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务(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务(第二版)
|
ISBN: | 978-7-300-33813-2 |
条码: | |
作者: |
劳赐铭 朱颖 丁莹莹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2-1 |
开本: | 16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
字数: |
28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60页
|
发行编号: | 338132 |
每包册数: |
10
|
出版日期: |
2025-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和当代劳动教育的现实需要,以及大学生劳动指导的实际需求出发,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哲学历史、劳动精神、创新性劳动、公益性劳动的相关知识,是目前为止市面上涵盖劳动教育最广的教材之一。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不仅有劳动哲学历史、劳动法规、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普及性内容,还具有三个特色。一是此为一本东西部协作开发教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省商贸学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交流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材建设新模式,优化了“非遗技艺”“农耕劳动文化”等内容。二是每一个项目除常规的“任务导引”“任务描述”“任务知识”之外,还根据实践性课程的特点设置了“任务实施”“知识测验”,供授课教师参考和布置作业。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及大力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编写了绿色低碳生活、现代智慧农业、数字劳动等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劳动的习惯,也能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此外,在编写体例上,本书图文并茂,既有引导案例,又有延伸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且拓宽自己的视野。 本书集专业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劳动教育指导或研究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劳赐铭,研究员,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思政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朱颖,教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主要从事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丁莹莹,副教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劳动与美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劳动教育、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农业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担任浙江省访问工程师、浙江省创业导师等。
|
章节目录: |
项目一 劳动哲学历史 1 任务一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 任务二 人类劳动演化简史 7 项目二 劳动精神面貌:三种精神 11 任务一 劳模精神 12 任务二 劳动精神 22 任务三 工匠精神 32 项目三 和谐劳动事关你我:劳动者权益保障 39 任务一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40 任务二 社会保障 52 任务三 劳动组织 58 项目四 构筑劳动者“防护网”: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 63 任务一 关注劳动安全 64 任务二 预防职业病及工伤 73 项目五 劳动能力与未来劳动 85 任务一 创造性劳动 86 任务二 职场通用技能 95 任务三 数字劳动和未来劳动 99 项目六 生活因劳动而美好:大学生与生活劳动 109 任务一 认识生活劳动 110 任务二 生活劳动窍门 119 任务三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28 项目七 青春因奉献而闪亮: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 137 任务一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138 任务二 勤工助学 145 项目八 传承古韵匠心:非遗技艺 155 任务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6 任务二 非遗技艺 161 项目九 探寻农耕文明:农耕文化和现代智慧农耕 173 任务一 农耕文化 174 任务二 现代智慧农耕 181 参考文献 188
|
精彩片段: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a 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它深刻地揭示了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理论上的探讨,更在于实践中的应用。将这句话与劳动主题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不仅是人类解释世界的桥梁,更是改变世界的基石。 一、劳动:解释世界的窗口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劳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互动的最基本形式,成为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窗口。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孔子和墨子,他们都赋予劳动极高的价值。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手段,而且是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哲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劳动,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类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劳动过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这些理论上的解释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劳动:改变世界的动力 然而,解释世界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劳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重要手段,成为改变世界的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劳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互联网的普及,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正是劳动者的双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三、从解释到改变:劳动的使命 今天,我们将马克思的名言与劳动主题相结合,就是要认识到劳动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工具,更是改变世界的武器。以下是劳动在改变世界过程中的几个贡献: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劳动解放人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我实现;劳动促进公平,通过劳动,人类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提醒我们,劳动不仅是理解世界的钥匙,而且是改变世界的杠杆。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尊重劳动,发扬劳动精神,为实现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
书 评: |
|
其 它: |
|
|
|