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与机床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金属切削与机床
|
ISBN: | 7-5606-1628-3 |
条码: | |
作者: |
聂建武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2.00
折扣价:¥20.90
折扣:0.95
节省了1.1元
|
字数: |
494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9200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6-0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试图将传统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全书以金属切削加工为主线,讲述了金属切削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各种切削过程的特点,相关机床的组成、传动分析及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用。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在机械加工实践中正确选用各类刀具及切削用量,正确选用和使用各类机床,并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以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加工等相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系,免费提供。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绪论 1
第1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 4
1.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4
1.1.1 切削运动 4
1.1.2 加工表面 5
1.1.3 切削用量 5
1.2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6
1.2.1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6
1.2.2 刀具静止角度 7
1.2.3 刀具工作角度 12
1.3 切削层参数、金属切除率及切削方式 15
1.3.1 切削层参数 15
1.3.2 金属切除率 16
1.3.3 切削方式 16
第2章 刀具材料 18
2.1 刀具材料的性能及分类 18
2.1.1 刀具材料的性能 18
2.1.2 刀具材料的分类 18
2.2 高速钢 19
2.2.1 普通高速钢 19
2.2.2 高性能高速钢 20
2.2.3 粉末冶金高速钢 20
2.3 硬质合金 20
2.3.1 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性能及牌号 20
2.3.2 硬质合金的选用 21
2.4 其它刀具材料 23
2.4.1 陶瓷 23
2.4.2 超硬材料 24
2.4.3 涂层刀片 24
第3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 25
3.1 切削变形 25
3.1.1 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切屑形态 25
3.1.2 切削变形区的划分及变形程度的衡量 26
3.1.3 积屑瘤、鳞刺、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 28
3.1.4 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30
3.2 切削力 32
3.2.1 切削力与切削分力 32
3.2.2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33
3.2.3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35
3.3 切削温度 38
3.3.1 切削热 39
3.3.2 切削温度的分布 39
3.3.3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40
3.4 刀具磨损 42
3.4.1 刀具磨损的形式 42
3.4.2 刀具磨损的过程 43
3.4.3 刀具磨损的原因 43
3.4.4 刀具磨损限度及耐用度 44
第4章 提高金属切削效率的途径 47
4.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47
4.1.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指标 47
4.1.2 改善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48
4.2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48
4.2.1 前角和前刀面的选择 48
4.2.2 后角和后刀面的选择 49
4.2.3 主偏角、副偏角及刀尖的选择 50
4.2.4 斜角切削与刃倾角的选择 52
4.3 切削用量的选择 53
4.3.1 合理切削用量及选择原则 53
4.3.2 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53
4.3.3 切削用量选择举例 57
4.4 合理选择切削液 60
4.4.1 切削液的作用 60
4.4.2 切削液的种类 61
4.4.3 切削液的合理选用 61
第5章 机床的基本知识 62
5.1 机床的类型和型号 62
5.1.1 机床的类型 62
5.1.2 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63
5.2 机床的运动 66
5.2.1 表面的成形方法 66
5.2.2 机床的运动 68
5.3 机床的传动 70
5.3.1 机床的传动装置 70
5.3.2 机床的传动链 73
5.3.3 机床传动原理图 73
5.4 机床的传动系统 74
5.4.1 机床的传动系统 74
5.4.2 机床传动系统的调整计算 75
第6章 车削加工与车床 77
6.1 车削加工 77
6.1.1 车削加工的相关概念 77
6.1.2 车刀 78
6.2 车床 86
6.2.1 CA6140型卧式车床 87
6.2.2 其它车床简介 100
第7章 铣削加工与铣床 103
7.1 铣削加工 103
7.1.1 铣刀 104
7.1.2 铣削用量和切削层参数 108
7.1.3 铣削力 110
7.1.4 铣削方式 111
7.2 铣床 113
7.2.1 X6132型万能升降台铣床 114
7.2.2 其它铣床简介 118
7.3 铣床附件 120
7.3.1 立铣头 120
7.3.2 圆工作台 121
7.3.3 万能分度头 121
第8章 钻削加工与钻床 126
8.1 钻削加工 126
8.1.1 钻孔 126
8.1.2 扩孔 135
8.1.3 铰孔 135
8.1.4 锪孔 137
8.2 钻床 137
8.2.1 台式钻床 138
8.2.2 立式钻床 138 8.2.3 摇臂钻床 139
第9章 镗削加工与镗床 144
9.1 镗削加工 144
9.1.1 镗刀 144
9.1.2 镗削加工 148
9.2 镗床 150
9.2.1 卧式镗床 150
9.2.2 坐标镗床 155
9.2.3 落地镗床 156
第10章 刨削加工与刨床 157
10.1 刨削加工 157
10.1.1 刨削 157
10.1.2 刨刀 158
10.2 刨床 159
10.2.1 牛头刨床 159
10.2.2 龙门刨床 160
10.2.3 插床 161
第11章 拉削加工与拉床 163
11.1 拉削加工 163
11.1.1 拉削 163
11.1.2 拉刀 166
11.2 拉床 169
11.2.1 卧式拉床 170
11.2.2 立式拉床 170
11.2.3 连续式拉床 171
第12章 磨削加工与磨床 172
12.1 磨削加工 172
12.1.1 砂轮 172
12.1.2 磨削运动 176
12.1.3 磨削过程 176
12.1.4 磨削力与磨削温度 177
12.1.5 砂轮的耐用度及修整 179
12.1.6 磨削质量 180
12.2 磨床 181
12.2.1 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 181
12.2.2 其它磨床 190
第13章 齿轮加工与齿轮加工机床 196
13.1 齿轮加工 196
13.1.1 成形法加工 196
13.1.2 展成法加工 197
13.2 齿轮加工机床 201
13.2.1 滚齿机 202
13.2.2 插齿机 213
13.2.3 剃齿、珩齿和磨齿 215
第14章 数控机床与编程 220
14.1 数控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220
14.1.1 数控加工的特点 220
14.1.2 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 220
14.2 典型数控机床 221
14.2.1 数控车床 221
14.2.2 数控铣床 222
14.2.3 加工中心 223
14.3 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 225
14.3.1 数控机床编程的基础知识 225
14.3.2 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 230
14.3.3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234
14.3.4 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247
14.3.5 数控机床的自动编程 263
第15章 特种加工及设备 267
15.1 电火花加工 268
15.1.1 电火花加工原理 269
15.1.2 电火花加工机床 272
15.2 电解加工 273
15.2.1 电解加工的原理与规律 274
15.2.2 电解加工的基本设备 278
15.3 激光加工 279
15.3.1 激光加工的原理与规律 279
15.3.2 激光加工机床 282
15.4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 284
15.4.1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概述 284
15.4.2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方法 286
第16章 机床的安装、验收与维护 287
16.1 机床的安装 287
16.1.1 机床的基础 287
16.1.2 机床的安装 289
16.2 机床的试车与验收 291
16.2.1 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292
16.2.2 机床的负荷试验 292
16.2.3 机床的精度检验 293
16.3 机床的维护、保养与维修 303
16.3.1 机床的维护 303
16.3.2 机床的保养 303
16.3.3 机床的计划维修 304
16.4 机床的润滑 304
16.4.1 常用润滑材料及选用 304
16.4.2 常用润滑方法 306
16.4.3 机床的润滑图 307
附录 金属切削机床常用符号 309
参考文献 325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机电类系列教材的基本要求,并吸收了相关院校所进行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成果而组织编写的。本书是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的试用教材,同时可作为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试图将传统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 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本教材既体现了综合性,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知识的完整性和切削技术的自身规律,保持了教材应具有的科学性。全书以金属切削为主线,讲述金属切削的基础理论、基本规律,各种切削过程的特点,相关机床的组成、传动分析及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用。其中,第1~4章为切削原理部分,第5章为机床的基本知识,第6~13章为各种切削加工与相关机床,第14章为数控机床,第15章为特种加工及设备,第16章为机床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在体系上力求新颖,文字力求准确,选图力求简练;在内容的取舍与深度的把握上,注意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了学生在金属切削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素养两方面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书按118个学时编写。其中安排了10项实验,大约需要22个学时。课程实验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条件,可以随课程进度安排,也可把几个实验集中起来开设实验专用周或综合实验。 本书由聂建武副教授任主编,宁广庆副教授和夏粉玲副教授任副主编。全书共16章,其中第1~5章由宁广庆副教授编写,绪论、第6~13章、第16章及附录由聂建武副教授编写,第14、15章由夏粉玲副教授编写,全书由聂建武副教授统稿、定稿。 本书由兰建设副教授主审,他对全书进行了仔细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领导和有关院校同行的大力支持,魏康民副教授、赵云龙副教授和胡新社工程师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