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电子书供不应求现状亟待改变 - 数字出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数字出版
电子书供不应求现状亟待改变
2018-04-20 16:43:3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4-20 
 

  编者按 4月13日,《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在杭州发布。该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图书阅读数量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目前,图书馆对电子书有很大需求,而出版社掌握着众多出版资源,那么为什么两者的手却握不到一起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在浙江新华主办的“纸电一体化背景下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实践”论坛上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寻找其中的答案。

    电子书需求旺盛,但出版社对图书馆在电子书方面的供应却远远不够。在阅读市场日趋纸电一体大背景下,改进电子书供不应求现状成为当务之急。

    在浙江新华主办的“纸电一体化背景下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实践”论坛上,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王新才,《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执行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均表示,图书馆对电子书采购有强烈愿望。然而,市场上电子书供不应求、纸电一体平台不完善的现状,让图书馆有些失望。

    数字阅读风头强劲

    据《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的数字阅读用户超过2亿,而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接近4亿,其中14—35岁青年阅读用户占比超过七成,高中及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近九成。

    此趋势也在高校有所体现。据蔡迎春介绍,2016年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均达到54.4%,相比2015年提高3.1%。另据上海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调研,上海的40余家高校图书馆中,数字资源占70%的有8家,50%至70%的有12家,不足50%的有20家。

    还有两组数字显示出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使用远远高于纸本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2013年的数字阅读量是1427万篇,2016年是2884万篇。香港教育大学图书馆2010年至2017年间电子资源使用量增加了8倍,电子刊的使用量增加了4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电子期刊正在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的主力军,电子图书也正在成为馆藏图书的重要板块。

    对此,王新才表示赞同。王新才以纸本图书与数字阅读日均时间比较做例证。2010年双方的时间差仅为40.2秒,2014年纸本图书与数字阅读日均时间分别为50.94分钟、92.48分钟,两者时间差接近1倍。此后数字阅读日均时间继续猛增,2015年为182.11分钟,2016年为190.97分钟,其间读者花费在网上阅读、手机阅读上的时间占比均超过60%。

    用户愿意为电子书买单

    何谓电子书?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必须通过特殊的阅读软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通过网络连接下载至一般常见的平台阅读的书籍,是一种传统纸质图书的可选替代品。电子书不等于数字化纸质书,电子书并非只是单纯地把书籍内容转换成PDF等格式的数字化行为,而应该是增强版的书籍。

    对读者来说,电子书的诸多优势有目共睹。比如,技术使得阅读内容从文字、图片扩展到了音频、视频,阅读可随时随地,电子书中多媒体的使用让阅读的趣味性增强。对电子书字体、字号、配色方案等的选择,让阅读个性化追求成为现实。自带注释连接和字典查询,实现知识脉络的梳理,让阅读的便利性提升。部分资源免费获取,同一种书籍电子版价格远低于纸质版,让阅读的成本下降。

    对于图书馆来说,空间的限制、提高借阅率、读者阅读形式的改变等,促使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决定,将更多采购经费用于数字资源采购。

    据王新才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至2016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经费逐年上升。“自2015年起,我们花在数字资源上的费用已超过花在纸本上的,原因在于电子资源涨幅太快。”王新才说。

    用户愿意为电子书付费,从《白皮书》中同样可见:2016年为60.3%,2017年升至63.8%。其中,2017年愿意为单本电子书支付的平均金额为13.6元,相较于2016年的8.9元增长了52.8%。

    在蔡迎春看来,阅读趋势的改变为高校图书馆购买电子书作了决策。

    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相比电子书火焰般的市场需求,市场上提供的包括电子书在内的数字资源产品还不尽如人意。

    在论坛上,王新才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7月至2016年6月,19家出版社订购平台可供电子图书数量始终为零。

    半年内电子书超过20条信息的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条)、中央编译出版社(32条)2家。一年内有60条以上信息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62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2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04条)、中央编译出版社(132条)4家。

    一年后,电子书可供量达到纸书年采量1/4至1/2的有武汉大学出版社(56条)、中华书局(84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6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57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5条)、南京大学出版社(170条)、中央编译出版社(215条)、清华大学出版社(615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31条)9家。

    “不少出版社电子书数量没有加‘选中率’指标。即便如此,与纸本年采集数相比,平台可供电子书数量几乎是可以忽略的。看来,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并未通过自己的网站同步发售纸书的电子本。”王新才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打开部分出版社网站发现,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步发售的不多,真正实现“纸电同步”发售的出版社数量极少,即使在这些少数的几家出版社中,电子书的数量占各自图书出版总量的比例也极小。比如,后者中有的出版社有电子书板块,但没有具体书目信息;有的出版社有电子书折扣提示,但无法阅读;有的出版社有电子书板块,但不能阅读。

    图书馆对电子书有需求,出版社有资源,两者的手为何握不上去?记者调查中发现,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收益太少是原因之一。

    据化学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温强介绍,该社有5种核心期刊,在某知名期刊网的年收入仅有几千元,“这真的没法做,当然电子书同样如此”。

    此外,还有版权归属问题。“今天授权他一本书,明天他能上线一千本,分成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卖了一万册,可他说只卖了100块钱。”温强说。

    如何改变现状?温强建议:打通数据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开发智能产品,解决数据垃圾问题。在温强看来,这3个痛点说明了绝不是内容多、技术水平高就好,而是适合的最好。

    蔡迎春也建议出版社突破版权困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让电子书不再是纸质书的附属品;另外,也要认识到“纸电同步”对于作者、读者、出版方、销售方、图书馆来说是多方共赢的良性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4-20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