声书、网络课程等新型融合出版产品的开发。5G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高速率,将为VR、AR技术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要更加重视5G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将不断成熟的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运用到融合出版产品的开发中,并针对5G所带来的日趋丰富的载体、情境,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要倡导、鼓励出版社及其图书编辑部门向融合出版机构转型,将图书的开发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统筹策划、同步实施,努力催生全媒体的融合出版产品。只有这样,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层次融合。

  在内容生产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运用5G新技术变革我们的生产方式,争取实现内容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凤凰集团拥有国家新闻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力争在智能编校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用户建设方面,一方面要继续用好微博、微信、二维码等新媒体手段,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联系。同时,要运用整体思维,借助5G时代的技术手段,将图书、期刊、报纸、书店、新媒体的用户资源充分整合,建立起统一的用户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与我们的用户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不仅要优化读者体验,而且通过大数据分析,逐步做到按需提供服务、精准推送产品,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满意度。同时,要积极尝试将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付费平台、新闻发布平台与读者服务平台相对接,使用户被引流到线上之后能够沉淀下来,通过消费的内容和服务产生更大价值。

  数字化是5G时代最为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有着强大的创造和创新潜力。站在新的起点,出版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出版集团要着眼未来、自强自立,不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我们强化融合出版的着眼点不能只是为了与同行业竞争,而是要立足于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跟整个互联网行业、IT 行业竞争。唯有如此,出版业才能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光有人力、物力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倒逼我们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要激发内部员工的活力,继续优化、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探索股权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在融合出版领域创新、创业。其次,要借助外力,通过项目合作、并购参股、人才引进、学术咨询等方式,嫁接、吸收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2019年05月30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